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叛逃还是另有原因?她造出美国首枚核弹,却在中国放了60年的牛

清凌说世界 2024-07-28 20:10:39

文 | 文渊的历史书

编辑 |文渊的历史书

前言

1948年,美国核物理界陷入了一片震惊之中,琼·辛顿,这位曾参与曼哈顿计划,造出了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杰出女性科学家,突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

对于她的突然失踪,美国政府甚至怀疑她可能带着核机密叛逃,但真相远比想象中复杂。

琼·辛顿,这位被誉为"核物理界新星"的年轻女科学家,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渥生活和光明前途,前往遥远的东方国度——中国。

1949年,陕北,瓦窑堡,阳早(左),寒春(中)

这一决定不仅震惊了学术界,也引发了政界的高度关注,为什么一位前途无量的核物理学家会选择放弃一切,到一个当时还很落后的国家?她是带着什么样的使命或目的而去的?

科学理想的破灭

要理解琼·辛顿的选择,我们需要回溯到她的科学生涯起点,作为一名天才少女,琼从小就对物理学充满热情。

她投身核物理研究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科学造福人类,这种单纯而崇高的理想,推动她在学术道路上快速前进。

而她的才华更是得到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恩利克·费米在内的多位著名物理学家的赏识,正是在费米的指导下,琼开始了她在核物理领域的深入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琼与后来同样成为物理学家的杨振宁是同门师兄妹,两人的学术道路在早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1942年,随着曼哈顿计划的启动,琼的科学生涯迎来了重大转折,作为为数不多的女性科学家,她被选中参与这个改变世界格局的重大项目。

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琼与其他顶尖科学家一起,日以继夜地进行着原子弹的研究。

那时的她,满怀理想主义色彩,坚信核能的和平利用将为人类带来福祉。

然而,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这一事件彻底颠覆了琼的世界观。

当她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听到幸存者痛苦的哀嚎,琼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她开始质疑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是否真的能够造福人类,还是会给世界带来更大的灾难,同时琼也对科学研究的目的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

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成为了推动琼做出人生重大抉择的关键因素,她开始积极参与反核运动,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呼吁限制核武器的使用。

然而,她很快发现,在冷战背景下,她的声音显得如此微不足道,科学研究,尤其是核物理领域,已经深深地卷入了政治和军事的漩涡之中。

看到这样的情况,琼开始不断的问自己,科学家应该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负责到什么程度?纯粹的科学研究是否存在?这些问题不断萦绕在她的脑海中,推动她寻找新的人生方向。

寻找新的人生方向

战后,琼·辛顿试图重新投入纯粹的科学研究,希望能够弥补自己内心的愧疚,然而,现实情况却让她倍感失望。

在美国,核物理研究已经与军事目的密不可分,无论她如何努力,似乎都无法摆脱这个事实。

这种现实与她追求和平、造福人类的初衷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她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正当琼对未来感到茫然无措时,一个意外的机会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1947年,她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的信,这封信是她的朋友欧文·恩格斯特(在中国的名字叫阳早)寄来的。

信中描绘了一个正在进行翻天覆地变革的国家,一个人民团结一心、为理想奋斗的新世界。

欧文在信中热情洋溢地描述了他在中国延安的所见所闻,那里的人们虽然物质条件艰苦,但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激情。

这幅图景深深吸引了琼,她开始思考,也许在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她能找到新的人生意义。

琼开始大量阅读有关中国的书籍,其中包括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描绘了一个正在进行翻天覆地变革的中国,一个似乎能够实现平等和公正的新世界。

对琼来说,中国成为了一个未知的乌托邦,在那里,科学或许能真正造福人民,而不是成为破坏性武器的工具,这种想法激发了她的冒险精神,也符合她一直以来追求的理想。

然而,决定前往中国并非易事,这不仅意味着要放弃在美国已经建立的事业和声誉,还可能面临政治风险和生活上的巨大挑战。

琼深知这一点,但她的理想主义精神战胜了现实的顾虑,她相信,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了解那个令她向往的新世界。

融入新中国的建设

1948年,在朋友的帮助下,琼辗转来到了中国,初到中国时,她先在上海短暂停留,之后在宋庆龄的帮助下,终于来到了延安。

在这里,她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寒春,这个名字不仅象征着她来到中国时的季节,也寓意着她希望为这片土地带来希望和生机。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很快就显现出来。

作为一名核物理学家,寒春原本以为自己会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但她很快发现,当时的中国最迫切需要的是解决温饱问题。

于是,她毅然决然地转型成为了一名农牧专家,但这种转变绝非易事。

语言障碍是她首先需要克服的困难,虽然她在来中国之前就开始学习中文,但实际生活中的交流远比她想象的要困难。

此外,当时中国的生活条件也远不如她在美国时那般舒适,从现代化的实验室到简陋的农村,这种巨大的反差需要极大的适应能力。

然而,寒春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适应力,她积极学习中文,从头学习农业和畜牧知识,努力融入当地生活。

她不仅快速掌握了日常交流所需的语言技能,还逐渐能够用中文讨论复杂的科技问题。

此外,她将自己的科学素养巧妙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她利用物理学知识改进农具,用统计学方法优化养殖流程,这些创新举措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特别是在推动中国乳业发展方面,寒春做出了卓越贡献,她引进先进的奶牛品种,改良本地品种,并且设计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奶牛养殖系统--直冷式奶罐。

寒春的工作虽然不如核物理研究那样轰动,但对改善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美国人也至关重要,他就是上文所说的给寒春写信的阳早(原名欧文·恩格斯特),他比寒春早几年来到中国。

两人志同道合,很快就坠入爱河,1949年,他们在一间简陋的窑洞里举行了婚礼,这场婚礼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革命的浪漫气息。

婚后,寒春和阳早携手投入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事业中,在这对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奶产量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够喝上质优价廉的牛奶。

这不仅改善了人们的营养状况,也为中国乳业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面对质疑:坚守信念的一生

尽管寒春在中国默默耕耘,但她的"叛逃"始终是美国政府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1953年,美国《真相》杂志发表文章,指控寒春是"逃掉的原子间谍",这一指控致使寒春和她的家人被美国被列入了黑名单,遭受各种形式的歧视和排斥。

面对这些指控,寒春选择了沉默,她认为,最好的回应不是辩解,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她继续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努力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做贡献。

1964年,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外界的猜测再次甚嚣尘上,许多人认为,没有寒春这样的核物理专家的帮助,中国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就。

面对这些猜测,寒春坚定地表示,中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取得这一成就,她本人从未参与任何相关工作。

事实上,寒春来到中国后,就彻底放弃了核物理研究,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农业发展中,从未接触过任何与核武器相关的工作。

尽管面临种种质疑和压力,寒春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她认为,相比于研究可能带来毁灭的核武器,帮助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更有意义。

2004年,寒春成为第一个获得中国“绿卡”的外籍人士(当时中国刚开始实行“绿卡”制度)。

这不仅是对她长期贡献的肯定,也是她终于找到归属的象征,当被问及是否后悔来中国时,她坚定地回答:"我从来没有后悔来到中国!"“养牛和搞原子弹一样重要”

寒春办公室的布置非常简朴

寒春的一生都在用行动证明,她来到中国不是为了泄露核机密,而是为了追求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为了实现她服务人类的初衷。

寒春的丈夫阳早是在2003年北京因病去世,7年后,寒春也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但不管是寒春还是阳早,就算去世还是对自己的农场念念不忘。

最终,两人先后被葬在了农场的一棵树下,默默看着自己守护大半辈子的农场。

文章信源:

寒春与杨振宁--光明网

缘起《红星照耀中国》,两代美国人的中国传奇故事--复兴网

为中国养奶牛的阳早和寒春--学习时报

“养牛和搞原子弹一样重要”--广州日报

0 阅读:110

清凌说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