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山行!颠覆艳俗诗风,樊增祥4首七绝让你重新认识清末生活!

火云上有诗词 2024-12-12 03:27:48

樊增祥(1846~1931),字嘉父,号云门、樊山,别署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曾任陕西宜川、渭南等县令。后累官至陕西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逃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曾为参政院参政。擅长诗、骈文、词,为近代晚唐诗派代表诗人。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著有《樊山全书》。他的诗作内容广泛,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风格多样,艺术成就颇高。

冬日山行绝句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雪地敲门借火烘,松皮烧火芋魁红。

行人争及田家乐,细布香杭过一冬。

雪地敲门借火烘: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雪地中行走,因天气寒冷而敲门向田家借火的情景。雪地中的行走本就艰难,再加上寒冷的天气,使得诗人急需取暖,因此有了敲门借火的举动。

松皮烧火芋魁红:这句诗描述了田家借火给诗人的情景。他们用松皮作为燃料,烧火取暖,并烤红了芋魁(一种根茎类植物,可食用)。这里的“松皮烧火”不仅体现了田家的简朴生活,也展现了他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品质。而“芋魁红”则形象地描绘了烤芋魁的场景,给人以温暖和满足的感觉。

行人争及田家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家生活的羡慕之情。他认为,作为行人,自己无法享受到田家那种简单而快乐的生活。这里的“争及”表达了诗人对田家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细布香杭过一冬: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田家的生活状态。他们用细布(一种粗糙的布匹)和香杭(一种植物纤维,可用于编织绳索等)来度过寒冷的冬天。尽管物质条件简陋,但田家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和满足的心态,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地借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家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他认为,田家虽然物质条件简陋,但他们的心态乐观、生活简单而快乐,这是自己作为行人所无法比拟的。

冬日山行绝句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咽咽腊鼓闹冬晴,芦菔生儿半带英。

岁晚家家接新妇,红姜紫菜称调羹。

咽咽腊鼓闹冬晴:首句以“咽咽腊鼓”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冬日里腊鼓声声、热闹非凡的景象。腊鼓,即腊月里敲响的鼓,是古代节日或庆典时的一种乐器。这里用“咽咽”形容鼓声,既表现了鼓声的悠扬与节奏,又增添了冬日山村的宁静与祥和。而“闹冬晴”则进一步烘托了冬日晴好天气下的喜庆氛围。

芦菔生儿半带英:次句中的“芦菔”即萝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这里用“生儿半带英”来形容萝卜的生长状态,既表现了萝卜的茁壮成长,又暗示了岁末年初、万物更新的时节。同时,这一细节也展现了山村生活的自然与质朴。

岁晚家家接新妇:第三句直接点明了岁末迎新的主题。在山村中,岁晚时节是迎娶新妇的好日子。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喜庆之中,迎接着新成员的加入。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山村人民的热情与好客,也展现了他们对新生活的美好期许。

红姜紫菜称调羹:末句以“红姜紫菜称调羹”作为结尾,既是对山村饮食文化的描绘,也是对岁末迎新盛宴的赞美。红姜和紫菜是山村中常见的食材,它们被精心调制后成为盛宴上的一道佳肴。而“称调羹”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品尝美食时的愉悦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山村的独特风情和岁末迎新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山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山村生活的点滴细节,将山村人民的热情、好客以及对新生活的美好期许展现得淋漓尽致。

冬日山行绝句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老圃霜浓菜甲肥,瓦盆盛雪冻黎祁。

一蔬一饭皆真味,移入官厨便不宜。

老圃霜浓菜甲肥:首句中的“老圃”指的是老菜农或菜园,“霜浓”则形容冬日里霜冻厚重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下,“菜甲”即蔬菜的嫩芽却长得异常肥美。这不仅展现了蔬菜在寒冷季节中的顽强生命力,也暗示了农家生活的艰辛与勤劳,以及蔬菜的珍贵与美味。

瓦盆盛雪冻黎祁:“瓦盆”是农家常见的容器,质朴而实用。“盛雪”则形象地描绘了冬日里雪花纷飞的场景,与“瓦盆”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冻黎祁”可能指的是某种根茎类蔬菜(如芋头、山药等),在寒冷的天气中被冻得结实。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农家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也体现了诗人对农家食物的珍视与喜爱。

一蔬一饭皆真味:第三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感慨。在诗人看来,农家的一蔬一饭都是真正的美味,因为它们来源于自然、无添加、无污染,更因为它们蕴含着农家生活的辛勤与汗水。这种对真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质朴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移入官厨便不宜:末句则是对农家食物与官厨食物的对比。诗人认为,农家食物虽然简单朴素,但却充满了真味与营养;而一旦将它们移入官厨进行加工或烹饪,就会失去原有的风味与特色,变得不再适宜食用。这一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农家食物的喜爱与推崇,也暗含了对官厨食物奢华、不实用的批评与反思。

冬日山行绝句 其四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牧儿生小住山家,冬学閒时乐事赊。

雪后不知溪路断,倒骑牛背看梅花。

牧儿生小住山家:首句直接点明了诗中的主角——牧童,以及他的生活环境——山家。这里的“生小”意味着牧童自小就在山中长大,对山中的一切了如指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冬学閒时乐事赊:“冬学”指的是冬季农闲时节孩子们上的学,而“閒时”即闲暇之时。“乐事赊”则意味着乐趣无穷,这里用来形容牧童在冬学之余的欢乐时光。诗人用“赊”字,形象地表达了牧童享受这份乐趣的悠长和满足。

雪后不知溪路断:第三句转而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雪后。大雪封山,溪流可能被雪覆盖或冻结,导致道路中断。然而,牧童却对此浑然不知,这既展现了他对山中环境的熟悉与自信,也暗示了他纯真无邪、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

倒骑牛背看梅花:末句是全诗的精彩之处,也是牧童乐事的具体体现。牧童不仅不畏严寒,不惧路断,反而倒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欣赏起雪中的梅花来。这一场景既展现了牧童的闲适与自在,也体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看梅花”也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使全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0 阅读:19

火云上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