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之间的局面持续紧张,其他国家和地区或出于地理因素,或因为政治原因也多多少少牵扯其中。立陶宛身为“波罗的海三国”之一,虽然并没有广袤的领土,却时常出现在国际新闻版面上——俄罗斯一方频频传出针对它的警告,甚至连私人雇佣兵集团“瓦格纳”都能对它造成不小的压力,而这一连串的波折,起因于一块被视为“俄罗斯飞地”的土地。
导火索是一块“飞地”
围绕着立陶宛的一连串剑拔弩张,最初导火线来自一块被视为“俄罗斯飞地”的土地,这就是加里宁格勒。

这块土地位于波罗的海地区,虽然面积不大不足两万平方公里,在整个俄联邦内部是面积最小的州;但由于它地处重要,承担着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
它是俄罗斯领土最西侧的州,夹在波兰、立陶宛两个北约成员国之间,距离波兰首都华沙不到五百公里。俄罗斯将这里打造成自己在波罗的海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不仅常驻舰队,还部署了导弹等重量级武器,这块“飞地”也是俄罗斯对抗北约的重要阵地。
就是这样一块受到俄罗斯十足重视的土地,自从俄乌冲突愈演愈烈之后、不久便迎来了来自立陶宛的封锁。由于加里宁格勒并不与俄罗斯本土相连,日常的物资运送必须过境波兰或者立陶宛才能实现。欧盟早已发布了针对俄、白两国的物资禁令,过境立陶宛、从俄本土向加里宁格勒运输的线路便显得尤为重要。但俄方官员此前却曾经发言,认为这条铁路是没有风险的。
这样的言论或许也代表着俄方的某种表态——敦促立陶宛遵守此前俄联邦与欧盟之间达成一致的“过境自由”原则,不要对加里宁格勒搞出“封锁”之类的针对性举措。
但是立陶宛偏偏还是做了,这大概也正是俄罗斯反应激烈的原因之一。
来自立陶宛的“封锁”

在各国研究者看来,立陶宛这一举动虽然够“出格”,但若是从历史以及现状的角度来分析,却并不那么出人意料。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立陶宛就并不是一个乐于跟从俄罗斯脚步的国家。如果将时间回溯到1940年,立陶宛地区还在苏联的占领之下。1990年苏联解体潮中,立陶宛是所有加盟国中第一个宣布独立的。
有了这些前因,立陶宛时时刻刻都担心着俄罗斯的压力再度降临,面对俄乌冲突的现实,该国一直都坚定地支持基辅,同时不遗余力地加强北约在本国策略中的存在感。它第一个将俄罗斯列为“恐怖主义国家”,持续设法想要解决俄罗斯对黑海谷物出口的海上封锁,积极推动美国在波罗的海国家设立永久军事基地,它甚至还通过公民众筹的形式购买无人机资助给乌克兰军队。

当然,立陶宛的这一举措也大概率并非这个国家的单独决断,既然立陶宛一直都充当着欧盟的马前卒,可想而知这一轮“封锁”背后也同样不会缺少欧盟的身影,甚至有研究者认为英美等国在其中影响巨大。
正是在欧委会的授意之下,立陶宛铁路公司向俄方加里宁格勒州铁路局发出正式通知,声称要根据欧盟第五轮针对俄、白两国的制裁决议执行,据估算,这一波“封锁”断掉了加里宁格勒与俄罗斯本土之间货物运送的接近一半,给俄罗斯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
不仅如此,立陶宛外长甚至在某次发言中直接提到了这一决策的来由——“并不是本国单独作出的,而是根据欧盟的对俄制裁决定行事”。

俄罗斯的反弹
由于加里宁格勒情况特殊,俄方并没有全然被打个措手不及。早在遭到封锁之前,当地早已经着手囤货,保持了足够应付几个月的生活必需品储备。眼看着运输路线被阻断,加里宁格勒政府一方面忙于平息恐慌抢购的气氛,一方面也赶紧向上面提要求,加大海上运输的力度以免物资供应真的出现大问题。
随之而来的也就是俄方在各个方面的激烈反弹。
俄联邦委员会首先放话,声称立陶宛“封锁”加里宁格勒的举动违反了“自身应该承担的国际法律义务”。既然欧盟此前与俄罗斯达成的“过境自由”条款都可以抛弃,那么西方步步紧逼,海洋法公约也完全有可能被它们弃之不顾,到时候通过公海进入加里宁格勒的海洋运输线很可能也会被切断。

俄外交部、总统新闻秘书等部门纷纷发声,有战略界人士表明,这在俄方看来已经构成了挑起战争的理由,因为立陶宛侵犯了俄罗斯前往本国领土的权利。俄方计划“以禁运回应禁运,用封锁对抗封锁”,首先和白俄罗斯配合,把立陶宛用电的“BRELL能源环网”给禁了。
除此之外,俄内部还有更为激进的声音,有意见认为既然立陶宛都已经明目张胆地做了,俄方不如干脆“放开手脚”,不限方式不择手段地解决问题。至于这“不限方式”指的是什么,有分析者认为不排除出动军用运输机的可能性,大概就是照搬二战后的柏林空运模式。另一个关注焦点则是“苏瓦乌基走廊”。俄方及其支持者认为,此前俄方认可立陶宛国家边界条约的前提,是立、俄、欧盟达成一致、解决了加里宁格勒过境的问题。如今既然立陶宛单方面掀了桌子,此前对边界条约自然也就丧失了合法性,俄罗斯“有权在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建立一条通往加里宁格勒的陆地走廊”。

这样一来,俄罗斯与立陶宛身后的美国与北约之间,对立局势必然会激化,按照北约的“集体防御承诺”公约,发生冲突甚至引爆战争的可能性都会大大增加。
另一个爆炸式的消息来自俄罗斯国家杜马,某个议员向其提交了一份决议草案,声称当年立陶宛获得的苏联国务委员会独立承认是非法的,要求予以废除。这个决议的声明是什么意思?当年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脱离,和今天的俄罗斯又有什么关系?
该议员在决议草案中附加了解释性说明,声称当初立陶宛共和国脱离前苏联时,既没有经过全民公决的过程,甚至放着一堆有争议的问题不管,并未设立过渡期。既然程序不正义甚至违宪,苏联国务委员会当年的决议就“应当被视为非法”。至于违宪违的是前苏联的宪,为什么算账却由俄罗斯来算,这位议员也有话说:因为俄罗斯就是前苏联在其领土上的合法继承者。

该议员的表态是否逻辑严密暂且不论,值得注意的是他所属的统一俄罗斯党是执政党,在国家杜马中也占据了多数席位,那么这个决议草案之所以被提出来,本身也就是对外姿态的一种强力表达。
美国《外交政策》也认为,这一事件意味着“俄罗斯议会考虑撤回对立陶宛独立的承认”。
“瓦格纳”集团的压力
近年来,立陶宛往往被视为欧洲眼中的“反俄先锋”,不但积极推动和执行欧盟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日常发出种种反俄言论也不在少数。立陶宛外长甚至还发出“应当推翻俄罗斯现政权,结束其好战状态”的言论,种种言行无疑激化了两国之间的针对感。
如果从立陶宛自己的角度来分析,该国选择这样的姿态也同样有客观原因存在。历史留下的“前苏联心理阴影”暂且不说,仅仅是俄乌局势日趋紧张之后的动向,也足够让立陶宛草木皆兵了。
如前所述,加里宁格勒是被立陶宛国土隔开的俄罗斯飞地,那么换个角度,立陶宛自己的首都维尔纽斯也同样被加里宁格勒和白俄罗斯夹在中间。

军事力量方面,俄罗斯对加里宁格勒已经经营了多年,而俄、白两国之间一纸协议签署,也让俄罗斯战术核武器部署到白俄罗斯的构想成为了现实。虽然俄方对外声明这些战术核武器即使已经部署在白俄、其控制权仍然操纵在俄罗斯手中,但这种声明显然更多地意在维护白俄罗斯的面子,对立陶宛来说事情不但没有变好,局面反而可能更糟。
另一个不确定因素来自著名的私人雇佣兵集团“瓦格纳”。原本该集团与立陶宛的对立关系也并不是那么直接,但在“瓦格纳一日兵变”过后,该组织的雇佣兵纷纷转移活动区域,出现在白俄罗斯境内。

这片地方就是被称为“苏瓦乌基走廊”的区域,这条走廊将加里宁格勒与白俄罗斯连接起来,所处位置恰恰是波兰、立陶宛的边界。公开消息显示,约有万数的“瓦格纳”士兵正待在白俄罗斯的土地上,而白俄罗斯官方不但提供军事基地、更是拉来自己的机械化部队与“瓦格纳”搞起了联合军演……
这一连串的动向对于立陶宛来说,可以说每一条都是糟糕透顶的坏消息。从巴赫穆特的实战表现来看,“瓦格纳”的军事实力足够让波罗的海三国睡觉都睡不踏实。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的国土面积小、几乎没战略纵深、军队装备也说不上强大,要想对抗“瓦格纳”与白俄罗斯联手的军事实力,不靠“外援”几乎就是天方夜谭。

“反俄先锋”立陶宛
显然立陶宛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随着瓦格纳集团士兵向白俄罗斯境内移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包括立陶宛在内的相邻国家纷纷在边境地区增兵,同时加大边境检查站的防控力度,力图将这些不稳定的因素挡在国门之外。
立陶宛靠近白俄罗斯一侧的边检站甚至还新增了大幅标语:别去白俄罗斯,可能有去无回。当然,标语本身并不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于是波罗的海三国很快就联起手来向白俄罗斯提出要求,要求白俄罗斯对“瓦格纳”集团执行驱逐,以便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这三个国家表示,如果白方对此听之任之、放任了瓦格纳相关的“严重事件”发生,它们将完全关闭毗邻白俄罗斯的边境通道。

但是,他们的要求在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那里碰了钉子,卢卡申科回应表示,除非波兰、立陶宛或者其他波罗的海国家都保证了自家领土上没有一名外国军官或者士兵,他们才有权抗议其他国家也用同样方式实现军事存在。否则,“就全都是无理和愚蠢的要求”。
白俄罗斯对于立陶宛等国的要求不予搭理,这下子立陶宛也没有办法了,其外交部官员在接受德媒访问时把自己比拟成了“冷战时期的西柏林”,请求德国派出军队驻扎立陶宛。至于德军驻扎需要的硬件设施当然不能再让德国“破费”,立陶宛表示自己可以全盘负责。
从中不难看出立陶宛这个国家的生存之道,虽然表面上看来一直都是“反俄急先锋”,但是一旦被俄罗斯锁定为针对打击对象,它的下一步立刻就是寻找靠山。
参考资料:
《卢卡申科批“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要求瓦格纳撤出白俄罗斯”:无理且愚蠢》;环球网;2023-08/31
《飞地被“封锁”,俄罗斯怒了》;2022-06-23 ;光明日报
《立陶宛,危矣!》;共青团中央;2021-08-22 0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