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译: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是爱好古代的东西,靠着勤奋求索而获得知识的人。”(《论语·述而》)是故鲁迅在《坟·摩罗诗力说》中有言:“况修黎者,神思之人,求索而无止期,猛进而不退转,浅人之所观察,殊莫可得其深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此言匪虚。只有用亲身实践之经历体验者,方能切实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当然啦,旅游游历会增加见识,开阔眼界拓宽视野;加深对人性的认识,见识到各地的社会情况、不同的风土人情;在欣赏美的同时见别善与恶;游历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多地不一样的景物和四季不一样物候风景。
这是在自然而然过程中,出现、形成和获得的,当然也会有一些或不少意外的收获与体验。
争取能够:成熟自己、净化自己、提高自己、升华自己、改变自己。旅游游历,也是一个挑战自我及超越自我的经历体验。
当然,人有不同的特长与能力,可文可诗可词可赋,旅行游 皆可视为人生之逆旅中一段段的回忆。
而如余等,则欲吟则吟,欲咏则咏,欲诗则诗,欲词则词,欲文则文,总之诗词多于文。亦感非此,难以即情即景能使情景意皆达,难以抒发胸臆与寄寓,还有就是是艺术上的成就感。
当然,这份获得是精神上的,精神上的收获是物质不能替代和取代的。
当然,每个人都是有区别的,由于教育背景、语言文学和国学文化程度等因素的不同与所经历之不同,而体感和其他方面的提升收获,也会有所不同。如有的,可能会产生或上升到灵魂生活层面的体验,从而会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里。如文章、诗词内容意境会有深度广度的显现,这是旁人不能替代和体感理解不到的。
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这就是为何会产生分歧和不同的理解,对别人的诗词理解不了或错解的原因。因为没有相应的经历体感,没有别人那样对一地的及其四季不同风景的见识,和相应的感受之知识的储存,其实是根本就没有相对应的印象,如果再加上文化和欣赏力的程度导致的理解错误,就在所难免了。若此,又怎能理解的得准确和产生共鸣呢?
王国维大师在《人间词话》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之造诣境界,即体现在情即景景即情,格律工整意境突出,而不是能够写情景之浅白的平仄句子。是故,当看到唐宋诗词或今人诗词中之“景”时,还不要只看为景,否则就难避浅薄了。可想到人家诗词里边都是“情”,蕴含几层诗意意境和深藏的寄寓呢?是故这里边符合“约哈里窗口理论”中所涉及的知识,即人的认识与认知存在的局限。
还有,现代的人写的白话诗词,多由于闭门造车、无病呻吟、生造景境,即使入了格律,也难免像加入了平仄的散文,故善于诗词者一眼就看穿了,难掩的肤浅,更因为苍白无物缺少东西,即使手法再娴熟也难免为庸诗。
如果一个人几十年都没有怎么出过省市村山里,整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打转转,或至多走走亲访访友,始终都没有走出“舒适圈”,若此还希望其胸怀眼界不狭窄,是不现实的。如常在城里打转的,不辨四季、隔绝了对自然的感受;常在农村的山里打转的,便会看物候物象年年四季如此,便又审美之麻木不仁,少了欣赏美的眼睛,若此还希望其能写出情景意到位的诗词,是极不现实的。是故但凡写诗平白造作无物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就是:一定是游历缺乏、眼界视野不够、国学文化欠缺的原因结果。
抱歉又说实话了,有友提醒我总说实话,但没办法啊!这或许就是眼睛头脑学识境界程度的原因,自然而然的“自误”吧!当然这样说,可能会让有的人不爱听,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吧,因为:“我说对了”啊!然而要问的是,为何鲁迅说的实话就奉为圭臬,无不称赞赞成,而现在的人说句实话就不可以呢?这不是有人常说的别人的“双标”,自相矛盾和回旋镖么?
【按】不知何故,此文发布后“审核未通过”,后发微博,瞬间通过(见最后一张图片↓)。
杲杲湖山
2024年3月24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