近期,包括经济学诺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在内的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颇为看好印度。他们认为,在中国受到诸多不利因素冲击,经济增速放缓的现状下,印度可能从中受益。在印度GDP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5之后,西方媒体也一致认为,印度在本世纪内,必将成为中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印度有望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曾任印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的学者,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对此更为冷静,他认为机会虽有,但印度未必能抓住。事实上,印度不可能成为中国或者取代中国,是三大原因决定的。
政府朝令夕改,营商环境不友好,投资风险高
创造GDP得靠企业,那么营商的环境就很重要。事实上,规模中小的印度企业,经常会比较担心政策层面的朝令夕改,这可能导致它们的业务突然就做不下去。另外它们还对印度政策的执行缺乏信心,因为政府可能会更偏向与其关系良好的大公司。在疫情下,印度倒闭的中小企业众多。但该国最大的基础建设企业,阿达尼集团的创始人,突然就成为了世界第三富豪,这就是政策过度倾斜造成的后果。
印度首富高塔姆·阿达尼和莫迪
另外,一国的经济发展,外国直接投资(FDI)往往是主要动力之一,国际资本对印度的投资欲望如何呢?俄乌冲突开始后,欧洲能源价格飙升,于是欧洲企业纷纷开始搬迁,德国法国领导人挽留也留不住。中国和美国是企业的两大热门去向,但没有企业想起把产能转移到印度。企业的流向,能说明资本对一个国家投资价值的判断,很明显,印度在这方面不被青睐。相反,过去几年的事实证明,外商在印度投资,风险可能颇高。
福特汽车在印度的工厂
印度官方自己的数据显示,过去7年,离开印度的外国企业高达2000多家。不少知名企业在印度都有过不成功的经历,包括谷歌、沃尔玛、亚马逊、福特汽车等等。在过去十年中,印度的整体外国直接投资停滞不前,只占GDP的2%左右。
外企在印度遇到的困难,和印度国内企业的也类似:印度政府更偏向于保护那些所谓的“国家冠军”,外企即使和这些本土大企业合作,风险也不低,最后还可能因为业务存在竞争关系被挤出局。
内向型经济政策,加剧外资投资门槛和风险
让国外企业望而却步的原因还有印度的高关税,和内向型经济政策。比如印度推出的“生产挂钩激励计划”关键要素之一,就是提高外国零部件关税。出发点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在印度开厂的企业尽量买印度生产的零部件,尽量带动相关联的产业发展。但这个想法其实本身就是反全球协作的,因为跨国企业要赚钱,自然是尽量降低成本。在印度生产同样档次的零部件,成本比进口可能会高很多。
使用印度本土零部件,跨国企业的成本势必会更高
如果印度市场有丰厚的回报,能够对冲这部分多出来的成本,或许跨国企业还会愿意接受这样的计划。但数据显示,有着14亿人口的印度,按国际通行的定义,只有15%的人口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消费市场规模,也不到5000亿美元,而全球是30万亿。此外,印度的富有人群也通常喜欢把大部分收入储蓄起来,既然跨国企业要面对更高的成本,又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自然只好选择尽量不来投资了。
高通胀及政府财政赤字,难孕育国内巨大市场
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是合理的关键宏观经济指标。包括几点:低通胀率、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也都要低。但今天的印度这几个指标都不符合。
印度农村地区民众消费能力有限,撑不起国内大市场
新冠疫情开始前,印度的通胀率就一直高于央行规定的6%上限。印度的经常项目赤字(衡量总体外贸平衡的指标)在过去的第三季度翻番,已经达到了GDP的4%。
数据显示,印度总体政府赤字占GDP的比例也是世界最高,达到10%。印度这三个指标的平均值比其他任何大型经济体都要差,只比美国和土耳其强。
再有就是近年莫迪政府大刀阔斧的一些结构调整,让私营企业活力下降。最典型的就是莫迪上任不过两年后,就直接发表电视讲话,废除500和1000卢比的大额钞票。这一仓促之举,导致资金严重短缺,让小企业遭遇了经营困难,后来印度政府自己都承认损害了经济,但损失已无法挽回。
要达到中国的工业产能,印度要解决几个大问题才可以
在那之后推行的商品和服务税(也就是消费税)更是雪上加霜,导致很多商品成本上升,民众消费欲望进一步降低。再往后暴发的新冠疫情,更是直接让低端劳动者的就业率大幅度降低,穷人更穷,更加无力消费。
当然,印度确实拥有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高、国土广袤、与西方价值观更接近等一些优势或者便利。但如果上述的这三大问题不解决好,发展就始终有天花板,难以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和优质消费市场,更没法说赶上中国或者再现中国经济奇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