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抛出所谓“因应五方面威胁”的“17项策略”,进一步为两岸交流合作设置障碍,引发台湾社会各界严重恐慌。民众担忧两岸在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将彻底走向“脱钩断链”,进而严重损害民生福祉。
台湾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进出口贸易,2024年台湾对大陆和香港出口1506.19亿美元,占台湾出口总额4750.73亿美元的31.7%。从贸易顺差看,大陆与香港是台湾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2024年全年台湾对大陆和香港贸易顺差达699.96亿美元,而台湾总贸易顺差只有806.08亿美元。2024年5月赖清德当局上台后,全然不顾台湾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两岸经贸关系的事实,为了一己之私,将台湾社会整体利益和民生福祉抛诸脑后,推行了一系列破坏两岸经贸关系和民间交流、损害台湾产业利益、破坏台湾经济发展前景的倒行逆施,对台湾地区经济发展和岛内民众的根本利益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
赖清德当局不断对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设置障碍。在产业政策方面,赖清德当局强行将产业政策“政治化”,不断推动在高科技产业等领域与大陆产业“脱钩”,并持续限缩台商台企赴大陆投资,阻断两岸融合发展通道。在两岸教育与科技交流合作方面,赖清德当局不断干涉和破坏两岸高校交流合作,将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列入禁止交流清单,要求台当局有关部门全面禁用深度求索软件(DeepSeek),阻挠台湾专业人士参与大陆科技、文化事业发展。上述举措不仅严重破坏了岛内青年赴大陆求学交流的基本权利,更对台湾与大陆进行高科技合作、发展岛内相关产业关上了大门,这将严重损害岛内经济发展前景。在两岸观光旅游合作方面,赖清德当局不仅迟迟不开放岛内民众赴大陆团体旅游的“禁团令”,阻挠两岸客运直航航点航班全面恢复,不断拖延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团队游,还将台湾居民来大陆旅游调升为“橙色”警示,甚至不断滥用“反渗透法”制造寒蝉效应,阻碍并恐吓台湾同胞申办大陆证件,动用检调部门对数十位赴大陆交流的台湾里长进行侦办,一再对两岸交流合作设卡立障,妄图彻底阻绝两岸民间交流。实际上,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观光的愿望十分强烈,大陆游客对于岛内旅游产业更是至关重要。2016年民进党重新执政以来,台湾观光旅游逆差便不断恶化,2024年全年,台湾旅客逆差为899.2万人次,观光产业产值逆差高达6922亿元新台币。民进党当局阻挠恢复两岸旅游,严重侵害了岛内民众赴大陆交流的正当权利,更使得就业人口众多的岛内观光产业面临困境。
赖清德当局坚持“亲美抗中”政治路线,在经济政策上也积极向美输诚,不断扩大对美投资和技术转移力度,将台湾优势产业拱手相让。赖清德当局不惜大肆出卖台湾利益,对美国的要求予取予求。2025年3月,台积电宣布将在美国额外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加上正在进行的650亿美元投资案,台积电对美投资总额将达到惊人的1650亿美元,势必将影响台积电在岛内的产业布局,加剧台湾人才技术外流和产业空心化风险。台积电将最先进的制程工艺生产线和核心产能转移到美国,进而带动台湾大批相关高科技产业出走,台湾不仅会损失眼前的就业岗位和对外出口,更将失去在人工智能时代进一步发展经济的机遇。然而,面对这一严重影响台湾社会整体利益的情形,赖清德仍对外声称:“这是台积电的时刻,也是台湾的时刻,更是台美关系历史性的时刻”,充分暴露了其“唯美是从”的“仆从”面目。
随着民进党为了政治私利出卖台湾社会整体利益,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行径愈加凸显,民进党已经站到了岛内主流民意的对立面,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从民进党构建的“认知茧房”中醒悟过来,站出来反对赖清德当局的恶劣行径。随着大陆的综合实力与日俱增,大陆越来越掌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有能力反制民进党破坏两岸交流合作、切割两岸联结的倒行逆施。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论民进党当局如何“挟洋自重”,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脱钩断链”,都改变不了两岸最终走向统一的历史大势。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王英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