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演好毛主席,亲自去韶山上坟,虽没有唐国强出名,但形神兼备

芊芊之言 2023-12-14 15:00:51
关于毛主席的特型演员

从伟人逝世后,有人开始饰演毛主席说起,最早的是古月老师,古月老师的演技和形象自然不用多说,是叶帅亲自选定的特型演员。

多年来,古月老师不仅从形象上做到完美,也说得一口浓重的湖南话,从《西安事变》到《走出西柏坡》等等,他演的伟人自然是全民认可,但遗憾的是,2005年古月老师因病逝世,年仅68岁。

再看现在所有演伟人的特型演员,先不说唐国强,演中年伟人的,大概就是王立宪(已去世),王霙,还有张克瑶等人,当然还有张铁林也演过,多次出演的就是王霙了。

年轻的,有刘烨,曾在《建党伟业》饰演青年毛泽东,还有黄海冰,在《开天辟地》演毛泽东,另外就是谷智鑫,最经典的《恰同学少年》,重点说的就是侯京健。

在《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中饰演青年毛泽东。其中,侯京健的评价最高,但是他确实还年轻,饰演中年伟人,还差点气质,所以为了更真实,他出演的更多的是青年毛泽东。

但不得不说,在饰演中年伟人的演员中,可以说只有王霙和唐国强可以挑起来了。

唐国强从电视剧《长征》《开国领袖毛泽东》《延安颂》等,唐国强可以说“神似”胜“形似”,大家都知道,他最早是演帝王的,还演过诸葛亮,他的演技自然不用多说。看他的采访就知道,唐国强其实压力也很大,他说过,希望有年轻人可以顶上来,但目前确实很少。

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很多网友说唐国强“不像”,主要是唐国强一直坚持自己的风格,只在外形上模仿毛主席,而且一直说的普通话。看过毛主席真实影像资料的人就知道,其实毛主席说的是浓重的湖南话,这点唐国强确实做不到。

所以说,也只有王霙老师挑起重任了,但近年来,王霙老师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甚至热度跟不上唐国强,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王霙老师。

天赋异禀,机缘巧合成演员

王霙1957出生于浙江杭州古荡湾,小时候其实是一个舞蹈演员,中学时期就经常在学校表演芭蕾舞等,但因为家庭环境熏陶,他居然迷上了越剧,后来家人把他送到浙江越剧团锻炼,其实也就是试试,没想到王霙天赋异禀,居然考入中央红旗越剧团。

此后的王霙,一直在话剧的,舞台上表演,一直到1989年,当时有一部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献礼片《开天辟地》,导演想让王霙饰演青年毛泽东。

起初导演也没有把握,毕竟王霙不是特型演员,也没有古月老师那种经验,但是王霙想挑战自己,所以就试一试。

据说当时在22名扮演青年毛泽东的候选人中,王霙脱颖而出。

这不试不知道,很多导演发现王霙化完妆后,和青年毛泽东十分相似,甚至就好像是“真身”一样。

从那以后,很多拍摄革命题材影片的导演,一想到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很快就想到了王霙,所以从1989年到1999年十年期间,王霙出演了《巨人的握手》《秋收起义》《黄克诚》等重大影片,获得巨大成功。

有导演分析,王霙之所以可以在毛主席特型演员这条路上走出来,主要是他有三个优势。

第一,和毛主席的体型很像。

熟悉毛主席的人,或者经常读史料的人都知道,毛主席其实个头不算低,据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毛主席的身高在一米8左右,中年后虽然有点胖,但是青年毛泽东也是很瘦的,这就让王霙更加适合毛主席这个角色。

第二,王霙能说湖南话。

其实在当时,可以当毛主席特型演员的并不多,古月老师自然不用多说,他演的毛主席已经非常成功,但是古月老师太忙了,必须有更多的特型演员才行,但是当时确实没有,即便有,也是拍了一部导演不满意。比如张铁林,一直是演乾隆的,突然演个毛主席,有点怪怪的。

所以王霙可以说湖南话就是个优势,要知道王霙是越剧出身,在音色的把控上,也是一大优势。尽管有时候为了导演的要求,要说普通话,但不影响他的发挥。

第三,能吃苦。

作为一个特型演员,如果单单长得像毛主席,这还远远不够,这就是说不仅“形”像,“神”也要像!

看过毛主席影像的人都知道,比如开国大典中的影像,还有毛主席开会时的影像,处处显得霸气,而且走路十分潇洒,精气神和气质十分完美。一个特型演员可以做到这些,十分不易。

王霙在扮演毛主席之前,其实就有相当丰富的表演经验,他演过社会底层的农民,也演过历史名人,还有古装剧等,自从开始饰演毛主席,他就看各种资料和影像,这些吃苦精神为他做好一个特型演员打下基础。

1992年10月,王霙为了拍摄电影《秋收起义》曾晕倒过两次。当时王霙很胖,体重达168斤。导演让他减肥,说最少也要减到145斤。剧组定于10月28日开机。王霙说,要是那样的话我也只能不吃不喝了。导演说如果这样我给你补助。

王霙说关键是要达到剧本的要求。导演说这是军委副主席张震同志的意思。说着便将张震的一封亲笔信打开,只见上面是这样写的:秋收起义时的毛泽东的形象是蓬头垢面、骨瘦如柴、外加腿疾……

王霙为了达到要求,说要坚持熬夜,还提出要求,每顿饭只涮白菜豆腐,再加点水果。就这样一直坚持到10月27日,第二天就是开机的日子了。当天晚上,王要和导演去称秤。最终,他的努力得到了广泛好评。

在毛主席父母的坟前落泪

有一次在一个节目上,王霙和几个特型演员一起接受采访,说到他早年间为了了解毛主席,还专门去过韶山,给毛主席的父母上坟。

王霙坚信,要真正理解毛主席的历史,不仅需要从书本中获取资料,更要将毛主席的家当成自己的家。他多次踏足韶山,追随毛泽东曾经的足迹,探访湖南第一师范、橘子洲头、新民学会旧址、杨开慧的家乡板仓等地。他的最后一站,是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冲。

在韶山冲,王霙选择入住招待所,选择了毛主席小时候曾经居住的房间。他仔细参观了毛泽东故居和毛家祠堂,与毛主席的堂弟毛泽连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还和与毛主席曾经的邻居阿妈交谈,当王霙提到他将在电影中扮演青年毛泽东的角色时,阿妈坚决要求带他去一个特殊的地方。

历史图,毛主席回韶山

次日清晨六点,王霙在约定的地方与阿妈相遇。阿妈递给他一根拐杖:“1959年,主席上山时也曾使用拐杖,你也试试吧。”王霙接过拐杖,紧随阿妈一同登山。

20分钟后,他们停在一座普通的坟冢前。通过墓碑,王霙才得知这是毛泽东父母的墓。阿妈跪在坟前,用韶山话轻声说:“阿公、阿婆啊,润之看你们来了。你们看啊,他就跪在你们旁边了。”最初有些迷惑的王霙,不由自主地跪在墓前。

“但是这个人是演员,他跟润之长得一样,阿公、阿婆在天之灵要保佑他演出成功啊!”王霙终于明白了这一切,含泪磕了三个头。

从那时起,每当王霙在电影或电视剧中以主角身份扮演毛主席,他都会亲自前来韶山冲拜祭,前往毛主席故居坐坐。

“来到韶山冲,跪在主席父母的墓前、站在主席的塑像前向他们汇报,这并非迷信,而是对主席的崇敬和敬仰。这种信仰是崇高的,我觉得我已经向主席汇报过了,所以一定要演好,这既是对自己的压力,也是源自内心的动力。”

从那以后,王霙励志要演好毛主席,给全国人民一个最好的形象。

结语

多年来,王霙演了很多关于毛主席的影视剧,比如《血战湘江》革命历史片《红色圩场》《重庆谈判》,以及2019年上映的年代剧《特赦1959》等,王霙一直表演的十分出色。

王霙毕竟年纪也大了,但是随着新人的不断涌现,所以他把很多机会让给年轻人。

比如备受好评的侯京健,在很多影视剧中,侯京健饰演青年毛泽东成功,后来饰演中年毛主席,侯京健也多次挑战,通过化妆造型,其实也还可以。

无论如何,王霙老师是一个好演员,无论从外形还是精气神,以及口音上都非常不错。王霙有句口头语: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毛主席。

如果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他王霙的今天。不管怎样忙,每年的9月9日或12月26日,他都要去毛主席纪念堂,在毛主席的塑像前鞠躬献花。他说他要感谢毛主席,是他扮演了青年毛泽东之后,全国人民才知道他。

40 阅读:8557
评论列表
  • 2024-03-21 14:47

    王霙比唐国强好太多

  • 2024-01-23 19:30

    王霙,演得好!

  • 2024-01-16 23:27

    一直觉得古月和他是不二人选。其余的纯粹是滑稽

  • 2024-03-02 22:29

    别提唐国强!

  • 2024-04-02 12:11

    比唐国强强多多!观众喜欢!

  • 2024-05-27 07:19

    演的一级棒

  • 2024-01-26 11:29

    精气神缺点,缺少奔放气慨!

  • 2024-04-12 05:22

    演的很好!

  • 2024-05-05 19:30

    演气势、气质王霙比唐国强,不知要强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