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历代书法中,能够为我们熟悉的只是那些比较有个人特点的少数书家,例如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这些书法家,他们的书法经历了历史的筛选和沉淀,为我们今天的书友们所熟知和学习。然而和他们同时代的文人,大多数的书法水平都不错,但是由于个性特点不够鲜明,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被遗忘了。
例如明清两代的书法,由于当时的时代在书写方面过于追求共性,导致很多书家文人的书写风格过于一致,虽然写出来也很美,但是由于大家写得过于雷同,所以并未被后世所重视,留下的仅仅是文征明和董其昌等等这样的少数的名家。
然而由于明清两代与我们当代离得还不是特别久远,所以有大量的墨迹传世。这些字虽然并不被书坛所重视,但是作为能够代表当时主流的一种书写风格,它能够让我们了解到那个时代的人对于书法所做出的努力,也能够让我们了解到这些书法的共性。虽然有不少专家说这样的字缺乏个性,艺术性不强,只可以看不可以学,但是作为当时的最高级的书写,除了能够引起我们内心的震撼以外,其实在书写的技法方面也能给我们很多的启发。练习书法,如果只知有经典的碑帖,不知道这些比较通俗的书写,那么我们的学书之路将会过于单一,对于书法的了解将会过于片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