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一杯”扼住中式新茶饮的咽喉?喜茶率先退出价格战

遇见小媛 2024-09-25 19:28:09

以前网购9.9包邮,现在出门买杯喝的,随处也是“9.9一杯”十分亲民。

一众茶饮品牌,价格忽高忽低,唯一不变的蜜雪冰城,这么多年,都稳定地低价。

昨天下午还出去买了一杯美式,五元。

因为当时学生没放学,职场人没下班,人也不是特别多。我要扫码点单时,小姐姐说:“我可以直接给你点的。”

不用等,很快。

看着那件黑色体恤上写着“奋斗青年”,突然觉得很有活力。我觉得一个店里都是同龄人,还有统一的工装,戴着口罩,也不用每天纠结上班穿什么、化什么妆,心理上应该还是带点松弛感的。

相比之下,其它茶饮或咖啡品牌,就显得有些被动了。一直被市场逼着做出改变:

书亦闭店出手二手设备、瑞幸与库迪的低价竞争、还有果茶和鲜奶茶侵占对方市场……

商家不断调整,消费者这回也是真成了“上帝”了:高价不买,低价货比三家。

卷到白热化阶段,终究是累了。不久前,喜茶率先宣布“休战”:

采取“不做单纯的低价内卷”、“不追求短期开店速度与数量”、“用差异化的产品和设计,激活用户对茶饮的消费热情”等一系列行动。

(图源网络,侵删)

被“9.9”扼住咽喉的新茶饮,接下来会有怎样的大变动呢?

1.“低价化”竞争难避,还得靠差异化破圈

茶饮店越开越多,走到人群集中的某个区,基本上一条道上,十米到三十米之内,就有好几家不同的店。

前段时间,比较热的词条是“茶饮集体跳水降价”,这才过去没多久,风向就有些不一样了。

不是说没有低价了,而是降价空间拉到底,然后呢?

喜茶最初就是定位走高客单价的茶饮品牌,最初也是从小门店做起。

据说,创始人聂云宸有想法开一家茶饮店时,才21岁,刚开始就是一个人做,后来有几家店后,当地不少茶饮店都仿冒他的品牌。

这种被夹击的危机感,给人一种感觉就是:

正主还没出圈,就要被效仿品牌赶超了?肯定是不可能的。

于是,当时就有了高品质做果茶、大规模扩张的行动。

虽说那时竞争也不小,但有很多刚起来的茶饮品牌,一杯奶茶的制作时间很短,就是把奶精、现成的粉末兑水一冲,就是一杯。

而聂云宸当时做的,就是“差异化”做果茶。

做果茶很难吗?不是很清楚,但肯定不简单。霸王茶姬的创始人张俊杰就曾解释为什么最初不做果茶:

“人人都知道水果茶赛道好,但我是一个特别识时务的人,在这个赛道,我打不过也耗不起。”

毕竟,做茶饮就得先拼规模,通过开直营店或加盟店实现扩张后,就得保证原材料的供应链,水果的供应链不好做吧。

从这一点来看,喜茶确实牛。

2.新茶饮的下半场,卷“潮流”

插入一个小故事,刚看到的。

2017年,喜茶在上海开店,一度刷爆社交媒体,创始人聂云宸也就此出圈。

彼时,还在上海工作的张俊杰见此情形后,许是想到此前自己在茶饮业的相关经验,就有了中闪现的冲动:“同为90后,他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于是,六年后,现象级爆火同样出现在霸王茶姬身上。

可见,茶饮品牌的出圈,有时也并非偶然,就像库迪复刻瑞幸,瑞幸赶超国内星巴克一样,看起来有种针对性布局的感觉。

那么,现在呢?价格战消停后呢?会有怎样的局面?

我觉得还是要紧跟“潮流”,即跟上流行趋势。

谁能看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拥有一批”忠粉“。

比如,之前买一杯茶颜悦色,还要排队。但我前些天闲逛看到,店员会戴着麦克风说:

“现在点单不用等,立马就做。”

具体不知道是怎么“不用等现做的”,因为没买。但仔细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这对比之前,肯定是做出了很大的调整。

毕竟,卷价格也不是长久之计,还得盈利才行。

总之,不论是喜茶还是蜜雪冰城,无关价格,能回归到自己的“舒适区”,就已经很难得了。

0 阅读:0

遇见小媛

简介:不一样的城市,我将用文字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