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但能够在正史上留名的皇帝只有不到五百名。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生活优渥的皇帝,却很少见到长寿的。
于是有人说皇帝都是被繁杂的朝政累死的,但创造康乾盛世的康熙和乾隆,为何都能保持长寿?
因为古代的皇帝掌握天下权柄,能够让他感到担忧的事情应该不是很多。
而且皇帝还拥有天下最优渥的社会资源,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医疗养生,可以说是无人望其项背。
按照正常思维来说,如果在任期间没有经历战乱和内斗,那这些皇帝应该可以活很久的。
但奇怪的是,即便是和平时期,这些皇帝依旧活不长久。
于是,逐渐有一种说法开始流传开来,那就是朝政太累人了,很多皇帝都是被累死的。
尤其是明朝之后,朱元璋为防止丞相干权,便直接抹掉了丞相这一职位,所有事情全由皇帝一个人来。
虽然出现过内阁,但始终难以像丞相那般,分担皇帝一部分压力。
可能有人会反驳,说:朱元璋又是打天下,又是处理朝政,不还是活了七十多岁?
但又有人说,朱元璋能活那么久,是因为在明朝建立后,很多一部分工作都是太子朱标代为处理的。
所以,最后把朱标累死了,而朱元璋才能活那么久。
同样,为这一言论提供佐证的还有清朝的雍正。
各种学者纷纷表示,正因为雍正登基的时候,朝堂中没有帮手,一切朝政全压在他一人身上,所以只在位13年就累死在龙椅上。
当然,这样的说法也是有一些道理的。
毕竟千里江山,亿万臣民,还有各种天灾人祸、地区叛乱,要想逐一处理,工作强度之大,应该不比现在996弱。
但其中一点让人不解,无论是朱标,还是雍正,他们上位的时候并没有太多外在压力。
朱元璋是从乞丐一步步坐上皇帝的,康熙登基的时候只有八岁,还面临过三藩之乱,压力都不比两个儿子小。
既然如此,那他们又是怎么保证长寿的?
首先让我们看朱元璋是如何保持长寿的。
说实话,如果正史记载的都是真的,那他能活到七十岁纯粹就是“奇迹”,也是明朝的个例。
小时候全家饿死,年纪最小的他,竟然靠乞讨活下来。
而在起兵之后,被郭子兴关过死牢,战场上差点中箭,又强行罢黜丞相一职,同时还创造并亲自管理着锦衣卫这一庞大组织。
所以,在这里,我们暂且先不考虑这个“特例”,去看看康熙是怎么保持长寿的。
作为八岁登基的康熙,他的前半生也挺多磨的。
刚出生的时候得了天花,被父亲顺治丢给奶妈,不让其入宫,直到四五岁父子才相见。
在他登基后,又被鳌拜把持朝政。
好不容易解决了鳌拜,他又遇到了三藩之乱……
虽然在位期间困难重重,但康熙好像从没提到过“忧虑难眠”等字眼,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生活非常规律。
他每天早晨五点左右,就会自然醒来,然后率领两三名贴身侍卫在各宫殿之间巡视。
经过简单活动后,他会喝一碗清淡的燕窝粥饱肚,再饮一杯清茶,然后才开始早朝。
早朝结束后,再适当吃点东西充作早膳,接下来又是自由活动时间。
上午的两个时辰,他可能会在书房召见大臣商讨国事,也可能会和亲信游览后花园,陶冶情操。
一直等到中午一两点,他才会进行晚膳。
虽然晚膳会稍微丰盛一点,会有猪羊牛肉,甚至还会有人参鹿茸的补品,但康熙只会挑些青菜下肚。
如果御膳房频繁使用“鹿茸人参”,康熙也会下令制止,因为他认为大补即毒,不宜多食。
看到这里,有读者会问了,小编你是不是把康熙大帝的“午膳”弄丢了。
并没有弄丢,因为清朝皇帝实行的是一日两餐制,只有早膳和晚膳。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清朝皇帝的画像都比较清瘦,而明朝的皇帝和王爷都肥头大耳的原因。
吃完午膳后,下午再处理几个小时朝政,傍晚五六点,康熙大帝就要上床睡觉了。
这么早睡觉,可不要认为康熙这是沉溺女色,他是真的要睡了。
即便想要妃子侍寝,那也是有严格时间限制,超过半个时辰会被贴身太监隔窗提醒。
然后,太监们会将妃子用被子裹走,留下康熙一个人睡觉。
没有妃子半夜侵扰,康熙的睡眠质量可以得到充分保障。
作为康熙大帝的孙子,乾隆皇帝也保持着这样良好的作息,成为历史上活得第二长的皇帝。
除了生活作息规律,他们还有什么长寿秘诀?
纵观历史,我们很容易发现皇帝身上存在一个通病——祈求长生。
作为我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对此非常痴迷,自从横扫六国后,他便一心修仙问道。
为寻求长生之道,他不但派奇人异士出海寻找仙道,还以身试法,品尝各类丹药。
当时,很多人为了荣华富贵,以朱砂为材料,炼制很多有毒的仙丹。
虽然秦始皇很谨慎,在食用之前会让亲信试吃,不过这些重金属并不会立即致命,而是会残留体内,数年之后才会发作。
等到他活到五十岁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这些东西是假的。
可惜为时已晚,他的身体已经扛不住了。
虽然秦始皇死了,但后世这些皇帝王侯依旧没有放弃追求“长生”。
他们认为秦始皇之所以死了,主要是因为药没炼对。
于是,他们又开始疯狂作死,采用各种矿物质进行炼制。
在这样的想法影响下,别说皇帝了,就连李白也曾炼过一阵子,后来因没钱放弃了。
好在阴差阳错下,李白好歹保住一条命。
但唐朝中后期那些皇帝,没一个能活到四十岁的,都是二十多岁登基,然后猛吃一阵丹药,最后死在三十出头。
到了宋朝,他们见唐朝那么多皇帝都死于丹药,便选择改变思路,放弃外丹,开始修炼内丹,俗称“内功”。
所以,宋朝死于丹药的皇帝就比较少,但无奈肉体不死灵魂死,尽是软弱无能之辈。
而到了明朝,虽然朱元璋不食丹药,但中后期的皇帝个个都是嗜丹如命。
再加上沉溺于酒色,很多皇帝连子嗣都没有就匆匆驾崩了,最后导致朝堂更迭频繁,被官宦侵夺。
而且明朝后期,烟草传入国内,很多帝王也沾染上烟草之瘾。
回头再回看康熙和乾隆二帝的生活习惯。
虽然他们生活一个被烟草侵染时代,手下大臣也大都是烟袋不离手,但他们从未触碰过烟草。
他们对于喝酒,都是浅尝辄止,极少贪杯。
总之,他们戒掉了历代帝王通病,不沉溺于酒色,不暴饮暴食,更不触碰重金属含量超标的丹药。
同时还生活规律,远离烟酒,每天写写诗,遛遛弯,兴致来了打猎巡游,这或许就是他们保持长寿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