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就是史家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形成的三观等等,决定了史家不可能100%的客观中立,必然有所倾向,或者在行文中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
虽然司马迁在史学界地位崇高,史记被鲁迅盛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综合各种文献来看,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根据他的思想观念,对历史人物也有倾向性的非客观记载,不信请看商周两个中兴之君,只因不符合司马迁的三观而被排斥,没有得到公正记载。
西周的周孝王周孝王姬辟方是周共王的弟弟、周懿王的叔叔,但周懿王去世后,继位的不是太子姬燮,而是姬辟方。
周懿王之时,史记记载“王室遂衰,诗人作刺(讽刺)”,竹书纪年记载“兴居无节,号令不时”,内部不顺之余,外部也不安宁,狄戎多次入侵西周,乃至逼的周懿王迁都避祸。
在此情况下,姬辟方继位之后励精图治,整顿了国内、解除了外部威胁,比如竹书纪年上有“五年,西戎来献马”等,一度中兴西周,扭转了此前不利局面,最终他死后谥为“孝”正是对其在位时期贡献的最好总结。
因此,周孝王是一个能力出众、近乎中兴西周的君王,按理说史记对他应该浓墨重彩的描述,但实际上史记中只有一句话,即“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可以总结为“孝王立、孝王崩”这六个字!
司马迁如此忽视周孝王,主要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周孝王属于“篡位”,因为周朝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周孝王相当于夺了侄孙的王位,破坏了继承制度,不符合司马迁的价值观,故而一笔带过。
商朝的武乙王相比于商王武乙,周孝王还算非常幸运,因为武乙更还留下了千古暴君之骂名,其死的丑陋,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史记记载:“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昂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猎于河渭之闲,暴雷,武乙震死。”
司马迁对武乙的描述,只有两件事,即“武乙射天”与死的丑陋(惨遭雷震而死,千古唯一),两者显然存在因果关系,司马迁将武乙被雷震死归于他射天!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历代商王之死几乎都被称为“崩”,纣王是“赴火而死”,而武乙也被刻薄地说成“死”,且是被雷震死,足见司马迁对武乙评价之低!
但实际上,武乙射天与商朝内部权争有关,王权与神权之争贯穿整个商朝。更为重要的是,武乙射天打破了商朝鬼神崇拜,在他死后的商朝出现怠慢鬼神的现象,尤其是暴君纣王更是不热衷于以人牲祭天,因此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武乙射天无疑具有进步性,促进商朝从神权政治转向王权政治,乃至可能是避免中国沦为神权国家的重要一次改革!
除此之外,武乙在维护商王朝的统治上,其实也功勋卓著,甲骨文上也有所揭示。武乙之前的两个帝王只知享乐、治国无道,导致方国蠢蠢欲动,面对这一情况,武乙整军备战,南征北战,最终打败了多个方国,让周围方国不敢妄动,让商朝统治稳定了下来,故而才有周人首领古公亶父来投。死前,武乙巡视到渭河一带,也说明武乙不是享乐之君,而是关心西土安危,否则没必要从朝歌跑到渭河一带去。
因此,无论是从君王本职,还是从历史进步角度来看,武乙都是一位了不起的君主,但在史记中却被直接定性为“武乙无道”,这是连纣王都没有的评价!
封建时代,盛行的是皇权“受命于天”,因此司马迁否定武乙,显然与武乙射天有关,对天如此不敬,自然是“一卷遮百俊”。
余论除了上述两位,司马迁在三代历史上,还有一些典型的价值观导向案例,比如以下两点:
首先被抹去的两个帝王:太康失国时的寒浞,让夏朝中断半个世纪,不管他的行为如何,但他事实上是一位君王;还有周幽王死后的“二王并立”,即周携王与周平王并列存在,但周携王是周幽王弟弟,周平王是周幽王的嫡长子,最终司马迁隐而不提周携王。
其次被道德规范的帝王:司马迁笔下的夏桀与商纣,都是“不修德”,最终丢掉江山;与之相反的是商汤与姬昌“修德”,进而取得江山。显然,司马迁将原因复杂的王朝更迭,简单的归于某个帝王的修不修德,这无疑是西周以来的“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思想反映。
当然,这种写法利弊皆有,如何看待见仁见智吧。但需要注意的是,司马迁在史料选择、编辑上却值得常赞,的确做到了尽量客观,现代考古多次印证史记中历史事件的可信度。
司马迁首先是文学家然后才是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