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城管凌晨撬门执法,官方解释是避免激化矛盾,网友直呼心虚

胡言炫语 2025-02-17 11:04:36

2月15日凌晨1点,四川乐山城管撬开工地大门执法,这一行为被群众发现并拍成视频传播开来。乐山城管部门称是依规执法,不存在偷窃情况,且选择凌晨执法是为了避免激化矛盾。然而,这一解释却难以服众。

从常理来说,执法是一件光明磊落的事情。执法人员就如同社会秩序的守护者,他们手中的公权力是用来维护社会公义、执行法律法规的宝剑。正常的执法逻辑里,执法就应该堂堂正正地站在阳光下进行。

那么,什么时候执法需要避开被执法者呢?仅仅以避免矛盾激化为借口,似乎有些站不住脚。这背后可能有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真的是为了避免矛盾激化,那这恰恰反映出执法人员在处理问题时缺乏应有的能力和信心。真正的文明执法,不是避开被执法者,而是要勇敢地面对他们,用合理的方式去沟通、解释,依法依规处理问题。

我们可以看看其他执法的例子。比如说城管对违规商户进行处罚时,通常会先发送正式的通知函。这通知函可不是一张简单的纸,它明确地指出了违规行为、处罚依据以及整改期限等重要内容。而且,城管会在正常营业时间进行检查核实。这种执法方式就像是一场有规则的对话,给予了被执法者足够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执法的严肃性。

反观乐山城管的这次凌晨执法,怎么看都像是一种“心虚”的表现。不敢在正常工作时间,光明正大地走进工地执法,这必然会让民众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执法人员应该有底气,这种底气从何而来?它来自于对法律法规的精准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执法行为正确性的深信不疑。如果执法人员总是担心激化矛盾而偷偷摸摸地执法,长此以往,那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

首先,执法部门的公信力会受到损害。就像一座大厦的基石被慢慢侵蚀,一旦公信力崩塌,民众对执法部门的信任就会消失殆尽。其次,民众也会对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产生怀疑。法律就像社会的轨道,如果民众开始怀疑它的权威性,那整个社会的秩序就可能陷入混乱。

值得庆幸的是,公安部门介入了此事。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我们希望通过深入的调查,能够还原事情的真相。无论是城管部门,还是其他执法部门,都应该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执法不是一场躲猫猫的游戏,而是要在阳光下,以公正、文明、合法的方式进行。只有这样,执法部门才能真正赢得民众的信任。

0 阅读:2

胡言炫语

简介:看破红尘,喜欢胡言,乱语!欢迎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