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9)河东鏖战(下)

子名历史回忆录 2025-04-12 14:54:39

7月29日凌晨4点半左右,迈耶斯又听到了北朝鲜军队的警报声、吹号声和嘈杂声。天快亮了,迈耶斯下令各种武器一齐开火,将他们痛击一通后再全部撤退。

当迈耶斯他们向山下开火后,友军的大炮也吼了起来,许多北朝鲜人倒下了,但其他人仍凶猛地冲锋。

当冲到距阵地100码时,迈耶斯下令全线撤退。几分钟后,北朝鲜军队就占领了山头。

迈耶斯等人从山的另一侧下撤,每个人都在没命地奔跑,有些人已在过河。有个士兵被水流卷走,急得大呼救命,被迈耶斯拉了起来。

北朝鲜军队在山头上用冲锋枪扫射,子弹在美军周围乱飞,但没有人被打中。

美军防线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当他们撤往营指挥部时,迈耶斯回头看到北朝鲜军队像蚂蚁一样布满了山头。这时,3架一组的“野马”式战斗轰炸机群飞来,在迈耶斯等人的头顶上掠过,把炸弹投向山上人群密集的地方。

来得太是时候了!在“野马”式战斗轰炸机开始俯冲轰炸的同时,82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弹也四处开花,更使那里雪上加霜。

整个山上到处在燃烧,到处在爆炸,迈耶斯看到那些人被炸得血肉横飞。他想,我们的好日子终于来了。

在大邱第8集团军的司令部,沃克仔细考虑显然已糟糕至极的战况。东线韩国军队和美军第25师正在节节败退,在汉城一釜山公路,骑兵1师未能挡住敌人的进攻。西线北朝鲜军队一个师像幽灵一样,突然歼灭了新调去的一个营,并正在向釜山推进。

过去几天里,沃克把大部分时间用于视察各部队和乘坐他的座机驾驶员迈克·林奇驾驶的侦察机巡视整个战场,他极少与林奇讲话,但曾说过他对第27步兵团最近在东线的战斗很满意。

该团引人注目的团长约翰·米凯利斯是参加过欧战的打仗老手,他果断地挡住了敌人的一次猛烈进攻,并摧毁了6辆T-34型坦克,部队则安全撤退,未受损失,准备进行下一个战斗。

沃克计划,把该团当作特别机动队以应付紧急情况。和许多参谋人员不同,沃克相信自己能在西线挡住因二等兵迈耶斯和其他人的阻击而缓慢推进的强大的北朝鲜军队,但他没向别人透露这一想法。

沃克没有忘记美军在突出部战役中慌乱撤退,但几星期后又杀回来打垮德军的往事。他相信,只要装备充足,指挥有方,美军在朝鲜也会获得同样的胜利。

7月29日下午,沃克和副官泰纳少校驱车来到骑兵1师设在大田和大邱之间一所学校里的指挥部,当沃克对盖伊的撤退命令提出疑问时,盖伊承认撤退也许不是个好主意,但他担心通讯线路会被切断。

沃克告诉他,不能再如此后撤了。

沃克与基恩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随后,沃克还乘吉普车往东找第25师师长基恩商议军情,并与基恩的参谋人员谈了话。他说:

“我们在与时间作战。不应再后撤,调整防线或采取任何其他你可能采取的措施了。我们背后已无路可退。各部必须进行反攻使敌人陷于混乱失调状态。”

泰纳对沃克的指挥若定非常佩服:

“我们不会再有敦刻尔克的撤退,也不会再有巴丹的失败,撤退到釜山将会造成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之一,我们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刻。

被这些人俘虏比死亡还糟,我们要齐心协力战斗。如果我们当中有些人必须得死,那就让我们死在一起。谁放弃阵地,谁就得为成千上万战友的死负全责。”

沃克的声音没有提高,但他的结束语却给他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我希望你们把我的决定告诉每个人。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了解我们将固守这道防线的意图。我们必将获得胜利。”

沃克没有透露他的计划:

以大邱为端点,在釜山外围形成一道环形防线,打算把南朝鲜军队和美军撤到这个滩头堡。

他们不久,就会从西侧得到美国海军陆战队强有力的支援,这次不是以前那样杂乱无章的溃败,而是有秩序的撤退。

命令很快传遍了全军,有些指挥官认为无法执行这道命令,有些则认为官兵们会这样理解:

这项命令,等于是让大家“留在原地等死”。

但是,许多在前沿阵地的部队接到沃克的命令后大大地松了口气,对他们来说,撤退——即逃跑——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他们必须拧成一股绳。

那天晚上,李总统命令夫人即刻飞往麦克阿瑟在东京的司令部,但李夫人拒绝离开他,心情悲痛的李总统说:

“亲爱的,如果敌人突破大邱防线逼近我们,我将首先用枪打死你,然后上战场。”

她再三请求,让她坚持到最后,决不会成为负担,他抓住她的双手,情绪激动地说:

“我决不再组织流亡政府,让我们和我们的人死在这里吧。”

在西线,又苦战了一夜的二等兵迈耶斯终于得到了休息的机会,当他扛着一支沉重的勃朗宁自动步枪一瘸一拐地走向他的阵地时,有辆吉普车缓缓从他身边驶过。

车内的一位随军牧师问他:

“你要到哪里去?”

他说他要到河边去阻击,牧师盯视着他的双眼说:

“你太累了,应该回医疗队休息一下。”

迈耶斯吃力地爬进吉普车,被带进一个混凝土筑成的小农舍,伤员们都在那里接受治疗,他把枪靠墙一立,就倒卧在地上。

几小时后,他醒过来,意识到自己处在危境之中,听见了爆炸声,炮击声和子弹破空飞过发出的声音。他没找到自己的勃朗宁自动步枪,但发现了一支卡宾枪。

他听到院子里有尖叫声和爆炸声,子弹打穿窗户,在屋子里乱飞。人们争先恐后地从门外跑过,又听到有美军在喊:

“这边来!”

后来,有些穿白衣服的人跑了过去,他挣扎着走到门口朝他们开了火,右边山上大约有40名北朝鲜士兵,他把卡宾枪扳机推到自动档上进行近距离扫射。

一梭子30发子弹打光后,他很难再装进一个新弹夹,对方的手榴弹落到了他附近,他在向公路跑时被绊倒栽进沟中。

在沟里躺了几分钟后,他判断发生了什么情况,估计美军已经撤退。因为,他听到他们的声音从1/4英里远的公路上传来,他也能听到朝鲜人的吵嚷声。

枪声停下来后,他忍着足踝的疼痛,弓着身子跑上公路,向美军撤离的方向追去。

迈耶斯逃到安全的地方时已疲惫不堪,被送进了晋州的医疗站,他的足踝肿得又粗又大,刚刚躺下就听到有人边跑边喊:

“有人正在包围这个地方!”

他又跳起身来,抓起一支步枪,一瘸一拐地来到街上,当看到6个北朝鲜兵时,他吃惊得失去了平衡,跌倒在地。

其中一个北朝鲜兵挥动刺刀向他刺来,但仅擦伤了他的腿,他坐在地上开枪射击,迫使他们躲藏隐蔽。

然后,他趔趄着来到正在运送伤员的火车站,刚挤进火车,就看到北朝鲜士兵朝他们冲来。

他和其他伤员从车窗向外射击,迈耶斯数了数,在火车启动前他一个人就打倒了7个人。

后来,他们又遭到了伏击,迈耶斯还是从火车车窗向外射击,再后来,他就昏了过去。

战场上的美军士兵 图片来自网络

等醒过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担架上,有个护士正在从他手中取步枪,他则在咕咕哝哝地说要回自己的部队。

当他再次醒来时,迈耶斯听到了一个又大又怪的声音,便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他发现自己在一间洁净的屋里,身上盖着清爽干净的被子。他看到窗外阳光明媚,还有一座青翠美丽的小山。

不久,一位身着白衣的漂亮护士出现在他身边。他问:

“妈妈和爸爸在哪儿?我在哪儿?在天堂里吗?”

当意识到自己还活着时,迈耶斯拿不准自己是否依然是战场上受委任的临时指挥官。不过,有两点是确定无疑的:他还是个二等兵,没人为作战英勇授勋而鼓吹捧场。

然而,沃克依靠的正是迈耶斯这样的人,他没有忘记,在突出部战役中美军阵地也曾多次易手,就像在朝鲜一样,有许多一人或两人孤军奋战而决定战斗胜败的战例。

根据以往的经验,沃克知道美军士兵是进行此类作战的行家里手,美军贪图享受的品性在战斗开始阶段曾使他们表现不佳。

但在突出部战役中他们很快就明白过来:

求得生存的唯一办法是英勇战斗。不是为政治和意识形态而战,而是为自己的生命而战。

沃克将军在国内一下子就成了民族英雄,他那张硬汉的脸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对他作为巴顿最宠爱的将领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获得的丰功伟绩的详细描述,使读者们都相信他能收拾朝鲜的残局。

沃克在大田被敌人攻占后对记者说:

“这次战争的结局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一定会赢。”

一个带兵打仗的老手终于得到了指挥权,读者们感到他们的子弟在他的手下会安然无恙。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