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帝刘彧称帝后一国尽反,他是如何在一年内平定四方叛乱的?

梧桐评商业 2025-02-01 09:38:40

刘裕创建的宋,史称刘宋。刘宋存在五十九年,是南朝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也是南朝皇帝最多的朝代,共有九帝。宋明帝刘彧是刘宋第七个皇帝,他称帝后,除控制了京师建康外,一国尽反,他却在一年时间内削平内乱,堪称奇迹。那么,刘彧是如何做到的呢?

宋明帝刘彧网络图片

刘彧杀死刘子业称帝

刘彧(439年~472年),字休炳,是宋武帝刘裕的孙子,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一子,宋孝武帝刘骏异母弟。刘彧在宋文帝时被封为淮阳王,后改封为湘东王。泰初元年(453年),孝武帝刘骏即位后,因为刘彧生母沈容姬过世,年仅十五岁的刘彧就由刘骏的生母路太后抚养长大。因为这一层关系,一向猜忌宗王诸弟的刘骏,却对刘彧特别亲密,晋升刘彧为镇军将军、雍州刺史。

大明八年(464年),刘骏病死,他的儿子前废帝刘子业继位。刘子业颇为凶暴,杀害了叔祖父刘义恭,又把叔父刘彧、刘休仁等全都软禁在宫中,肆意殴打侮辱。刘彧身体肥胖,被刘子业称为“猪王”。刘子业命人将刘彧衣服剥光,扔进猪圈,逼迫刘彧像猪一样进食。刘子业还多次声称要“杀猪”,刘彧的生命危在旦夕。

猪王

刘彧不甘心受辱受死,决心拼死一搏。刘彧与亲信阮佃夫、李道儿等密谋,趁着刘子业的左右直阁将军宗越、谭金、童太一等都不在宫中时,联合刘子业的侍卫寿寂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杀死刘子业。刘彧接受弟弟建安王刘休仁的拥立,登基为帝,改元泰始。同时处死刘子业的弟弟司徒豫章王刘子尚、直阁将军宗越、谭金、童太一等,控制了京师。

刘彧组建自己的执政团队,任命自己的拥趸刘休仁为司徒、尚书令、扬州刺史,掌握核心权力;任命哥哥东海王刘祎为中书监、太尉。刘彧为了拉拢刘子业的弟弟们,任命晋安王刘子勋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刘彧称帝后一国尽反

江州长史、行事邓琬曾受过宋孝武帝刘骏厚恩,他认为刘彧得位不正并且杀害了孝武帝之子刘子尚,就与雍州刺史袁顗一起在泰始二年(466年)2月7日,拥立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登基,年号义嘉。现在刘宋王朝同时有了叔侄两个皇帝。

刘子勋登基后,很快获得各地宗王、方镇的支持效忠,郢州刺史安陆王刘子绥、会稽太守浔阳王刘子房、临海王刘子顼等宗室举兵响应;徐州刺史薛安都、南徐州刺史申令孙、司州刺史庞孟虬、豫州刺史殷琰、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湘州行事何慧文、广州刺史袁昙远、益州刺史萧惠开、梁州刺史柳元祜、吴郡太守顾琛、吴兴太守王昙生、义兴太守刘延熙、晋陵太守袁标、山阳太守程天祚等一同举兵反叛。

现在,刘彧政权的号令,不出建康城外的百里之地。更险恶的是,刘子勋与各方镇都谴责刘彧篡位自立,纷纷出兵从四面八方向建康进军,讨伐刘彧。

刘彧能够平定各方叛乱的原因分析

刘彧政权虽然领土、人口都不到刘子勋政权的十分之一,但他凭借量少质精的中央军,采取各种积极手段进行平叛。

一、发布戒严令,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实行一系列战时政策。

二、刘彧亲自担任最高军事统帅,驻节中兴堂,指挥各路大军。

三、划分战区,放权给兄弟们平叛。任命司徒、建安王刘休仁统军南讨;任命南豫州刺史山阳王刘休佑改任豫州刺史,统军西讨;任命镇东将军巴陵王刘休若统军东讨;任命南徐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统军北讨。

四、重用吴喜、沈攸之、张永、刘勔、萧道成等武将。刘彧军首先在东路获胜,农历二月,吴兴太守张永、右军将军萧道成平定晋陵,接着建武将军吴喜平定吴、吴兴、会稽三郡。东部战事结束后,萧道成改任北讨前锋,刘彧又任命辅国将军刘勔为西讨前锋,辅国将军沈攸之为南讨前锋。

五、刘彧宽仁待物,当时有的将领父兄子弟都参加叛军,刘彧仍任命他们带领禁军,大家尽心尽力,乐于效命。于是上下一心、兵强将勇,最终于466年底消灭刘子勋政权,平定江南与淮南各地,并诛杀孝武帝所有儿子。

写在后面

刘彧谥号为“明”,至少在平定四方叛乱时意志坚定,团结兄弟,任用良将,政策得当,无愧于“明”字。伟大导师毛泽东认为刘彧在四面楚歌的严峻形势下仅仅用一年时间就平定各方叛乱堪称奇迹。

“刘彧据建康,四方皆反。内线作战,以寡对众,以弱敌强。以蔡兴宗为谋主,以刘休若、刘休佑、刘休仁、吴喜、任农夫、张永、萧道成、王道隆、刘勔、沈攸之、黄回、吕安国、张兴世、刘嗣祖诸人为将帅,终于全胜,可谓奇矣。”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