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老来得子写下一副对联庆祝,贫苦的吕蒙正路过:你命不久矣

兜兜历史迷吖 2025-02-22 09:22:11

从唐宋开始,民间开始出现“对联热”,尤其是北宋,很多人都愿意写对联庆祝喜事。

有一天,县令老来得子,便给幼子写了一副对联庆生。

没想到被一名穷书生看到后,对其说:你即将大祸临头,赶紧辞官逃命吧……

知县老来得子

北宋时期,在洛阳城有一个小县城,县城中有一个老县令,虽已年近花甲,但始终没有子嗣。

倒不是他生育能力不行,只是单纯的运气问题。

因为他之前生的都是女儿,还没生儿子。

在古代,女儿都是要嫁出去的,根本没有办法继承家产。

为此,老县令很着急,以为是自己上辈子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这一世遭了报应。

为了所谓的“赎罪”,他在任期间还算得上“勤俭爱民”。

就这样做了一辈子善事的老县令,终于在近花甲的年纪得了一个白胖小子。

有了儿子后,老知县决定大摆宴席三天,庆祝小儿子的出生。

当时,他邀请了全县的乡绅以及德高望重的豪绅前来赴宴。

宴席过后,酒过三旬,众人难免吹捧一番。

这时候,有人提出让县令提笔写副对联,然后贴到门前,让路过的行人都知道知县喜得贵子的消息。

酒意上涌的知县,直接提笔写下一副对联。

众人表示对联写的太好了,纷纷起哄,说:这么一副好对联,应该贴到衙门口。

知县正喝得兴起,便大手一挥,说:“那就听你们的,贴到衙门口!”

百姓们听说知县写了一副好对子,被贴到了衙门口,便纷纷拥簇过去“瞻仰”墨宝。

看到对联的人都是拍手叫好,纷纷夸赞知县大人宝刀未老。

唯独一名书生眉头紧锁,低叹一声:唉,大祸临头都不知道。

好巧不巧,这句话被县衙当值捕快听到了。

这可是对知县大人的大不敬,一众捕快便涌了上来,将穷书生五花大绑,扭送到知县面前。

已然半醉的知县,怒气冲冲道:你这个穷书生,仔细说说,我怎么大祸临头了?

书生穷困潦倒

在知县大喜的日子,发生这样的事情,难免引来众人围观。

很快,有人认出了这名穷书生是谁。

原来这名穷书生叫做吕蒙正,他的父亲倒是很有名,叫做吕龟图,是当朝皇帝身边的一名史官。

这就很奇怪了,父亲是记录皇帝坐行起居的史官,按理说应该不缺钱,那他怎么会穷困潦倒呢?

追根溯源,他的父亲吕龟图虽然颇有文采,但日常作风十分不堪,常年流连于青楼之中,不可自拔。

如果只是逛逛青楼,这也是可以理解。

因为自唐朝开始,文人雅客逛青楼是一件屡见不鲜的事,大诗人李白杜甫都逛过青楼。

而且到了宋朝,逛青楼更成了诗人墨客的必修课。

不但苏轼去,柳永直接把青楼当成家,那是寸步不离,最后还被皇帝下令,让其奉旨填词。

如果吕龟图只是逛青楼,这一点都不稀奇,关键是他热衷于娶青楼女子。

娶回家一两个,都能把家里搅翻天,而吕龟图娶了一大堆,好好的一个家就被整得混乱不堪。

吕母实在接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便一气之下,带着儿子李家出走,回娘家住了。

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现在吕布带着儿子吕蒙正回娘家住,自然惹得几个兄弟不满意。

后来,吕蒙正和母亲就被几个舅舅扫地出门,母子二人无处可去,就变成乞丐四处流浪。

于是,他们离开汴京城,一路向西走,一直走到洛阳城外的一座寺庙。

这里的方丈觉得两人实在可怜,便让僧人将山下的几处窑洞打扫干净,让母子二人有了安家之所。

有了栖身之所后,吕母就在洛阳城里找了一份女红的工作,每日帮人刺绣做衣赚钱。

她赚来的每一分钱也舍不得花,全部攒起来。等到攒够学费后,她就让吕蒙正去私塾读书。

在古代,私塾只有富贵人家读得起,穷人家的孩子没人读书,都是帮地主家放牛割草。

因此,很多人见吕母拼死的挣钱,让儿子去私塾读书,都嘲笑她是痴心妄想。

吕母被乡邻嘲笑,吕蒙正也不好受,经常被同学们取乐。

好在两人都不在意这些,因为他们知道,想在这个时代翻身,只有考取功名,不然一辈子都要被人欺负。

最穷的时候,吕蒙正只能像乞丐一样讨生活,饿得不行了,就躲在附近菜园子里。

等菜农把坏掉瓜果丢在一边时,他便捡起来,抠掉坏掉的部分,然后塞进肚子里饱腹。

因此,很多人嘲笑他没有一点书生的样子,这辈子都不可能考取功名,出人头地。

此时,他们见吕蒙正被捕快押到知县面前,都准备看他的笑话。

面对知县的斥责,只见吕蒙正高声道:“这副对联,恐怕有欺君之罪吧……”

一语点醒梦中人

知府见吕蒙正这般说,酒瞬间醒了大半,他就是随手写下的一副对联,怎么就欺君了?

他厉声呵斥道:“你这穷小子,快给本官说清楚,要不然本官将你押入大牢!”

吕蒙正挣脱捕快,然后让人取来纸笔,将刚才知县写的对联一字不改地抄写在白纸上。

他拿起上联,对众人说:“县令大人的上联是‘臣必报君恩’,知县大人怎么会在君主上面?”

因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君为臣纲”这四个字十分看重,而且作为开国皇帝的赵匡胤,又声称宋朝是“以孝治天下”。

皇帝即为君父,臣子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皇帝。

所以,君一定要在臣之上,如果反过来,那岂不是欺君之罪?

知县一看,瞬间冷汗直冒,后背都被浸透了,刚才写对联的时候半醉半醒,竟没注意到这个小细节。

之间吕蒙正又拿起下联,说:“如果只是上联错了,也还好,但这下联‘子当承父业’,父子又颠倒了,难道知县大人是有意为之?”

吕蒙正这声“有意为之”,差点让知县大人跪倒在地。

如果这副对联是自己私下写的,没这么多人看到或许还好点,但是他刚才让人挂到衙门上,险些酿成大错。

关键在场的也不乏满腹才华之人,竟然没一人提醒,估计都在暗中使坏,想将自己拉下马来。

冷静下来的知县,立刻招呼下人,让人赶紧将衙门口的对联撕下来。

这时,吕蒙正劝道:“知县大人不必撕下来,只需将前两个字裁剪下来,颠倒一番即可。”

于是,经过一番简单操作,对联就变成了——君恩臣必报,父业子当承。

而知县大人见吕蒙正虽然穷苦,但才高八斗,便赐给他三百银子,又将自己女儿嫁给他。

而吕蒙正不负众望,在会试中发挥出色,最终金榜题名。

最后,他一路平步青云,成为一代名相,名留青史。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