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宝: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是都嚷着单干,哪有华西村的现在?

啸火谈明星娱乐 2024-11-01 05:42:39

从“包产到组”到“大包干到组”,虽然生产或核算单位尚未细化至每户,但其变革之深刻,远超包“产”到户。因为在包产到户中,“包产”部分——即生产所得的绝大部分——仍需上缴生产队,换算成工分,进行统一分配。而“大包干到组”,如前所述,实际上是将土地、生产资料、上缴提留等任务全部分配到了“组”这一层面,这里的“组”往往就是农村中的传统“大家庭”。这一变革取消了工分与统一分配的环节,相当于将生产组织的决策权重新交还给了农户,彻底动摇了集体化时期生产队在农业生产中的核心地位,扩大的家庭再次成为农村经济的基本生产单元。

实践的结果迅速为农民的改革探索给出了答案。由于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这两种家庭联产承包的形式操作简便,增产效果显著,因此最受农民欢迎。基于此,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在发布的当年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明确指出:当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均属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这是首次对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的性质给予明确肯定。自此,全国农村的广大干部群众彻底摆脱了“包产到户非社会主义”的思想束缚,“双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农村推广,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至1982年6月,全国农村实行“双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占71.9%,其中实行包干到户的占总数的67%,包干到户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主流形式。

1982年,我国农业迎来大丰收,粮食产量较前一年增加2948万吨,这是多年罕见的佳绩。“双包”责任制的威力已不言而喻。1983年1月,在当年下发的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将“双包”责任制统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文件还为进一步推动和引导农村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政社分设。此后,家庭联产承包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撤销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分设的改革也逐步推进,长期被压抑的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迅速释放。我国沿用了二十余年的计划经济传统模式,首先在农村改革的浪潮中被成功突破。

谈及华西村,在中国,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若亲赴华西一探究竟,定会感慨万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西村便在全国率先成为“电话村”、“彩电村”、“冰箱村”、“煤气村”、“空调村”、“别墅村”,乃至“中国轿车第一村”。

对于那些有幸踏足华西村的人来说,无疑会有诸多感悟;而对于未曾亲临其境的人而言,究竟需要了解华西村的哪些方面,才能解开心中的疑惑?华西村数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无疑会引发公众无尽的思考与探讨。

金塔,那座矗立于华西村边缘的标志性建筑,远远望去便令人心生敬畏。它高达98米,耗资竟达1.2亿元之巨,掩映在葱郁的绿树和豪华的别墅群之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塔顶上,“中国华西”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而塔尖上的金黄色葫芦,更是据说用了35公斤黄金镀成,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塔的西侧,龙凤广场宽阔壮观,通向广场的两条长廊入口处,分别巧妙地建成了龙和凤的模样,寓意着吉祥与和谐。广场上,旅游大客车络绎不绝,停得满满当当,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在华西村,流传着一句名言:“不登金塔,等于没到华西。”确实,就像造访任何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一样,踏入华西村的第一步,便是购买那张每人100元的门票。

正当我驻足迟疑之际,导游热情地招呼我上了电梯。这座塔共有15层,底层是大堂和商场,顶层则是眺望台,中间各层则是华西宾馆的所在地。想要到达顶层,非得乘电梯不可。而乘电梯的费用,每人需支付10元。在电梯上,导游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单靠这部电梯,华西村一年的收入就能超过300万元。

毕竟,华西村一年的游客数量高达100多万人,几乎每个游客都会登上这座华西金塔,一睹华西村的全貌。这样一来,每部电梯一年就能载送50万名客人,每人10元,收入自然相当可观。当然,有些嘉宾是可以免费乘电梯的,但即便如此,300万元的收入也算是保守估计了。我注意到,这部电梯并不大,装上七八个人就显得相当拥挤;而且,它的速度也并不快,不是那种商务写字楼里常见的快速电梯。

站在塔顶俯瞰华西村,尽收眼底的便是那些屡屡出现在电视画面里的别墅群。这些别墅错落有致,豪华气派,无不彰显着华西村的富裕与繁荣。说起华西村的富裕之路,就不得不提到那位贫苦出身的吴仁宝。他对干部描绘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幸福生活充满了向往。他不止一次地对村民们说:“城里人的好日子,我们乡下人也要过;城里人有的,我们乡下人也要有!”正是这份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让华西村走上了富裕之路。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61年,华西大队正式组建,吴仁宝担任了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面对地少人多的困境,他深知光靠种田是行不通的。于是,吴仁宝和大伙一起算了笔账,算出了一个道理:仅靠种植业,农民再出力流汗,也只能混个温饱。“无工不富”!这是吴仁宝得出的结论。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吴仁宝悄悄地办起了一个地下小工厂。

“当时可千万不能让外面知道,正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呢。”吴仁宝的大儿子吴协东回忆起那段往事时说道,“田里红旗飘飘、喇叭声声,检查的同志走了,我们转身也进了工厂。”为了保密,吴仁宝让人在工厂的四周筑起了围墙,窗户也蒙上了厚布,对外更是守口如瓶。这个小五金厂就这样隐姓埋名了10年,为华西村创造了上百万元的利润,也让华西村完成了第一次资本原始积累。从此,华西村村民全部搬进了大队统一盖建的新瓦房,并且家家都有了存款。此前,华西村的帅小伙还难以找到感情的归宿,但从这时候起,外村姑娘嫁到华西村,甚至小伙子倒插门来华西的风潮便一直延续至今……

“华西村穷怕了,也穷够了,”吴仁宝解释当年的动机时说道,“要富裕起来,光靠种地能行吗?”他因此感慨万分:“当年有位领导发现了我的小工厂,痛骂我一顿,说你是农民搞什么工业?这是忘本!”但尝到甜头的吴仁宝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于是,他带领华西村村民继续走在了富裕的道路上。

20世纪70年代初,原本贫穷落后的华西村,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初步建成了土地成片、瓦房成排、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亩产吨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成就,无疑是对吴仁宝和华西村村民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吴仁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是都嚷着单干,哪有华西村的现在?

坚持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是华西村一直以来的发展理念。他们很早就提出了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的目标,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华西村也注重思想文化建设,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路。20世纪80年代,华西村创办了“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这一创举被法国《路透社》称为“这是一个外国没有、中国唯一的公司”。

多年来,华西村始终依托“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来抓好村民和职工的教育工作。他们投入200万元创建的“华西特色艺术团”声名远扬,成为对内、对外展示华西三个文明建设的窗口。该团以华西村的发展变化为蓝本,以华西村的好人好事为对象,编排了众多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村民喜爱的文艺节目,还先后多次进京演出,在中央党校、全国妇联、全国政协等礼堂作汇报演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华西人还特别善于开发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滋养、浸润村民和职工。他们联系国情、村情实际,编写了《十富赞歌》、《十穷戒词》等歌词易懂易记、村民易于接受的文化作品。同时,他们还建造了“华西之路展廊”,上面雕满了《水浒传》、《三国演义》故事、24孝组图等等,在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方面可说是独具匠心。

早在上世纪以粮为纲、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年代,华西人就展现出了不唯上、不跟风的精神风貌。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他们悄悄地办起了粮食饲料加工厂等村办企业。在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改革初期,华西人按照中央“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指示精神,根据华西村人多地少的实际,坚持以集体统一经营为主,同时大力兴办乡镇工业,确立了符合华西村实际的“以工支农、以工促农”的农村工业化之路。

进入90年代后,乡镇企业改制的浪潮在全国掀起。然而,华西人依然坚持从华西村的实际出发,按照“抓大放小”、“抓大扶小”的改革思路,一方面继续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在大力度整合全村钢铁、毛纺、旅游等企业资源的基础上组建了华西集团;另一方面对一些效益较差的小企业进行“转制”,转为个体经营。这一举措既保留了集体经济的优势,又激发了小企业的活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华西人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与众不同的是,华西并没有走合资合作的道路,而是走上了独特的“三外”之路,即人才在国外、市场在国外、融资在国外。这一战略使得华西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竞争力。同时,华西还实施了名牌带动战略,先后注册了“华西村”牌和“仁宝”牌商标,成功打造了“华西村”这一“中国驰名商标”。

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华西人并没有忘记农业的重要性。他们按照“以工支农、以工促农”的思路,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华西村结合集体亩产吨粮和工业起步的实际,实行了“集体承包”制度,将全村500亩粮田交给30名种田能手承包。这一举措既保证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0 阅读:12

啸火谈明星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