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亚洲发展格局里发挥关键作用

经济日报 2025-03-27 06:30:47

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和《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5年度报告》两份旗舰报告,多位专家在发布会上对报告进行解读。大家普遍认为,亚洲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中国在亚洲发展格局中扮演关键角色,为推动亚洲贸易发展、亚洲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以及亚洲绿色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大,但亚洲仍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预测,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预计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将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表示,从报告内容可以看到,面对诸多挑战,亚洲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和东盟,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活力,在经济增长、货物与服务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成为稳定和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和基石。

报告指出,亚洲仍是全球价值链的核心,在全球中间品贸易的占比超过40%,远超欧盟和北美。在全球贸易量最大的22种中间品中,有半数产品对亚洲的依存度最高。亚洲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也出现不少亮点。亚洲主要经济体已成为全球数字贸易的重要参与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在亚洲地区稳步推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林桂军表示,中间品贸易是衡量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指标,可以看出一个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中国凭借庞大的国内市场和独特优势,在维护亚太区域贸易稳定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亚洲经济体中,以中国为最大货物贸易伙伴的经济体数量最多,达到25个。全球中间品贸易对中国的依存度持续加强,特别是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对中国依存度提升。”林桂军说,“亚洲服务贸易增长较快,旅行服务恢复明显。特别是中国推出入境免签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明显增多,促进了亚洲旅行服务和旅游市场复苏。”

报告认为,作为亚洲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成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整合区域内自贸协定安排、优化资源配置,贸易创造效应初步显现,区域内外商直接投资稳步增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加速融合,为成员经济体注入新活力。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匡贤明表示,从RCEP实施后的实际表现看,其对亚洲经济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未来几年是RCEP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持续释放中国市场机遇,将有助于RCEP更好地发挥经济带动作用,特别是推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往来。

绿色转型是亚洲地区发展的一大亮点,也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5年度报告》指出,绿色转型是亚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助于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亚洲地区正从政策框架、行业引导和市场力量三方面着手,推动绿色转型。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和沙特阿拉伯在内的亚洲主要碳排放国都设定了气候目标。

为了推动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分阶段政策和指导文件,并全面推动政策措施落地实施。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副总干事海伦娜·麦克劳德表示,在现有政策推动下,中国有能力实现制定的碳排放目标。中国采取了大量措施,寻求低碳且具有气候韧性的经济增长机会,创造绿色就业,减少贫困,增强社会包容性。

报告指出,在绿色技术领域,亚洲国家进展迅猛,有望成为先进电池材料、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潮汐能、绿色氢气、碳捕捉与封存以及数字碳管理等领域的“领头羊”。但要进一步实现绿色转型,仍需加强融资能力,动员多边机构、公共部门、私人投资者等,以弥合资金缺口。例如,中国政府成立多个专注于绿色发展的基金,支持和引导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些政策举措不仅巩固了中国的区域领导力,也为亚洲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强劲动力。

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李晓晨表示,消费需求与金融支持是绿色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提振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服务的信贷支持力度,将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向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中国推出个人碳账户鼓励低碳生活方式,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中国在清洁能源投资领域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占据了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的三分之一。

“企业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核心推动者,在技术开发、绿色供应链、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投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中国的‘专精特新’企业,虽然数量仅占企业总数的0.04%,但专利申请量占比达到5.25%,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李晓晨说。 (经济日报记者 袁 勇 赵田格格)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