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抹去的周朝第一王妃:《诗经》改写认知,难怪武王计划传位周公

诸史 2024-02-28 21:55:04

史记管蔡世家记载:“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等十人。”即武王嫡亲兄弟十个,母亲都是太姒。

《大戴礼记》记载:“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生武王。”其中,“文王十三”有两种解释,即文王姬昌13岁或在位第13年。

文献记载文王大概12岁继位,后“唯王五十年”(或五十一年,其实是晚年才称王),因此文王享年应在62或63岁,文王去世大概十年左右武王去世。

如果文王15岁生武王,那么他去世时武王大概47岁,但史记记载武王去世时长子成王还在“襁褓之中”(以金文看,成王当时实际至少已有10岁),如此显然违背常情。因此,“文王十三生伯邑考”的正确解释,应是文王在位的第13年生下伯邑考,后来第15年生下武王。

但问题是,“文王十三”之前,是文王与太姒没有生下一个儿子,到文王25后就犹如机关枪一样连生十个(以当时医疗条件看,十个存活下来,说明生育不止十个),或者还是另有隐情?诗经等文献揭示,周人抹去了“西周第一王妃”,如此也就难怪武王计划传位周公了。

诗经颠覆传统认知

由于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西周晚期尹吉甫采集,春秋晚期孔子编订。其中,诗经中的“风”是各地之民歌,“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雅”是京城宫廷宴飨或朝会时的乐歌,“大雅”多是朝会宴享之作,“小雅”多是贵族文人抒情之作,因此“颂”与“大雅”的可信度极高。

关于文王姬昌婚姻情况,《诗经·大雅·大明》中的描述,可谓颠覆了传统认知:“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可见,文王先是娶了“大邦之子”,其中“大邦”只能是商朝,因此文王迎娶商朝贵女,婚礼场面很大,即“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后来,文王娶了“缵女维莘”——太姒,进而“长子维行,笃生武王”。

显然,文王第一正妃是“大邦之子,伣天之妹”,文王在位第13年之前,可能是“大邦之子”因病去世,最终文王又迎娶了太姒。

竹书纪年记载:帝乙二年,因为不满文丁囚杀季历而“文王伐商”。当然,当时周人根本无法与商朝抗衡,因此所谓“伐商”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姿态。与此同时,周易中有“帝乙归妹”。笔者猜测,应是帝乙为了安抚姬昌,于是将“归妹”嫁给他,因此“大邦之子”可能就是“归妹”。

武王本想传位兄弟

武王克商之后,经常夜不能寐,因为商人势力还很强大,周人能否稳定统治还未可知,因此在去世之前,考虑到成王姬诵年纪还小,为了确保政权延续下去,武王计划兄终弟及。

《逸周书·度邑》记载:“汝其可瘳于兹,乃今我兄弟相后,我筮龟其何所即。今用建庶建。”对此“叔旦恐,泣涕共手”。其中,“乃今我兄弟相后”说的非常清楚,就是想兄终弟及。

问题在于,史记记载太姒十子中,周公排在第四,前面还有管叔,那么如果兄终弟及,岂非首先应该选择管叔,而非周公?这不是周公贤不贤的问题,而是兄终弟及传承制度就是按顺序传位,最后再由“小叔”传位“长兄之子”,形成一个轮回。

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史记记载的太姒十子有问题。上文谈到姬昌第一正妃是“归妹”,那么两人有无子女?笔者认为有,且管叔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如果管叔是归妹之子,那么就更能解释商周之交的很多历史。由于商朝强大,因此管叔地位一直很高,故而姬昌称王反商之后、乃至临终之前才传位武王;管叔本能继位,因为各种关系而错失,当武王准备传位周公、而不是他时会怎么想?管叔或是纣王表兄、或是纣王表侄,因为这一层关系,故而才会一反常态的与纣王之子武庚联合发动三监之乱。

因此,种种细节表明管叔不是太姒亲子,而是归妹之子,年龄应该比伯邑考、武王都要大,但因为太姒一脉成为嫡子,故而管叔退居礼法上的第三。当然,如果伯邑考不死,管叔可能就排行老二。

既然管叔不是太姒之子,武王同母兄弟,武王兄终弟及时自然不会考虑他。或者说,武王的兄终弟及,是同母兄弟之间的兄终弟及,而不是在同父异母兄弟之间传递。

余论

关于太姒之子,以史书隐晦的记载来看,应该只有五个。

《逸周书·度邑》武王先称周公为“达弟”,即“汝维朕达弟”,后又说“予未致,予休,予近怀子。朕室汝,维幼子大有知”,其中有“幼子”,显然说的是两个人,也就是武王兄终弟及的范围至少包括周公与“幼子”,也即太姒之子至少包括伯邑考、武王、周公、“幼子”。

《逸周书·克殷》记载,武王克殷之后祭祀安排,其中一段“毛叔郑奉明水,卫叔封傅礼,召公奭赞采,师尚父牵牲”。地位崇高的召公奭(身份未解,但基本确定不是太姒之子)只能排第三,灭商头号功臣、王妃之父的姜子牙只能排第四,为何毛叔郑排第一、卫康叔排第二?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此大概可见毛叔郑是“幼子”、卫康叔也是太姒之子。

因此,太姒之子应该有五个,即伯邑考、武王、周公、卫康叔、“幼子”毛叔郑。至于史记中的太姒十子,其实从当时生育与医疗角度来说也不太可信。

参考资料:逸周书、史记、诗经等

4 阅读: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