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善与新藏线的不解之缘
1986年,张良善来到西藏阿里军分区汽车营,成为一名汽车兵。从那时起,他与新藏线紧密相连。这条道路连通新疆和西藏,是西藏西部物资运输的重要动脉。新藏线海拔多在5000米以上,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地形复杂,气候恶劣。道路两侧常常是陡峭的悬崖,急转的弯道一个接一个,稍不注意便可能车毁人亡。这里的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左右,行驶时稍有大意就可能因缺氧而晕厥。高原上的气候变化无常,有时还是晴天,转眼间乌云密布,暴风雪铺天盖地而来,遮住视线,行车如同在盲区摸索。
在阿里军分区汽车营,新兵们要接受系统的驾驶训练,这其中包含对高原特殊地形的适应训练。张良善作为新兵,也跟着老兵们学习如何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驾驶卡车。第一次行车途中,张良善经历了他之前从未感受到的寒冷和恶劣。
天刚放亮,路面上已经铺了一层薄薄的霜,车轮打滑,车子一边开一边晃。他和战友们一起在车前撒沙子防滑,还用木板支撑车轮以免车辆后滑。在一个急弯处,山风呼啸着把积雪卷起,整个车队的视线都被遮挡。师傅停车让他去车头探路,他下车时连双脚都冻得麻木,呼出的气在帽檐上结了一层白霜。
随着时间推移,张良善逐渐熟悉了新藏线的每一个险段。他记得玛旁雍错旁的“鬼门关”弯道,也记得昆仑山口常年的大风。每次出车前,他都提前准备好氧气瓶,检查车辆的每一个部件,确保路上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短暂的喜悦与紧急的召唤
1992年,张良善和何桂丽刚刚完成婚礼,亲朋好友都还在送上祝福,日子仿佛充满了温暖与期待。然而,仅仅过了几天,一封部队的紧急电报送到了家中,上面只有简单的几个字:“有任务速归。”张良善立刻整理好行装,匆匆告别了新婚的妻子。离别时,他还对何桂丽说:“等我回来,我们再一起好好补过这段时间。”
何桂丽并没有抱怨什么,她理解部队的纪律和任务的重要性,只是默默地将张良善送到门口,看着他迅速离去的背影。回到部队后,张良善很快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但家里的消息一直牵动着他的关注。不久,何桂丽的来信传到了营地,信中提到,她怀孕了。
何桂丽答应了他的安排,但怀孕后期的一次感冒却打乱了计划。她因为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医生说需要密切观察。张良善在信中得知情况后,既着急又无奈,他安慰妻子让她注意休息,同时联系部队后勤部门,希望能为妻子提供一些帮助。然而正当他计划申请探亲假时,部队接到了新的运输任务。这个任务要求运输一批重要物资上山,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多余的司机可用。
这时,何桂丽的情况再次恶化,医生通知她即将临盆,但身体状况并不乐观。张良善听完,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选择先完成任务。他装车、检查车辆,确认所有设备正常后,便出发了。途中,车队经过几个高风险路段,每一次急弯和爬坡,他都全神贯注,丝毫不敢松懈。
生与死的抉择
张良善正驾驶着卡车在高原上完成运输任务,满载的油料是部队急需的资源。任务进行到一半时,留守处的电话通过电台传来,简单的一句“你爱人难产,情况很危急”让他瞬间明白了事态的严重性。他没有时间多想,稳稳将车开到目的地,迅速卸下油料后,立刻向营里请示返回。
从阿里到叶城的路程,全程布满了险阻,尤其在大雪封山的季节,积雪厚得像座小山,车辆一不小心就可能打滑失控。他驾驶着卡车连夜赶路,黑暗中靠着大灯的微弱光芒辨别前方的路况,车轮压过厚厚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他时刻注意路边的雪堆和滑坡迹象,避免车辆被掩埋。他途中只在最必要的时候停下,匆匆喝几口冷水,吃两块压缩饼干,又立刻继续上路。
通常需要五天的行程,他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赶到了叶城。到达时,他的脸上布满了风雪刮出的红痕,嘴唇因高原风寒干裂出血。一下车,他立刻赶往医院。还没见到妻子,就从医生那里得知,孩子已经夭折,而妻子因大出血随时有生命危险。
他守在病床边的这些日子,时刻关注着妻子的状况。医院的医生每天都在努力抢救,但因为失血过多加上身体状况本就虚弱,病情始终没有好转。他为妻子端水、喂饭、擦拭脸颊,也试图用一些轻松的言语和她说话,希望能让她保持清醒。
就这样过去了十五天,医生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最终,妻子撑到最后一天时,呼吸已经十分微弱。张良善俯身靠近她,用尽可能温柔的声音问她还有什么想说的。她睁开疲惫的双眼,轻轻摇头,嘴唇微微颤抖,好一会儿才挤出一句:“以后,跑山上的路,要慢一些。”
深情的告别与悼念
妻子去世的那天,张良善从医院赶回家,整理好妻子的遗体后,他换上了整洁的军装,佩戴上军功章,站在灵柩前肃立。他双脚并拢,抬起右手,向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处理完葬礼后,他决定为妻子亲自建一块墓碑。他买了两袋水泥和一些沙石,把这些东西装上车拉到墓地。到了墓地,他将材料搬下来,用铁锹和手一点点搅拌泥沙,找了块合适的地方开始打地基。整个过程没有让任何人帮忙,他坚持自己动手。
墓碑立起来后,他用细砂纸一点点磨平碑面,然后用手写刻刀刻上妻子的名字和简短的墓志铭。就在这时,营里紧急的电话传来,通知他部队急需往阿里送一批战备物资,时间紧迫,而路上又有大雪封山的消息。张良善听完,没有犹豫,立刻向上级主动请缨。他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工具,对战友说:“我去执行任务了,墓碑已经立好了,剩下的事情麻烦你们照看。”
回到营地,他检查好车辆和装备后,直接跟随车队出发。路上的积雪已经覆盖了道路,气温骤降,能见度也极低。他的车轮碾过冰雪发出咯吱声,稍不注意就可能陷进雪坑。他与车队的司机们互相用对讲机保持联系,提醒前方的危险路段,并轮流下车铲雪开路。
途中,车辆多次在冰坡上打滑,甚至几次险些失控。他小心调整车速,用轮胎的抓地力一点点将车稳定下来。这次任务,他和车队花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才抵达目的地,将战备物资安全送到。
重生与荣誉的加冕
在张良善的生活中,每一次驾车前往高原执行任务之前,他总会先驱车前往一个安静的角落——他亡妻的墓地。他的车轮在通向墓地的泥土路上留下一串串深浅不一的印记,年复一年,无数次的往返,逐渐在茂密的草地上踏出了一条清晰的小路。
每次到达那里,张良善都会下车,静静地坐在墓碑前。那块他亲手立起的墓碑,背风面对着山谷,仿佛他的妻子也能感受到这高原的寂静和壮丽。的战友们看在眼里,明白他需要从悲痛中走出来。一次次的执行任务后,大家开始留意他的状态,并商量着要帮他重新找到生活的重心。通过战友的介绍,张良善在一次假期回到陕西安康老家时,认识了一位在当地医院工作的姑娘伍菊。
伍菊是个性格温和的人,她对张良善的过往表示理解,也没有任何多余的提问。她的细心和耐心,让两人之间的关系逐渐拉近。在与伍菊接触的过程中,张良善慢慢学会了接受新的人生。
1998年,张良善因卓越的驾驶技术和多次圆满完成高难度任务,被兰州军区授予“军交运输先进标兵”的称号。这一年,他还被评为西北军营的“十大杰出青年”,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数年来在高原线上无数次与险路搏斗的结果。同年4月,张良善被四总部授予“红旗车驾驶员”标兵的称号。在授奖仪式上,他站在台上,穿着整洁的军装,胸前挂着耀眼的奖章。
2001年,他又被评为“共和国的脊梁卫士”。这一年,张良善已经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他和伍菊结婚,重新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庭。随着职务的提升,他从一名普通的汽车兵成长为兰州军区阿里军分区的副政委。
参考资料:[1]石顺兴.高原红——记阿里军分区装备部长张良善[J].今日新疆,2010,0(10):48-49
人民解放军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