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西北野战军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下辖第一、第二、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二5个兵团。
当然了,后面三个兵团都是在当年四月以后陆续划归第一野战军序列的,其中第二十二兵团还是在9月新疆和平解放后,由新疆起义的国民党军整编而来的,由陶峙岳任司令员。
1955年9月全军“大授衔”期间,这五个兵团的司令员、政治委员,包括第十九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王新亭,基本都被授予了上将以上军衔,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第十九团政治委员罗瑞卿更是被授予大将军衔。然而,唯独第二兵团政治委员王世泰没有被授衔。
事实上,按照王世泰的资历和级别,完全符合授予上将军衔的条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和上将军衔失之交臂呢?
王世泰,1910年出生于山西洛川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当时,他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钱人去西安,穷汉娃上延安”,王世泰家境贫寒,所以只能上延安求学。1928年,18岁的王世泰成为了延安第四中学的一名学生。
而也正是在这里,王世泰受到了马列主义思想的熏陶,并于次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当时,刘志丹正在陕北、陕甘边开展兵运工作,组织革命武装。王世泰入党后,当即便告别父母,毅然奔赴延安,投入刘志丹麾下,后被分配到游击队一中队一排一班当战士。
1931年9月,陕甘游击支队成立后,刘志丹任总指挥,王世泰则被提拔为班长。
然而,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次年底陕甘游击支队改编为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时,时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杜衡(后变节投敌)却以他、谢子长、阎红彦等是“乌合之众”为由,自行任命自己为红二团政治委员,任命王世泰为团长。
当时,包括王世泰在内的很多同志都对这样的改编感到极大不满,王世泰则更是坚决表示不能担此重任,原因也很简单,归结起来就四个字——德薄才疏。
但杜衡却不管不顾,说这是党的命令,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王世泰听后也怒了,当即回怼道:不管是不是党的命令,反正我就是干不了!
其实这是气话,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世泰怎么能不执行党的决定呢?他所反对的,不过是杜衡罔顾事实的做法而已。但他也明确表示,必须把刘志丹留下。最后,杜衡只好同意,让刘志丹留下担任政治处副主任,谢子长和阎红彦则去往上海。
对于杜衡的做法,刘志丹等人虽然也很气愤,但他们有着很高的党性原则,所以就没有反驳,而是服从省委的决定。但通过这件事,也让刘志丹看到王世泰身上的优秀品质。
在那段时期里,尽管王世泰名义上是刘志丹的“领导”,但他还是要听刘志丹的。刘志丹也经常鼓励他说:边学边干,不要怕,“只要我不走,会帮你的。”
在刘志丹的悉心教导下,王世泰成长得很快。1933年9月后,刘志丹被任命为陕甘边红军临时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参谋长,王世泰则被任命为红四团二连连长。
在此期间,陕北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在刘志丹等人的指挥下,打了不少胜仗,部队也扩编了不少,而王世泰也在一次次的战役、战斗中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在抗日战争爆发前,他就已经做到了陕北苏区军事部副部长。
而他之所以能成长得如此之快,跟老领导刘志丹的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他一直以来都对刘志丹敬重有加,以至于后来刘志丹壮烈牺牲时,王世泰感到悲痛不已。
抗战爆发前夕,王世泰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便长期在陕甘宁边区任职,历任陕甘宁边区庆环军分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司令员,西北局常委等职。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世泰又被任命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而后又任代司令员、司令员。
熟悉我军历史的读者都知道,“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是抗战期间中央为了统一陕甘宁、晋西北两区部队的军事指挥及加强保卫边区而成立的,直属中央军委领导,首任司令员是贺龙,关向应任政治委员,后来关向应因病休养的后,便由高岗代理政治委员一职。
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率领34个旅25万余人向延安大举进攻,企图一举占领延安。
事实上,当时在陕北的人民解放军只有三万人左右,武器装备也无法和敌人相比。因此,对于来势汹汹的胡宗南,中央没有选择与之硬碰硬,而是果断撤出延安,一来可以暂避其锋芒,二来则可将胡宗南的部队牵上,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这就是毛主席所说的——“石磨盘”战术。
当时负责“磨磨”的是彭德怀,而负责“添水”的则是王世泰。彭德怀率部阻击敌人向延安进攻,而后在边区内回旋运动,并相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王世泰则率部南进,在收复关中后,便以此为依托,在敌后开展游击战,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在这对将帅的配合下,我军先后取得了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的伟大胜利,三战三捷,共歼灭国民党军一万四千余人,稳定了陕北战局,为转入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这年8月22日,胡宗南部整编第三十六师在沙家店全军覆没,而后,“陈(赓)谢(富治)兵团”南渡黄河,直逼潼关,威胁西安。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碾压我军的胡宗南部,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这年9月下旬,警备第一旅、第三旅和骑兵第六师奉命合编为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王世泰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彭老总戎马一生,从土地革命战争一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立下了无数赫赫战功,在中国军事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战役典范。然而,历史上从未有常胜将军,在彭老总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1948年初的“西府战役”便是其中之一。而此次战役,据说也是导致王世泰错失上将军衔的一大原因。
所谓“西府”,指的是西安以西泾渭之间的广阔地区,其中心之地为凤翔,西面为宝鸡。
4月26日,西北野战军第一、第二纵队攻克宝鸡,全歼守敌,并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
宝鸡是当时胡宗南的后方补给基地,攻克宝鸡等于解决了我军的穿衣吃饭问题,而更重要的是,此战在战略上起到了“调虎离山”的作用。为了保住宝鸡,胡宗南不惜“忍痛割爱”,将他好不容易损兵折将才得来的延安放弃,调兵回援,此举不仅在国内外影响甚大,更重要的是他最终也没能保住宝鸡。
然而,尽管我军在西府战役的第一阶段作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西野大举西进远离后方,倘若敌军集中重兵前堵后截,那么我西野将很可能陷入进退两难之境地。
果不其然,胡宗南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久后,胡宗南便迅速集结十余个旅的兵力,分四路驰援宝鸡。不仅如此,蒋介石还严厉督促负责陇东防务的国民党整编第八十二师马继援部日夜兼程向长武等地急行军,截击我西北野战军。
敌人来势汹汹,还有飞机配合,我西北野战军为了摆脱不利态势,于28日撤出宝鸡,向陇东转移。
然而,在转移途中,西野的先头部队第六纵队教导旅被马继援的整编第八十二师包围。
为了歼灭整编第八十二师,西野命令教导旅固守,并以第一、第四纵队等部从敌军侧后方发起攻击,但因配合不好,未能全歼该敌,最后接应教导旅突出重围。
面对重兵“围剿”,彭老总率领西野主力东征西战,于5月12日转移至马兰、转角地区,终于摆脱了敌人。至此,西府战役正式落下帷幕。
此役,西野深入敌人后方,大量歼敌,打乱了胡宗南的部署,收复了延安,取得的战果无疑是辉煌的。但与此同时,由于有些部队协同不力、错误估计敌人力量等原因,导致我军损失严重。而其中就以王世泰率领的第四纵队问题最为严重。
在第一纵队、第二纵队占领宝鸡的同时,国民党裴昌会部便在扶风杏林突破了四纵的防线。在此情况下,四纵既未请示上级又未通知兄弟部队,自行撤退到了岐山东北的山地,致使裴昌会部长驱直入,直逼宝鸡。
在后来的总结会上,彭老总毫不犹豫地批评了王世泰,说其在战斗中采取严重了自由主义态度,不听命令,丧失战机,给部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王世泰也在会议上做了深刻的检讨。
以至于后来有人说王世泰之所以没有被授予上将军衔,就是因为西府战役中犯了“错误”。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文史君认为:非也!为何呢?原因也很简单。尽管王世泰在西府战役后受到了彭总的批评,但彭总并未因此而弃他不用,因为他深知王世泰是一员虎将,况且哪有不犯错的人呢?只要知错能改,就依然是好同志。
在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就曾受到彭总的严厉批评,但彭总也并未弃他不用,而梁兴初也知耻而后勇,在第二次战役中率领三十八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当捷报传到志司时,彭老总亲笔写嘉奖令,并在后面附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第38军万岁!”“万岁军”由此诞生。
同样地,王世泰在西府战役中确实犯了一定的错误,但他也能知耻而后勇,在后面的一系列战役、战斗中皆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1949年2月,西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四纵队改称第四军,王世泰出任第一任军长。
同年6月,第三军、第四军、第六军奉命组建为第二兵团,许光达任司令员,王世泰任兵团政治委员。在这之后,王世泰和许光达一起,率军解放了西北五省。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宣告成立,王世泰虽然没能亲自前往北京参加开国大典,但喜讯传来,他还是感到激动不已。
然而,就在王世泰还沉醉于新中国成立的喜讯里时,却突然接到了一个任命——调任甘肃省政府副主席,协助邓宝珊主席开展省政府的工作。
对于一个戎马数十载的将军而言,突然转到地方工作无疑是难以适应的,更何况王世泰对部队感情很深,因此对于这一任命,他并不太愿意去。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世泰最终还是坚决执行了组织上的决定。
1949年12月,甘肃全境解放,次年1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成立,邓宝珊任主席,王世泰、张德生等任副主席。王世泰同时还兼任甘肃军区司令员、第二兵团政治委员。
1952年后,王世泰历任铁道部副部长、国家建委副主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等职。由于1955年授衔时,王世泰已经转到了地方工作,所以就没有参与评衔了。
当然了,关于王世泰没有参与评衔,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由毛主席提名,另外一位陕北红军代表阎红彦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所以王世泰就没有被授衔。
1975年1月后,王世泰历任甘肃省革委会副主任、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一直干到1997年11月离职休养。
2008年3月14日,王世泰将军走完了他精彩而传奇的一生,享年98岁。
我老家洛川县怎么成山西的了?校对不仔细,扣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