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西医治病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一切都按指标来:血糖指标高了,要给他降下去,血压指标高了,要给他降下去,乙肝病毒指标高了要给他降下去,肌酐尿酸指标高了还是要给他降下去。于是为了控制指标的所谓正常,要患者天天吃降压药、降糖药,降尿酸药,今天吃今天正常,明天不吃就不正常。我们来看一下,按西医的这种治法,他没有一个病能治好的,都是靠药物控制、维持。现实情况是由于西药的毒副作用,这个病没治好,因下西药的毒副作用,于是更厉害的并发症又出现了。由上可见,西医是根本治不好病的!
西医定义疾病的时候,常用一个或者几个实验室指标来描述。很多人把这些指标当做疾病的本身,导致临床上出现了专门以改善指标为目的的疗法,以为只要指标进入正常范围,病就治好了。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西医指标的性质和症状相类似,都是表象。症状是宏观的表象,实验室指标是微观的表象。身体好了,指标自然正常,但是指标正常了不一定病就好了。

西医的指标就象温度计一样,是用来标记一个环境中的温度高低的。环境中的温度上升,温度计数值就会上升;温度降下来了,温度计数值就下降。如果不去想办法调整环境中的温度,只是在温度计上做文章,比如在温度计的水银柱顶端贴一块冰块,就可以使温度计的数值迅速下降,但是这样做即使得到了你想要的数值,这个数值也已经和整个环境的温度无关了,失去了标记环境温度的用途。
糖尿病患者,多年服用降糖药,多余的糖分并没有被排除体外,而是燃烧后沉淀在脚底。中医治疗过程中,就会出现血糖反弹升高的现象。病人如果不能接受这种理念,往往被指标吓得放弃治疗。这就是中医面临的困境。中医着重改善人的生命状态,而不明真相的患者却非要用西医的生化指标来衡量中医的疗效。被邓铁涛称为“中医脊梁”李可先生也说: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被西医的尿糖、血糖指标所吓倒,指标上升是由于潜藏很深的阴邪被化动返回血管和脾肾脏器时的必然表现,应继续服药,将阴邪依经脉规律逐次向外排出,直至元气逐步恢复,西医的检验指标自然就会降低直至消除。虽然暂时一段时间指标升高,但患者不会疲劳,生活质量很高,而且,决不会出现服用西医降糖药物的副作用和并发症。试想,200年前西医的化验技术还没有出现时,传统中医是如何将“消渴”治愈的呢?另外,糖尿病患者不必惧怕四逆汤中的甘草,虽然甘草很甜,却不含蔗糖(就像糖精比蔗糖还要甜,却不含蔗糖一样),并有助于恢复脾(胰)的功能。
古代中医成就:领先世界千百年!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创立麻沸散,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麻醉药物进行手术的医生,这一项技术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东汉末年的医生张仲景,发明了药物灌肠的方法,记载了类似人工呼吸的急救措施,这些都比西方医学早一千多年。
晋代医生葛洪发明用疯狗脑髓涂在患者伤处的方法来救治狂犬病,是世界免疫学的先驱,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还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一种叫恙虫病。
晋代医生葛洪记载了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方法,千年以后,中药专家屠呦呦在此的启发下,发明了青蒿素,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发明了葱管导尿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导尿技术,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宋代就已经有了种痘技术,这也是领先世界的。
中医的确不属于近代科学,因为中医与西医所采用的方法论确实完全不同,但决不能由此怀疑和否定中医的“科学性”。中医诞生于人类文明第一次浪潮的农业时代,属于“自然哲学”,但其科学原理,又蕴含着“第三次浪潮”即信息时代的许多要素,正如古代中华文明被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早熟的文明”一样,被认为是当代科学“异端”的中医,它的科学原理也是“早熟的”,换句话说,相对于西医所采用的“还原论”的近代科学方法来说,中医的科学方法是“超前的”。中医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不仅仅是价格低廉、治病有效,其方法论的合理性,必将对当代科学的进步与突破以极大的启发和推动。
中医治病不可过分依据西医的生化检查指标。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患者,吃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降尿酸药。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这些生化指标控制的很好,但患者就是感到头晕、眼花、浑身没力等一系列的不舒服症状。由此可看,指标虽然正常了,但这并没有解决患者的病痛,医学是以人文关怀为目的,治病的目的是让患者感到舒服,感到幸福,并不是一味的追求什么指标的正常。各种生化指标正常了,患者还是不舒服,这种治疗对于患者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也发现另外一个问题,比如有的患者血压高了,医生让吃降压药,一开始的时候吃一种降压药有效,后来吃一种不起作用了,于是医生又让联合用药,几种降压药一起服,这样才起到效果。

又如有的患者血糖高了,医生就让吃降糖药,刚开始的时候吃降糖药就有效果,再后来发现吃降糖药没效果了,于是医生让打胰岛素,一开始一天打一次,再后来一天打一次不行了,于是让打两次……朋友们想一想,西医的这种治病方法,围绕着检查指标来转,是给我们把病治好了,还是把病治更厉害了? 其实治病如治水,宜疏不宜堵。对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这样的疾病,西医不分青红皂白采用降的方法,来一味的追求指标的正常,这是不是就像治水时采用堵的方法?能解决问题吗?而我们中医对于此病的治疗,并不一味的着眼于降。比如治疗高血压,中医并不单纯的来治疗高血压,中医认为高血压只是其他疾病的一种并发症,其他疾病治好了,高血压也自动会好。
中医治病求本,我们的中医大专家怎么就不懂,竟然盯着指标,舍本逐末,怎么能治病?
医院一天量体温三四次,量血压三四次,抽血,有必要吗?患者本来身体就很虚弱,经得起天天失血吗?有必要这样来测指标看指标吗?当然这些检测都不是免费的,都是可以为医院创造效益的。
西医标榜科学,而其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自诩精密准确的检查了。以至于有些中医都认可“西医检查,中医治疗”的模式,在普通百姓眼里简直就视其为生命,为至高无上的“宣判”。当他们面对着一大串看不懂的字母数字,捧着一大摞五颜六色的检查单子时,其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表情,实在令人心生怜悯。
那么,西医的检查真的有这么神奇吗?真的有那么高深的科学性吗?在我看则不尽然。
一:把生命本来所具有的运动的、整体的、联系的这些鲜活的形态变成了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检查指标。若把这些指标理解为人类自身的真实状态,实在是高抬了他们的身价。所以在我看来这些检查倒很近似于盲人摸象或刻舟求剑,只是一味地追求于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忘却了事物的各个方面都是存在着其必然联系的,个体的性能特征是不能概括总体的。把这一比喻解释在身体检查上,就是不应该用人类身体某一部位在某一时刻的表象来评判整体的身体机能状况。这样自然不是准确的检查结果了。
现在西医治病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一切都按指标来:血糖指标高了,要给他降下去,血压指标高了,要给他降下去,乙肝病毒指标高了要给他降下去,肌酐尿酸指标高了还是要给他降下去。于是为了控制指标的所谓正常,要患者天天吃降压药、降糖药,降尿酸药,今天吃今天正常,明天不吃就不正常。我们来看一下,按西医的这种治法,他没有一个病能治好的,都是靠药物控制、维持。现实情况是由于西药的毒副作用,这个病没治好,因下西药的毒副作用,于是更厉害的并发症又出现了。由上可见,西医是根本治不好病的!
中医治病求本,我们的中医大专家怎么就不懂,竟然盯着指标,舍本逐末,怎么能治病?
医院一天量体温三四次,量血压三四次,抽血,有必要吗?患者本来身体就很虚弱,经得起天天失血吗?有必要这样来测指标看指标吗?当然这些检测都不是免费的,都是可以为医院创造效益的。

又比如西医治疗慢性肾病一直着眼于控制指标,可是这类患者最后却大部分发展成了肾衰竭、尿毒症的阶段。
我们先介绍一下西医治疗肾病的主流原理:使用免疫抑制剂来抑制自身的免疫系统,以此来减缓体内的过激免疫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免疫复合的产生与沉积,防止肾脏功能继续下降;同时利用激素药物代替人体自身所产生的必需的激素,并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减轻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
可以看到,这套治疗理念是目前一直在用的西医治疗肾脏损伤的方法。而西医治疗肾病实际上就是一个抑制加补给的过程,对于肾脏本身已经发生的病变没有实质上的治疗功效,还有可能因为长期用好出现诸如骨质疏松、肥胖、高钾血症等不良的身体反应。
所以西医在开药的时候,往往不得不加入很多预防的药物,预防并发症的危害。如此做法,就相当于一个恶性循环,很多肾友药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而指标反而控制的并不好。
如果用药以后指标能控制,病情能稳定,只是服药时间长点到没什么关系。只是,西医治肾单纯的降指标,维持当前状况,根本无法阻止肾功能的持续恶化。所以很多人用不了几年,就会进展到肾衰竭、尿毒症的阶段。
忽悠之二:对检查指标理解的机械性及片面性。对于检查指标中所标示的结果,西医往往不肯关注并深入研究指标标识中的另一方面的问题,孰不知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就拿现今最常见的“糖尿病”来说吧,血糖高不只说明病人血液中的含糖量高,同时也说明身体其他部分血糖的指标也正处于非正常状态之中。血糖高者并没有从其呼吸中吸取糖分的特异功能,那么那些多出来的糖分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因此若再控制饮食,虽然指标是正常了,可是身体中缺少糖分之处就会更缺少了,恐怕病人整体的健康的状况也就会不尽人意了。
武大教授李宁先,60岁自学中医,救活病危的自己和夫人!李教授说:做为一个化学家,我深知一个个西药是如何诞生的,心里实在对西医有点害怕,而面对中医的阴阳平衡、阴阳五行及易经的理论来说,也感到实在有点玄,心里也充满着怀疑。
因此在我青、中年时,有点什么病,一概不看病不吃药,总是硬抗着,带病生活,一直拖到一身的病痛,坚持工作直到60岁退休。
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有时实在抗不住了,只好住进医院,任人宰割。由于自己过度劳累,多年不愈的心脏病恶化以及心力衰竭,引起体内其它器官衰竭,生命垂危,西医院多次发出病危通知书。于是我毅然决定出院,开始自学中医、自己救自己的艰难之路。
经过前后60-70个中医药方的试验,花费了近三年时间的调治,我终于使自己的病情逐步缓解,最后基本全愈。
在自己临死之前,还学了一门国粹,把自己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中医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感到她真是太神奇了!
由于长期照顾我这个重病人,极其紧张劳累,加上心理压力太大,我的夫人在2003年突然病倒,经西医院检测为甲状腺肿瘤,怀疑为癌,需最后开刀定论,可是夫人宁死也不愿意开刀,只好求助中医。
于是,我只好带着如何治疗甲状腺癌的问题,广泛收集资料加以整理,又开始了用中医治疗夫人甲状腺肿瘤的研究工作。经过了一个多月的中医治疗,夫人的甲状腺肿瘤终于消失了,中医又救了夫人的生命。
李教授说:西医就是一个医疗超市。西医理解人的生命运动只是人体结构的一种属性,它是由人体结构决定的。西医为什么这样认识?因为西医是近代科学,研究人体科学的成果,运用到人类医学上面来,西医就是这么产生的。
我本身是搞化学的。西医很多东西是化学家搞的,我很清楚。
西医为什么以结构为中心?因为我们化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在研究非生命体的时候,非生命体的物性是完全取决于它的原子分子结构。
也就是说,我们化学家只要把非生命体原子分子结构搞清楚,就可以把它造出来,这一点也没错。

但是现代科学发生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把非生命体结构决定物性这个结论原原本本推导到人这个生命体来,这是近代科学在生命科学上犯的一个非常大的错误。
西医院是一个医疗超市,分别由化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摆摊设点,医生只是一个导医。
你要看病了,你就找那个医生,医生啊,我要看病了,医生说好,你要看病啊,先找找化学家看看吧,西医院实际上是化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在摆摊子。
我原来也在西医里面摆摊子,因为我们分析化学家是搞化验的,临床分析就是我们化学家的一个分校,所以医生说你先找化学家看看。
化学家干什么?化学家就是看哪个分子多了,哪个分子少了,看看尿里面哪个分子多哪个分子少了,血里面哪个分子多哪个分子少了,分子里面哪个基因变化了。
这是我们化学家看病,但是我们化学家怎么看?我们化学家并不了解生命,化学家做什么?
首先化验研究人的结构,首先研究你血液里面有什么分子,化验一下,目前我们化学家研究人的尿里面有1000多种分子,你们尿的化验项目将来还要大大增加的。
我们化学家研究你们血液里面有糖分子,化学家怎么把它变成一个看病的指标,我就找一批人,都化验他们血液里的糖含量,然后取个平均值,加个试验误差。
什么叫正常?就是你的血糖浓度在平均值正常误差范围内,你跟大家一样那就正常,就健康,如果你高了就叫高血糖你低了叫低血糖。
但是我们化学家并不知道你为什么血糖高了为什么血糖低了,化学家也不管的。
物理学家也一样,医生说找物理学家看看,物理学家看什么?量量血压,量量体温,测测这个电流那个电流。检测人体各种物理参数。
生物学家看什么?哪个细胞多了哪个细胞少了,哪个什么病毒细菌进来了,外面哪个生物体进来了。
西医院的所谓看病实际上是没有医生的,是我们化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在帮你们看病,但是我们化学家他并不了解生命过程,你为什么血糖高了,为什么低了。
我们化学家只知道发现血糖高了,就告诉医生他血糖高了,医生就说血糖高怎么治,他也不懂,还要问化学家怎么治?
化学家怎么样治呢?里面分子多了,第一不要吃进来了,第二吃了不要吸收,那就平衡,这就是我们化学家治病,你氧气不够了吸点氧气,不能吃饭了赶快打点营养液,这是我们化学家治病。
什么少了就加进去,什么多了就弄出来。这就是化学家治病。
化学家并不知道糖尿病是怎么产生的,糖是细胞的粮食,长期细胞不吃粮食,这是一个很危险的状态,细胞饭都不想吃了,细胞活不下去,最后搞到心脏坏了,搞到肾坏了,搞到皮肤烂了,
最后化学家说糖尿病我给你治好了,其他那些病你去找肾科,去找心脏科,去找皮肤科,那跟我没有关系了。实际上化学家就是这么一种治病方法。

物理学家看病:首先测一批人血压,取个平均值,作为一个标准值,你达标了就健康了。你血压高了就高血压,你低了就低血压,你为什么血压高了?为什么低了?对不起,我不知道。
物理学家就告诉医生,他得了高血压了,医生说高血压怎么治?实际上高血压是人的一种生命状态,是人体自己一种自我调节,不是一种病。
就是你们的血液流动阻力大了,细胞要吃的东西运不来了,要把压力提高,增加血液流动,是人的一种生命自我调节的反应,不是一个病。
但是物理学家怎么办?他说血压高了,物理学家认为,一个密封体系里面的液体压力高了,物理学家怎么治?
第一个把里面的液体减少一点,这怎么办?利尿。第二个把容积扩大一点,就扩血管,把血管扩大一点。第三个办法就是不要加压,心跳本来跳72下,只让你跳60下,不要加压力。
这就是现在高血压的三个治疗路径。实际上就是物理学家从物理角度来治这个病的,他们也不了解为什么人体为出现高血压症状。
你们一吃药他们这么一治,做表面工夫而已,就是表面上给你维持正常,实际上原因未找到,问题未解决。
我们化学家治糖尿病,血糖正常了,表面工夫做到了,但是为什么血糖高我不管,高血压我表面上把里面的液体减少一点,把容积扩大一点,不要加压,把压力维持正常了,但是你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态?他不管。
所以为什么吃降糖药,降血压药一辈子都要吃,就是这个道理,只卖药,不治病,他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生命运动问题的。
生物学家更简单,哪个细胞多了,杀死它,毒死它,哪个细胞少了,从外面输入一点,种一点补一块,如果这个器官整个烂了,不行了,可给他换一个,生物学就是这么治病的。
这就是现在西医学的现状,西医学是没有自己统一治病的理念,没有自己的医学理论体系。
如果从人的生命管理来说,西医是交给三个人管理:一个是化学家,一个是物理学家,一个是生物学家。究竟听谁的?不知道,就这么一个状态。

现在的西医治病思维是以各项指标的检查来判断人体的健康与否。在他们眼里各项指标正常了,人就是健康的,各项指标不正常,人就是有病的。其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些人检查指标越正常,身体素质反而却来越差,各项指标越正常,身体反而垮的越来越快!
忽悠之三:把所谓不正常的指标单独地、武断地视为疾病。人体自身在抵抗各种疾病时都会做出不同的自主反应,而检查指标往往在这时却忽略了这种非常态,一味地认为检查出的指标就是人体自身的正常态。比如感冒发烧,身体越健壮者反而体温越高。原因是发烧是人自身抗病功能的激发和调动。一上手先退烧,无异于在抵抗外来侵略时,先缴了自家的枪,先毁了自家的长城。那让我们用什么来抵抗疾病的抗击呢?
癌症患者每次到医院检查,医生总会开诸多的检查项目,当拿到报告后,看着各种指标的升升降降,不少患者和家属的心情也随之起伏。尤其是肿瘤标志物相关的数值变化,牵动着患者的心。
“近段时间指标有些高,有点害怕,要不要用中药调调?”“上次复查是,有一项指标数值有些高,要不我们去化疗看看?”这是经常能从癌症患者口中说出的问题。复查后,患者和家属都会去比较一下肿块大小、指标高低,以此来评估病情的变化走势,指标高了就惶恐不安,指标正常了就会安心不少。
实际上,过度看重指标其实也是一个误区。在长期的中医抗癌实践中,袁希福老中医有着众多的心得,在他看来:“如果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我的意见是不要被指标牵着走。”对于癌症患者而言,肿瘤指标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监测病情的变化,然而,指标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指标只是一种可能的征兆,并不代表就是事实结论。若是患者一看到指标升高,就将治疗的重点放在指标的下降方面,然后,盲目的采取攻毒消瘤的手段,反而容易陷入过度治疗的误区。癌症患者应结合不同的治疗阶段,明确当前抗癌的主要矛盾,以及最终想要达成什么结果。
肿瘤疗效评定标准,一直以肿瘤大小,指标高低来衡量,这一标准自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以来开始延用至今,其本质上是追求“无瘤生存”。然而对于大多数的晚期患者而言,想要消除肿瘤并不容易,更别说达到“无瘤生存”,这是不切实际的。
在临床上,我们也能观察到许多晚期患者肿块小≠活得长,指标正常也不代表人没事。其实,癌症就是这样,治疗策略和疗效评定标准,也要结合病情的实际情况来考虑。晚期患者的治疗目的是“有质量的活着”,而不是为了消瘤,为了降低指标而过度损伤身体。

所以,袁希福老中医总是强调“平衡”,要以整体治疗为主,顾护元气,多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而不要光看指标变化。用药上以平和为度,既要消瘤,又要保护免疫力,扶正攻毒相得益彰,这样患者元气充盛,活得好,疗效也能持续,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哪怕肿瘤还在,甚至小幅增大,也不会影响生命。
忽悠之四:过分相信指标,忽略了精神因素。只是单方面的通过检查指标,就立刻给身体扣上了疾病的帽子,孰不知“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以及“癌症”等等这些可怕的字眼对人体的精神会造成多么大的压力。人不同于动物,其精神因素不可忽视,意志和信心是战胜疾病的根本要素。帽子一压,精神垮掉,小病变重,大病吓死,这难道不比那些数字和字母来得可怕吗?
我们近几十年国内的医疗环境,是西医主导,中医被边缘化,哪怕病人拿着西医的诊断单找中医大夫看,上来也会直接告诉大夫,我在西医那里已经检查了,是什么病。
但是,好的中医大夫一定不会在乎西医诊断结果,依然是通过“望、闻、问、切”,反复确定你的“症状”。
西医的治疗方案还是参考这个数值范围,采取干预手段,把数值恢复到正常的范围值,就是治疗。
以“肝病”的治疗为例,西药的逻辑是研发出能够与谷丙转氨酶的分子结构相结合的分子结构,根据物质不灭定律,结合后一定会产生出新的分子结构,至于新的分子结构对身体有没有伤害,因为身体是个复杂的系统,无法计算,但是谷丙转氨酶的数据指定是降低了。
西医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估,就是到底是治好还是没有治好,评估的依据就是谷丙转氨酶、蛋白以及胆红素的数据指标是不是恢复正常。
西医诊断就是依据身体内,具体物质的数据变化,是不是超出规定的数值范围,治疗逻辑就是如何恢复到数值范围,采用对抗、打压的治疗方法。
手术、放化疗完全是对抗消灭的方式,西药逻辑是分子机构与疾病重要参考物质的分子机构合并,以达到参考物质的数值恢复到规定范围。

至于产生新的分子结构对身体有没有影响,不得而知,也正基于此,才使得通过严苛的双盲实验的西药,上市不久,因为发现具有引发其他疾病甚至后遗症,不得不下架的主要原因。
五:西医往往把指标看作是万能的。从上可见,指标不正常,并不一定是有病或如指标所示的那么严重。反而没有被重视的却是在指标正常的情况下,人体却感觉异常。由此证明,指标不是万能的。比如,指标就查不出人的心情变化,查不出食欲是否减退,睡眠是否良好,就更加查不出头晕脑胀,疲倦乏力这类的“亚健康”状态了。其实往往这时,就已经到了该认真调整的时候了。一味地相信那些指标,还真不如相信自身的感觉来的科学。人体自身感觉之精密度及准确度恐怕不是什么仪器可以取代得了的。
在临床治疗中遇到过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也发现,很多患者经过医院的治疗,很多指标正常了,但患者越来越没精神了,感到病越来越重了。也有的患者经过中医治疗,身体感到舒服了,能吃能睡了,和正常人没有区别人,结果去医院检查,反而指标不正常了。
治过好些例严重的风湿病患者,他们刚治疗时大都行动困难,关节肿大疼痛,医院检查风湿因子高。经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关节肿大消失了,也不疼痛了,行动也轻松自如了,可是去医院一检查说风湿因子反而更高了,你说这是不是怪事? 其实这个道理是可以解释的,因为患者没有治疗之前他的病主要表现在寒湿留于关节,血液中的风湿因子不多。但中医采用温化的方法,把关节处的寒湿温化了,于是这个寒湿就流了全身。关节处的寒湿温化之后,患者感到不肿大了,也不疼痛了。这就像一个冰块,这冰块没有融化之前,它的寒凉只局限于冰块本身,但它一旦融化了,冰水四流了,冰水所流之后,都是一片寒湿。因此这时候去检查,风湿因子那是肯定高了,但通过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把这些寒湿完全排出体外之后,过一段时间再去检查,风湿因子又正常了。我们要注意这个正常那是病灶排除之后的彻底正常,身体内病因没有了,病也就彻底好了,这就是中医的治本。
但是有的问题我也一时解释不了,比如有的乙肝患者,有的传染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医院治疗之后,一检查,各项指标趋于正常,但病人却感到越来越难受,越来越感到不舒服。这是为什么呢?检查各项指标正常,按理说病应当好了,病好了,病人也应感到舒服了,而为什么病人却感到病越来越厉害呢?这个检查指标正常有没有意义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前两天我读了著名中医大家陈慎吾的《金匮要略讲义》一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且有每遇传染病偏用寒凉,致病毒隐匿不透,每致并发症、后遗症迭见,预后极为不良,此吾辈极应注意者也。”这里陈老先生谆谆告诫,若偏用寒凉,会导致病毒隐匿不透,病毒隐匿所以一检查指标都正常了。可是这个正常是打压下的正常,是隐藏起来的正常,这个正常的表现之下却是暗流涌动!于是在这正常指标的掩盖下:胃炎治成了胃癌?鼻炎治成了鼻咽癌?肝炎治成了肝癌?胰腺炎治成了胰腺癌?乳腺增生治成了乳腺癌?前列腺炎治成了前列腺癌?肾炎治成了尿毒症……
举个例子,像风寒感冒类病往往会出现持续发热这一症状,中医认为此时是人体阳气或正气与外邪交战双方势均力敌时所表现的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这个时候应因势利导给予辛热发散类具有振奋人体阳气的药即可通过发汗等方式祛除外邪。
用输液或口服等其他方式让性属寒凉的抗生素进入身体,表面上看似体温降下来了实际上病因未除,实际上是将发热机制硬生生打压了下去,导致的恶果就是使外邪侵入人体更深层。据有关资料,经常输液的人会有脚踝水肿,易反复感冒,且感冒后常常绵延不愈,长期如此易生肿瘤等这类重症。
如以前就有报道某个地方因乱用消炎药抗生素等寒凉药品导致丙肝的例证。其实,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消炎药、抗生素、激素所谓的治疗根本就不是在真正的治疗疾病,而是在把疾病扩大化,中国人的肝病为什么这么多?孩子为什么近视眼、多动症?为什么现在的好生活养出了那么多的弱不禁风的孩子?很多很多孩子的问题与中国医生乱用消炎药、抗生素是分不开的。是药三分毒谁都明白,那是五千年文明的中医告诫人们留下的,而西医西药是十分毒十二分毒有谁真正知晓呢?发现了那么多的丙肝就叫疫情?其实根源就在于乱用消炎药、抗生素等大量寒凉药品!就在于大量使用寒凉药品把问题拉到了体内更深的地方!
在西医错误理论的误导下,人们对待疾病唯指标是论,畏指标如狼虎,不管身体如何,只求检测指标正常。这样过度迷信指标的危害很大,也很可怜和悲哀。
首先检测指标本身就有很强的差异性,做过耗子实验的都知道,同一批标本,同一个造模环境,最终检测出来的指标却东的东,西的西,差异巨大。实验想要得出自己希望的数据,那就只能纯靠运气或者“自行检测”来修改数据剔除了。小鼠如此,临床人的数据也是如此,有些指标可信,有些指标却不能全信。
新冠也是如此,刚开始的时候比较恐惧,都会重用激素抗生素冲击治疗,所以会有后遗症或者死亡病例。其实这就是治疗的失误,西医跟中医相比,完全没有考虑人的阳气和正气,天天给输液,上激素,相信一个正常人也会垮掉。

西医检查的各种“炎症”,在中医面前参考意义不大!西医整天这炎那炎,如果没有这个“炎”字,那么西医什么病也查不出来。因为这个“炎”字,只是一种症状表现,而不是病因。这个“炎”字,距离发“炎”的病因,还差十万八千里。比如牙齿痛,西医诊断,就是一个牙周炎。但是这个“炎”字,对于指导用药,有什么意义吗?因为有人牙痛,是火气,有人牙痛是寒邪。寒热不分,三年也治不好。一患者牙痛,去找牙科。医生给牙齿钻一个洞,两年也没治好。中医治牙痛,一般可以药到病除,或几个小时内止痛。火气牙痛,用黄连黄芩之类,寒邪牙痛,麻桂花椒之类,无不药到病除。至于针灸治牙痛,更是取效于顷刻。
西医最荒唐的,就是把小便不利,统统诊为前列腺炎。小便不利的原因最复杂,有属肠中实热的承气证,有肾气虚寒的真武证,有肾阴虚的肾气丸证,有水气多所致的五苓散证,有中气虚的补中益气汤证,有肝气滞的四逆散证。西医只知道一个“炎”字,而不知道造成这个“炎”字的原因,竟然有这么多。
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说,随着临床分科越来越细,医生的整体观念在逐渐消失,导致在部分医生眼里患者成了器官,疾病成了症状,医师就是药师,临床也成了检验。
现在不少临床医生忽视“视触叩听”或“望闻问切”等临床基本功的养成和训练,过于重视和依赖临床检验。樊代明举了一个例子,来了一个外伤患者,有些医生不去检查患者,而是先让患者照了一大堆片子,然后告诉他,CT或磁共振报告提示病人的四肢骨折了。有的医生更是无视患者的存在,仅按照X线检查结果、B超诊断、血液检查等指标资料,拼成了一个患者,按之作出诊断并且进行治疗。
如果医生长期用这种方式看病,会有什么后果呢?医生如果把临床当做检验,就会认为“检不出指标升高、看不见异常阴影、查不到异常细胞”就不是病;而“检出异常指标、看见异常阴影、查到异常细胞”那就一定有病。殊不知人体的病理生理是变化的,“同病异影、异病同影、一病多影、多病无影”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医生一切从检验出发,一切以检验为据,一切按指标下药,从临床医生彻头彻尾地变成了检验手段的附庸。那他们看病,“查出来的不是癌,是癌查不出来”的情况就会发生。
医生应提升整体观念,将病人看做一个具有生理及社会心理需要的整体,而不是只重视其生理或病理变化的局部。医治病人,不仅要治疗他的“病”,而且要关心他这个“人”。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整合医学将会成为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要发展整合医学的理论研究,加快整合医学实践的推进,避免临床医生变成检验手段的附庸,而病人面临“查出来的不是癌,是癌查不出来”的痛苦局面。
现在临床上有些疗法为改善指标而改善指标,并不是去纠正身体异常使指标改善,这样的疗法对改善病人机体状态,实现“活得好,活得久”的医疗目标没有任何意义。比如2型糖尿病人的血糖指标,本来是标志外周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通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数值可以推测出机体组织利用血糖的情况。机体组织不能正常从血液中吸取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就会比正常的高。正确的治疗是让那些不能正常从血液中吸取葡萄糖的组织能够正常地从血液中吸取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被组织正常吸取了,血糖值自然下降。现在的很多疗法都不是这样的思路,都是为了降血糖而降血糖,什么饿肚子、不吃含糖食物、阻止糖分吸收等等都用上了,结果血糖值是降下来了,但是病人的身体根本就没得到治疗,症状不断加重,并发症照样出现。
这就是要正确认识西医指标的第一点:医疗行为不能为了改善指标而改善指标。要真正清楚病人的机体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了指标的异常,只有通过纠正身体异常来改善指标才对健康有意义。
正确认识西医指标的第二点:一些中医人员因为病人的症状消失了就宣布已经治愈,但西医检查指标仍然异常。于是有些人认为实验室指标是西医系统里面的概念,和中医不是一个系统,所以中医治病可以直接无视西医指标。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西医实验室指标的参考值通常都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是统计了大量的人群后得出来的。所以,超出这个参考值范围,身体肯定出现了异常。甚至有些人的各项西医指标完全正常,机体也不是完全处在平衡状态,比如被西医称为亚健康状态的人群。

用中医治疗病人,判断病人是否痊愈的标准必须包含西医指标正常。不能因为西医指标是西医系统里面的概念就直接无视。因为西医指标也是描述人体的,指标异常,机体必然异常。一些中医人员认为指标异常但没有任何症状的人身体是健康的,是因为他们对中医四诊的技术没有完全掌握。真正能够精确运用中医四诊技术的中医一定能够判断无症状病人的机体异常。
正确认识西医指标的第三点:要正确认识治疗过程中西医指标的变化。因为西医指标异常表明身体出现了异常,所以大家普遍认为在治疗过程中,指标迅速接近正常范围就说明病情在好转,治疗方案正确;如果指标更加偏离正常范围就说明病情恶化,治疗措施有误。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有些西医指标比如转氨酶,是病变组织中坏死细胞释放出来的,经过血液循环进入血液。临床中这个指标的数值都是指静脉血中的含量。这就要注意:一,此物质在病变组织和血液中的出现存在着时间差;二,此物质在病变组织中和血液中的含量有差别。只有搞清楚了这两点,才能准确判断治疗过程中指标变化的含义。
在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过程中,转氨酶指标并不是持续下降的,通常是先下降后又升高接着再下降。转氨酶中间阶段升高并非治疗思路出现了问题,而是随着药物作用的加强,肝脏血液循环改善,把淤积在病变组织内的转氨酶清理出来,血液中的转氨酶升高。所以在治疗肝炎的过程中,如果病人症状改善,精神转好,转氨酶指标暂时升高不是病情恶化了,而是病情在好转。
对其它的各种西医指标也一样不能简单地认为指标接近正常范围就是病情好转,指标更加偏离正常就是病情恶化。一定要在弄清指标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能标明身体的异常?检测的部位和病变部位有没有差别?治疗方案是如何使其转向正常的?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读懂指标对机体健康状况的标记作用。
应该依靠中医这样的变态來治病.中医的品德如何呢。中医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这品德高不高。中医动不动反中医就是汉奸之类。搞的国人应该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才是对.中医品德得高到什么程度。从上所诉中医就是一个品德之高高出宇宙级。那么中医智商水平如何呢。别人用中医如果有效那么证明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而中医不去反驳反而来強调中医能治病。这种用别肯定的条件来证明别人结论错的。这是要多大的智商水平才能做的事.还有中医特別喜欢用案例证明有效.不说是否真实吧。就一个反证法是用来证明结论错误而不是证明正确都不知道。这初二的知识学两年还不知道不证明中医的无敌智商吗。当然中医也可能没上过学.那不是证明中医文盲吗。结论中医的智商水平天下无敌。中医还有一个最可怕的地方连医学是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养身都不知道.还口口声声说中医药食同源。连何为药何为食分不清也不证明中医智商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