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前夕的艰巨任务
1949年9月初,周令钊接到了一个重大任务。这项任务不同寻常——为即将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创作毛主席的画像,并将其长期悬挂在天安门广场。这幅画像需要充分体现毛主席的领袖风采,同时兼顾庄重和亲和,负责这个工作的人是周令钊。
周令钊自幼对绘画充满热情,小时候,他经常用废纸和炭笔临摹书籍上的插图,这种热爱也逐渐显露了他的艺术天赋。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加入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抗敌画会,积极投入党的宣传工作。他以画笔为武器,通过绘制抗战宣传画鼓舞士气,揭露敌人的罪行。
战后局势稍有平稳,周令钊于1948年受到了徐悲鸿的邀请,来到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教。这段时期,他还参与了新中国的重大设计项目。他是国徽设计团队的成员之一,负责细化和完善徽章上的元素布局,使国徽在视觉上更具庄严和象征意义。同时,他还参与了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工作,为新中国货币注入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周令钊接到任务后,立即着手解决画布的选择问题。传统的布料虽然轻便,但天安门广场的环境特殊,风吹日晒会让画布很快起皱甚至撕裂,这显然无法满足长期悬挂的要求。他开始寻找更加坚固且耐用的材料。在与多位工艺专家和技术人员的讨论中,马口铁皮进入了他的视线。
决定使用马口铁皮后,周令钊遇到了新的难题。普通的画布可以直接展开,但铁皮需要先进行拼接。每一块铁皮的边缘都必须经过精准的裁剪和焊接,以确保拼接后表面足够平整。他与几名技术工人反复测试,选择了合适的拼接工艺,并在焊接完成后对接缝处进行了打磨和抛光,尽量避免任何瑕疵影响画像的整体效果。拼接完成后,他用专业的底漆对铁皮进行处理,为后续的绘画打下基础。
完成画布后,周令钊发现,由于铁皮的材质较为坚硬,普通画笔在上面作画很容易打滑,影响线条的流畅度。他尝试了多种画笔和颜料组合,最终选择了特制的粗头画笔和一种附着力极强的颜料。为了确保颜料能够均匀附着,他在绘画前细心地对画布表面进行了二次打磨,确保每一处的触感都一致。
画像初步绘制完成后,画布的重量成为新的挑战。整个画布连同框架的总重达到了1.5吨,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要将如此巨大的画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需要克服运输和安装的难题。为了安全起见,周令钊与相关部门进行了细致的协调,制定了严密的安装方案。他们动用了多台起重设备,在专业人员的指挥下将画像缓缓吊起,并用特制的固定装置将其稳稳地挂在城楼正中央。
细节上的严格要求
根据毛主席本人的指示,这幅画像的创作基于延安时期一张广为人知的合影。在那张照片中,毛主席与朱瑞一同出现,毛主席头戴八角帽,敞开衣领,面带和蔼的微笑,显得轻松随意。当这张生活化的形象被用作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城楼巨幅画像的原型时,是否需要调整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在画像创作的过程中,周令钊严格按照原照片的比例、光影和神态细致描绘毛主席的面容,力求真实还原原始照片中的细节,同时对人物的姿态和背景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他特别注意到毛主席微微侧身的姿态和温和的目光,整个画面的整体氛围尽可能保留了原照片的真实感,而在一些需要增强领袖风范的地方,他也进行了适度的调整。
当北平市市长聂荣臻对画像进行审阅时,提出了一个关键的意见:照片中毛主席敞开的衣领虽然自然亲切,但对于开国大典这样庄严的场合来说显得有些随意。为了体现更多的端庄感和仪式感,他建议将毛主席的衣领扣好风纪扣。
周令钊接到反馈后,开始对画像的衣领部分进行调整。他仔细观察原画的笔触和色彩变化,研究了敞开衣领的光影效果如何与扣好风纪扣的新设计衔接自然。在实际操作中,他不仅重新描绘了衣领,还特别注意了与毛主席面部和身体其他部分色彩和质感的过渡,使修改后的衣领部分看起来与整体画面浑然一体。
调整后的画像再次接受审阅时,得到了高度评价。毛主席形象的衣领修改后显得更加庄重,整幅画像在细节上更加符合开国大典的气氛。
临时变更与夜以继日的劳作
开国大典的筹备进入最后阶段,天安门广场的每一处布置都受到严格检查。周恩来总理在巡视时注意到,毛主席画像下方写着“人民的胜利”五个字。这些字的设置原本是为了呼应开国大典的主题,但在实际效果上却与画像整体显得不够协调,特别是在远观时,这五个字与画像的视觉重点产生了冲突。周恩来当即提出建议,希望对这部分进行修改,使画面更为统一和简洁。
这项修改任务很快传达到了负责画像创作的周令钊。他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查看实际情况。经过仔细观察,他同意周恩来的判断:文字的位置和字体确实削弱了画像的整体效果。为了让画面更加和谐,他决定将原有的文字部分进行覆盖,同时对毛主席的中山装细节进行补充和调整。
工作从深夜开始,周令钊带着工具和颜料登上高梯。他先将文字区域用底漆覆盖,底漆干透后,他开始在原有位置绘制毛主席的中山装下摆。为了让新绘制的部分与整个画像融为一体,他仔细调试颜料的颜色和厚度,确保画布表面看不出任何修补的痕迹。
在绘制中山装的过程中,周令钊注意到,如果保持原设计,衣服的下摆略显单调。他灵机一动,决定在中山装上额外添加一颗纽扣。绘制纽扣需要极高的技术,他反复调整纽扣的大小、位置和光影效果,使其与中山装的其他部分自然融合。
修改工作持续了数小时,周令钊几乎没有休息。他始终在梯子上小心翼翼地操作,确保每一笔都精准到位。天亮前,修改终于完成。重新调整后的画像下方不再有“人民的胜利”字样,而是展现了一件更加精致的中山装。整幅画面显得更加庄重和协调,毛主席的形象也因此更加突出。
完成后,相关人员对新调整的画像进行了审阅。无论是画面整体效果还是细节处理,所有人都表示满意。周恩来再次查看时,对周令钊的快速反应和细致工作表示肯定。
开国大典的壮丽场面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聚集的民众满怀期待地注视着天安门城楼。就在这一刻,开国大典正式拉开帷幕。毛主席和朱德两位伟人并肩登上城楼,他们的身影顿时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伴随着林伯渠洪亮的声音宣布仪式开始,整个广场陷入短暂的肃静,随后便是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
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中,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副主席和委员们依次就位,场面庄严肃穆。毛主席站在麦克风前,声音深沉而有力:“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句宣告传遍整个广场。
紧接着,毛主席转身走到设立在城楼上的按钮前,稳稳地按下电钮。随着机械的运作声,第一面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在万众瞩目中,红旗迎风展开,金色的五颗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象征着新中国的诞生。
与此同时,广场一侧的礼炮齐鸣。54门礼炮按照仪式设定的节奏,接连发出28响,象征着中国人民解放军28年的奋斗历程。站在城楼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带微笑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切。
这一天的盛况通过广播传遍全国。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摄影机与拍摄团队记录下了这一伟大的时刻,形成了后世珍贵的影像资料。2019年,中央档案馆精选了馆藏的珍贵档案文献,推出了“从‘五一口号’到开国大典”大型档案文献专辑,其中详细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重要历史进程。
更为特别的是,俄罗斯联邦档案部门提供的开国大典彩色影片经过剪辑制作,也在同年首次公开。这段影像资料时间最长、内容最完整,真实地再现了开国大典当天的场景。从礼炮齐鸣到五星红旗升起,从毛主席庄严的宣告到民众的欢呼,彩色画面还原了每一个关键时刻,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视角。
参考资料:[1]李欣蔚.红色记忆的赓续:周令钊镌刻国家形象印记——评《新中国美术家·周令钊》[J].中国教育学刊,2024(6):I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