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玉钏儿和薛宝钗会有怎样的关系?这是大多数读者不会注意到的角度。
其实本来,玉钏儿和薛宝钗也没什么关系。玉钏儿是王夫人身边的一个大丫鬟,薛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这两个女子的生活圈子,只在王夫人身上有小部分的重叠,平日里的接触不会很多,自然也都扯不上什么关系。
可是在金钏儿之死的那个端午节之后,玉钏儿对薛宝钗就已生嫌隙,这种嫌隙,会在日常生活中越拉越大,令玉钏儿恨上薛宝钗!
然后呢?
这会对薛宝钗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宝钗一生的悲剧,和玉钏儿有脱不开的关系。
主人身边心腹级的下人,外人是得罪不得的,这个道理从古至今没有变过……
往远了说,唐玄宗身边的高力士,谁都不敢惹;
离近了扯,慈禧太后身边的李莲英,也没人敢得罪。
恰巧,玉钏儿也是王夫人身边心腹级的下人,一旦她恨上薛宝钗,找到适合的点时,那是完全可以撼动王夫人与宝钗之间,本来亲密的血缘关系的。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玉钏儿为什么会恨上薛宝钗?
玉钏儿恨薛宝钗,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可她与薛宝钗生嫌隙的那个点,却很明确,正是因为金钏儿之死。
金钏儿大概率就死在端午节,而端午节是什么日子?
从民俗上看,有一种说法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江的屈原。
屈原投江原因是什么?
有学者认为屈原是为了死谏楚王,也有学者认为屈原是自尽殉国。
无论是什么原因,都可以印证屈原高洁的人品。
而《红楼梦》的作者,为什么安排金钏儿死在端午节?
这是不是也在侧面印证金钏儿的人品高洁,并非宝钗口中那么不堪。
金钏儿这丫头嘴是有些没有把门的,她什么话都敢胡说:
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
在金钏儿和宝玉的眼里,他们只是开了一个尺度比较大的玩笑而已。
可这种话对于王夫人这种当家主母来说,却是万万不能容忍的。王夫人会觉得,金钏儿在勾引自己儿子做不好的事情。
顺便说一句,金钏儿和宝玉犯的错误相等,他们也应该受到相同的批评。
可王夫人不会怎么办,谁让宝玉是她的亲儿子,她一定会原谅宝玉,却无论如何不会原谅金钏儿,这就意味着,所有责任都对金钏儿这个小丫头一个人去背!
您说不公平,那就对了,腐朽的大家族荣国府里,哪儿来的公平。
这就是作者揭露的,封建社会的悲剧所在……
然后呢?
为证清白,金钏投井而死。
这就意味着,遇到纪念屈原的端午节,王夫人和贾宝玉都能想起,这个无辜的女孩金钏儿就被他们给逼死了。
金钏儿死于王夫人的霸道;
金钏儿同时死于贾宝玉的不负责任。
金钏儿同宝玉开了大尺度玩笑后,王夫人不装睡了,而是起身打了金钏儿一个耳光:
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去罢,我只守着你。”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宝玉见王夫人起来,早一溜烟去了。
见压力就躲,宝玉就是典型的纨绔公子哥。
之后呢?
金钏儿被王夫人撵了出去,之后自然有像赵姨娘一样的愿意给王夫人添堵的人,会得金钏儿和贾宝玉造黄谣:
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金钏投井之后,一定会给白家一家带来巨大的影响。
这时候,请读者跟我一起用一个小角度来看这件事,金钏儿的亲妹妹玉钏儿,会如何看待金钏儿之死。
玉钏儿会恨王夫人、恨贾宝玉逼死了自己的亲姐姐吗?
玉钏儿在心里面一定会暗恨这两个人的,她一直都是一个很有主意并且很倔的姑娘。
宝玉笑道:“好姐姐,你要生气只管在这里生罢,见了老太太,太太可放和气些,若还这样,你就又捱骂了。”玉钏儿道:“吃罢,吃罢!不用和我甜嘴蜜舌的,我可不信这样话!”
能看清宝玉的甜嘴蜜舌,并且不相信这个人,玉钏儿还真是红楼梦中难得的清醒的丫头!
同时,宝玉都是被丫鬟娇宠长大的,哪个丫鬟敢直接怼贾宝玉,玉钏儿是唯一。
不信任贾宝玉,再把他怼一顿,这已经是玉钏儿能为亲姐姐金钏儿做到的极致了。
白家一家人都是荣国府的下人,他们是真的拿王夫人和贾宝玉无可奈何,反之,他们还要指望着在王夫人手底下讨生活,这就意味着,他们一家都不敢对王夫人做出任何反抗的行为。
一旦白家人稍有反抗,等待他们一家的,就是被荣国发卖出去的结局。
被发卖了,对白家人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完整的白家一家人要被拆散,从此每个人都如浮萍一般,不知何时就消失了……
每天伺候伤害姐姐的“仇人”,这对玉钏儿来说是一种强烈的折磨,她很自然地会为自己受到的折磨找一个发泄口。
这个发泄口不敢是荣国府的凤凰贾宝玉,那就只能是薛宝钗了。
红楼梦的作者最爱说反话,他明着写薛宝钗罕言寡语,可读者都能看得出来,宝钗最爱嚼舌根子。
金钏儿死后,宝钗可没少编排这可怜的丫头!
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王夫人点头叹道:“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宝钗叹道:“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我说薛宝钗嚼舌根子,总有钗粉怼我,金钏儿死了,宝钗去安慰姨妈王夫人有什么不对?
答案是宝钗错的离谱。
当赵姨娘圈子里的人,开始给金钏儿造黄谣的时候,金钏儿事件就已经与风化扯上关系。
在古代,一个未婚姑娘对于风化事件要主动回避,不可评论。
一个大姑娘嚼舌根子说这种话有损清誉,同时也会让家族的名誉受损。
宝钗的最佳处理方式其实应该和三春一样,对金钏儿事件故作不知,让这件事情慢慢淡化就可以了……
宝钗如果这么做,她为人就算中规中矩谁也挑不出任何错。
可宝钗偏偏不走寻常路,对于风化事件也一定要凑上去聊一聊,这就是爱嚼舌根子。
王夫人和薛宝钗还真是一脉相承,薛宝钗是主动往风化事件上凑,王夫人也敢和亲外甥女聊这种不堪之事。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话说得真对!
退一万步说,如果王夫人真的需要安慰,如果薛宝钗真的想要安慰王夫人,宝姑娘可以从这句话开始说:
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
宝钗前面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
当时金钏儿已经死了,就算她千错万错,宝钗也该给她留下做人最后的尊严。
可宝姑娘呢?
宝钗是一张嘴,就把金钏儿形容成一个傻子:
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
宝钗的这句话实在是太狠,杀伤力太强了。
金钏儿是什么人?
她一直是王夫人身边的首席大丫鬟,必然能力非凡、有独当一面的本事。
可是她死了,她的死还扯上风化事件,她身上所有的青春与美好都会瞬间消逝……
这够令她的家人悲痛,也够令她家人愤慨的了!
真是菜咸加把盐,宝钗把金钏儿形容得如此不堪,这根本就是在羞辱整个白家人。
宝钗说的话,玉钏儿不知道吗?
答案是玉钏儿一定会知道,她有可能亲耳听见,也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得知。
王夫人的房里人多口杂,这种地方没有秘密……
这时玉钏儿会怎么看薛宝钗?
玉钏儿自然会对宝钗相当不满,可这份不满她只会藏在心里,不会表露出来。
可话又说回来,此时玉钏儿对宝钗已经心生嫌隙,很难挽回。
可剧情还在发展,之后的日子,玉钏儿对宝钗会从心生嫌隙过渡到痛恨。
这是人性造成的,无法改变……
一.金钏儿事件发生后的玉钏儿和宝钗
端午节,金钏儿死了。
这时的王夫人要进行紧急的危机公关,来堵住白家人的嘴。
真把人逼急了,下人也敢对主人表示不满的。
就比如鲍二家的死后,他的家人原本是要告的:
一时只见林之孝家的进来,悄回凤姐道:“鲍二媳妇吊死了,他娘家的亲戚要告呢。”
应对这件事情,贾琏可是花了大价钱。
贾琏一径出来,和林之孝来商议,着人去作好作歹,许了二百两发送才罢。
那金钏儿之死呢,王夫人该如何应对?
表面上,王夫人是这么做的:
王夫人听了,又想一想,道:“也罢,这个分例只管关了来,不用补人,就把这一两银子给他妹妹玉钏儿罢。
金钏儿的一条性命,就只换来了亲妹妹玉钏儿工资每月涨一两银子?
这太羞辱白家人了,没人会、也没人敢这么做,就算是一个下人,该有的底线尊严王夫人还是要给留着的。
玉钏儿每月的二两银子,那是有内涵的。
王夫人问道:“正要问你,如今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凤姐道:“那是定例,每人二两。
请读者注意一下这个细节,荣国府给男主人小老婆开的工资就是每月二两银子。
当王夫人公开允许玉钏儿每月领二两银子的工资时,那就是把玉钏儿指给宝玉做通房丫头了。
对于白家,王夫人开了一个足够诱人的条件。结果呢?
王夫人看到了她想要的结果,白家一家人对金钏之死生生地忍了下去……
玉钏儿在升职加薪之后,办了这样一个手续:
凤姐答应着, 回头找玉钏儿 ,笑道:“大喜,大喜。 ”玉钏儿过来磕了头 。
这个手续对玉钏儿来说非常重要,玉钏儿给王夫人磕过头之后,她是宝玉小老婆的身份就得到了公开。
顺便说一句,至于玉钏儿真正进宝玉房里,那得在少奶奶娶进门之后,少奶奶过门之前少爷房里的通房丫头,全都是炮灰……
之所以啰嗦了这么多,我要证明的是玉钏儿已经在丫鬟中混到了顶格的地位,能和她比肩的,只有平儿。
玉钏儿身份定下后,王夫人身边的其他大丫鬟不再盯着贾宝玉了,因为宝玉身边没有其他丫鬟位置。
彩云和彩霞另起炉灶,都盯上了荣国府的另一个少爷贾环……
这时候,玉钏儿和薛宝钗的生活就发生了重叠。
薛家人在荣国府经营金玉良姻,目的就是为了让薛宝钗嫁贾宝玉。薛宝钗一向八面玲珑,按照常理说,她需要主动经营一下她和玉钏儿的关系的。
可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薛宝钗是一点都没有把玉钏儿放在眼里,人家把钻营的对象全放在了袭人身上。
薛姨妈把袭人夸成了一朵花:
那孩子模样儿不用说,只是他那行事儿的大方,见人说话儿的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倒实在难得的。
薛宝钗和袭人成为盟友关系:
宝钗便在炕上坐了,慢慢的闲言中套问他年纪家乡等语,留神窥察,其言语志量深可敬爱。
送给袭人各种小礼物:
史湘云忙问:是谁给你的(绛纹石戒指)?袭人道:是宝姑娘给我的。
那玉钏儿呢?
宝钗和宝玉还没结婚,就已经在宝玉的房里布下一张关系网了,将来宝玉的房里,哪还有玉钏儿的生存空间!
这时的玉钏儿已经心恨宝钗,只是不敢表现出来,恨的种子一旦扎根在心里,碰到合适的条件就会萌发的。
抄检大观园时,宝钗也面对了一场名声局,抄检大观园事件发生的第2天,宝钗就匆匆搬出了大观园。
看,这是宝钗的理由:
宝钗道:“正是我也没有见他们。只因今日我们奶奶身上不自在,家里两个女人也都因时症未起炕,别的靠不得,我今儿要出去伴着老人家夜里作伴儿。
宝钗被别人怀疑有绣春囊这种有伤风化的物品的时候,她知道找体面借口离开荣国府这个是非之地。
她怎么不说她在大观园玩够了,想到自己母亲身边玩几天呢。
这时候读者才能看得出来,宝钗在评论金钏这可怜的姑娘时,有多不积口德。
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
这句话,会永远戳在玉钏儿的心窝子里,成为她恨宝钗而拔不掉的一根刺。
宝钗为什么要这么说金钏儿?
牵扯到金钏儿事件的4个人,王夫人、赵姨娘、贾宝玉、贾环,宝钗是一个也不愿意得罪,宝钗能无底线伤害的,也就剩下身份卑微的金钏儿本人了。
宝钗没把金钏儿放在眼里过,她也从未把玉钏儿当回事儿,哪怕是玉钏儿升职加薪后,她对玉钏儿还是无视。
这时候,玉钏儿的心态已经开始崩了,她没办法把薛宝钗怎样,但她可以看到薛宝钗狼狈、痛苦……
薛宝钗慢慢会感受到,得罪了王夫人身边心腹丫鬟的后果是巨大的。
抄检大观园这件事情,玉钏儿知不知道?
答案很简单,玉钏儿大概率知道,表面上,她知道也会装不知道。
如果薛宝钗肯花时间笼络一下玉钏儿,哪怕玉钏儿向薛宝钗暗示一下抄检大观园之事,宝钗也不会从大观园中走的那么狼狈。
绣春囊究竟是谁的?
这件事情在没有监控设备的古代,就是解不开的疑案,而薛家人有是绣春囊主人的可能性。
我不喜欢宝钗,可也坚信绣春囊不是宝钗的。我愿意相信宝钗,可不代表别人也会相信宝姑娘……
那时的薛宝钗,逃不开悠悠众口的议论,就像端午节那天的金钏儿,逃不开别人的议论一样。
玉钏儿对宝钗,只是冷眼旁观。
以后的日子里,玉钏儿还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二.玉钏儿冷眼旁观宝钗的悲剧
玉钏儿和袭人的关系会怎样?
这是读者很少会注意到的问题。
答案很简单,她们的关系不怎么样。
玉钏儿和袭人,都是在荣国府领二两银子的宝玉的小老婆,可这两个人的地位并不一样。
玉钏儿的身份是公开的,她升职已经得到所有长辈的认可。
可袭人却只是宝玉的准姨娘,只是按姨娘的标准拿工资而已。而袭人能不能度过实习期,这就难说了,其中的变数太大。
贾母不同意、贾政不同意、未来的宝二奶奶也未必同意。袭人很容易成为职场炮灰,她有些高兴太早了、过分高调。
有了金钏儿这个前车之鉴,玉钏的父母白氏夫妇,会对玉钏儿耳提面命,要玉钏儿千万夹好尾巴做人!
然后呢?
读者就看到了一个比袭人地位高,却在任何地方都不显山露水的玉钏儿。
如果袭人足够聪明,她应该明白,她在衣食用度任何方面都不敢超过玉钏儿。
可读者看到的是,一个敢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袭人。
当玉钏儿看到这样的袭人,心里会怎么想?
如果金钏儿是王夫人房里第1个炮灰,那不懂得低调自己作死的袭人就是第2个。
玉钏儿对袭人心存不满,她会等着看袭人被长辈斥责、丢了脸面的那一天,可她却不会动手去整袭人,更不会把袭人撵出去。
为什么?
这就是人性的复杂之处,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大家族的小老婆之间会争宠、争利益,却不至于做得太过分。
不然,别人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就比如赵姨娘作天作地,却从来没有作践、伤害过同为贾政小老婆的周姨娘一样。
就像金钏儿死后,袭人也会流下同情的泪水一样……
如果袭人会一直留在荣国府,玉钏儿和她之间就有比较、有竞争,在有比较和竞争的大前提下,她们的关系就很微妙,就像舌头和牙一定要彼此共存,却又会为了食物互相伤害……
可一旦袭人被撵出了荣国府,玉钏儿也会对撵走袭人的那个人心存不满,尤其是在袭人命运悲惨的大前提下。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袭人的结局,是嫁给了戏子蒋玉菡。
善良的读者,千万别以为袭人有了一个好结局。蒋玉菡是什么人?
他曾经是戏子、是下九流,他的身上一辈子都打上了卑贱的烙印。
他曾经也是男宠,工作在风流行业,他以后还会以此为生,那他的老婆呢?
蒋玉菡这种男人护不住老婆,袭人和他结婚之后,就直接沦落风尘……
一簇鲜花,一床破席
作者将这句话写的多直白,结婚后的袭人,就是个人尽可夫的女人!
袭人是被谁撵走的?
毋庸置疑,当然是宝钗母女。
金玉良姻谋算婚事的时候,宝钗母女需要袭人这只忠犬时,就赏袭人一些骨头,比如给袭人一些衣服、首饰。
可当金玉良姻订婚之后,袭人这个知道宝钗太多秘密的女人,对于薛家人来说是万万不可留的。
狡兔死、走狗烹,薛家人当然会把袭人撵得远远的,让袭人变成一个肮脏、污秽的女人,这样有洁癖的贾宝玉,才不会重新想起袭人这个初恋。
这时,玉钏儿会如何看待薛宝钗?
对于玉钏儿来说,如果真的得了薛宝钗这样一个当家主母,那袭人的今天,就是她的明天,她恨死宝钗了。
宝钗这个女人,是从来没有把玉钏儿的亲姐姐,和荣国府这些丫鬟小姐妹当成人呢!
宝钗能顺利嫁进荣国府吗?
不可能。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金玉良姻并没有完婚。
为什么?
读者千万不要忘记了,薛宝钗是因什么原因进的京都。
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报名达部,以备选则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薛宝钗一直是待选的身份,并没有被撂牌子。
清皇室选秀,无论是选嫔妃还是选宫女,代选的年龄在13~17岁之间。过了17岁还没有被撂牌子叫逾龄,这是很残酷的事,这样的女子不会被选,可也不能嫁人了。
这就是皇室的威严和霸道,谁也不敢质疑!
至于薛宝钗为什么没参加选秀,作者没有写,也就成为了一个谜案……
也许薛家的名声实在是太差了,人家内庭选秀的时候,直接没有通知薛家:
也许薛家得罪的人太多了,人家内廷选秀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把薛宝钗给忽视了。
这就意味着一个残酷的事实,薛宝钗不能嫁人。
宝钗不能嫁人这件事情,很长时间之内薛家人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谁让薛家仗着有好亲戚一向霸道,薛蟠杀了人,薛家仗着荣国府和王子腾,这件事情也不了了之。
薛家很自然地以为,荣国府和王子腾也能为宝钗摆平婚事。
可计划没有变化快,薛家也料想不到荣国府和王子腾都会衰败得那么快,当贾家和王家在内庭中都失去了资源后,薛家在京都什么也不是……
薛宝钗的婚姻程序,会被内廷叫停!
天知道这时候王夫人该有多生气,宝钗待选的身份没有解决却要结婚,这就意味着贾宝玉在跟皇室争女人,贾宝玉有几个脑袋背这么大的锅。
然后呢?
贾宝玉只有出家的一条路了,他必须用实际行动向皇室证明,他对皇室的女人没有觊觎之心。
否则的话,整个荣国府,甚至是贾氏家族,都会为贾宝玉陪葬。觊觎皇帝的女人,贾氏一族是要造反吗,皇帝很自然会这么想。
金钏儿和贾宝玉开的大尺度玩笑,之后金钏儿被王夫人打了一个耳光,金钏投井而死;
薛家在荣国府经营金玉良姻,宝钗待选秀女的身份,打了荣国府和贾宝玉一个措手不及,王夫人会如何看待宝钗?
王夫人可不是什么善茬,面对不得不出家的儿子,她自然恨极了宝钗,宝钗的命运也将走向深井。
妾心枯井水,波澜誓不起。
宝钗不可能以死明志,她怎么都能给自己找理由活下去,虽然她死了,宝玉就有足够的理由还俗了。
用封建道德的大棒逼死宝钗;
用封建道德把自己武装成守节的女人,然后活下去,这将成为王夫人和薛宝钗之间的博弈。
那时玉钏儿呢?
深恨宝钗的玉钏儿,是不可能为王夫人和薛宝钗之间做润滑剂的,她只会给宝钗加一把火。
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
这句话,玉钏儿会适时地还给宝钗。
而宝钗呢?
这位富豪家金尊玉贵的小姐,也要下雪抽柴,过着弃妇的日子了,岂不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