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两个字形接近,而且在书写过程中极容易写错的汉字部件,同时也是两个汉字。
第一个是“亦”字,也是奕、 弈、帟等字的上半部分,同时又是这几个字的声旁。
字形演变
“亦”字甲金文从大从一点或两点,小点指示腋下、腋窝的所在,是“腋”的最初字形。近现代文字学家唐兰认为:“亦”像人腋下流汗,是“液”的最初字形。后借来表示亦是的“亦”。
第二个是变、恋、孪、弯等字的上半部分,同时还是这几个字的声旁。要解读这个字首先要看看它的繁体字形“䜌”,这比简化字要复杂多了。
䜌,也读作luán(读音:孪)
《说文解字》中说“䜌,乱也。一曰治也。一曰不绝也。从言絲”。意思是说:䜌,指混乱。一种说法认为“䜌”是治理的意思。另一种说法认为“䜌”是丝线不断的意思。字形采用“言、絲”会义。
《说文解字》截图
也有学者认为:“䜌”是两根绳结双双纪录誓言,表示信守誓言。后人再加“心”另造“戀(恋)”代替,强调两心相守。
1956年颁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中将“變、彎、戀”等字依照草书字形分别简化为“变、弯、恋”,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繁体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䜌”字简化为没有钩的“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