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宁都会议上,毛主席被剥夺红军指挥权,刘伯承也投了赞成票

兴衰五千年 2025-02-13 09:27:29

知错能改,善之善者也。刘伯承元帅,就是这样一位知错就改的人。毛主席曾评价他是“一条龙下凡”,以此来说明他是全军的楷模。

1955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授勋典礼,隆重举行。

这一天,毛主席就亲手将命令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授予朱德等七位元帅,并向他们表示了祝贺。

有人说,新中国不是有十大元帅吗,为什么只有7人参加了授衔呢?

原来,当时有三位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开国元勋因各自的原因,没有亲自来到元帅军衔的授衔现场,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这三位未能到场的元帅,分别为:林彪元帅、叶剑英元帅和刘伯承元帅。

其中,刘伯承元帅是因为身体不好,又忙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种种事务,这才请了假。

刘伯承元帅虽然没有来到现场,但心情却依然是非常激动的。

对于刘伯承元帅,毛主席曾风趣地说:“朱德同志说,四川称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江水怎么会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

毛主席说这句话的时间,是巧渡金沙江之前。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在血战湘江后,许多指战员都在这场战役中牺牲,8万多名战士的红军队伍,锐减为3万多人。

此时,红军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红军的广大指战员纷纷对王明军事路线,表示了怀疑和不满。其中就有幸存下来的红军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刘伯承。

1935年1月,刘伯承指挥先遣部队,突破乌江,智取遵义,甩开了敌军主力,使中央红军获得了一次难得的短期休整。

此时,刘伯承又担任了遵义警备司令部司令员。任职期间,刘伯承负责维护会议期间的安全,为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在这次会议上,刘伯承坚决拥护毛主席的主张,拥护毛主席出来指挥红军。

当时,李德为了得到刘伯承的同情和支持,用俄语对他说:“你在苏联学习过,在苏区你也是赞成把红军建设成一支正规军的。”

然而,刘伯承却用中国话作了公开回答。他说:“同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刘伯承的话,让李德十分尴尬。

此外,在这次会议上,刘伯承还公开承认了他在宁都会议上犯下的错误,赢得了同志们的尊重。

1932年10月3日,在江西宁都县东山坝乡小源村榜山祠里,苏区中央局召开了全体会议,史称宁都会议。

这次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毛主席、朱德、王稼祥、任弼时、顾作霖、邓发、项英和刘伯承等人。

由于会议的气氛充满了“左”倾思想,因而通过了“左”的军事行动方针,要求红军以进攻战略粉碎敌人大举进攻,继而夺取中心城市,争取在江西和邻近省区的首先胜利。

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和他在红军中实行的战略战术被错误批评。

“指责他提出的‘诱敌深入’的方针,是‘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批评毛主席提出的向赣东北方向发展的主张,是对夺取中心城市方针的‘消极怠工’;对毛泽东批评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急于进攻中心城市的错误战略方针之事,被指责为‘否认过去胜利成绩’和‘不尊重党领导机关’。”

对此,毛主席表示不能接受,并坚持了自己的正确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提出了解除毛主席兵权的意见。于是,会议对毛主席是否继续留在前方指挥作战问题上进行了讨论。

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意见发生了分歧。其中,“周恩来主张让毛泽东继续留在前线,朱德、王稼祥也表示不同意解除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

当时,刘伯承由于回国还不到一年,对毛主席、朱德等人不是很了解,便选在了站在多数人一遍,在解除毛主席兵权的问题上,投了赞成票。

那时候,刘伯承的职务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他的职务虽然不高,但却是刚刚从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留学回来的,因而说话有着一定的分量。

最终,解除毛主席兵权的提议没有得到通过,毛主席“仍留前方助理”。然而,会议却批准毛主席“暂时请病假,必要时到前方”。

不久后,毛主席便被调回了后方,开始主持临时中央政府的工作,并撤销了他担任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

此时,刘伯承被任命为红军总参谋长,协助朱德、周恩来在前方指挥作战。

在随后而来的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红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1934年,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中央红军失利,不得不开始长征。

在这个过程中,刘伯承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错误,自绝地站到了毛主席正确的一边,并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了毛主席的正确意见。

对于刘伯承的转变,毛主席非常高兴。此后,刘伯承的军事道路也逐渐进入顺境,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

在长征过程中,每次遇到难啃的骨头,刘伯承总会亲临前线指挥。

1935年5月,在后有数十万追兵,前有金沙江天险的情况下,许多人都担心部队过不了江。

然而,毛主席却幽默地说:“朱德同志说,四川称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江水怎么会挡得住龙呢?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

的确,毛主席看人是非常准确的。

5月2日,刘伯承奉命率军委干部团,前往金沙江南岸的皎平渡组织架桥,以便后续部队过江。

在到达皎平渡时,刘伯承发现敌人已经将金沙江沿岸的船只全部烧毁了。于是,刘伯承迅速下令寻找船只,最终找到了两条木船。

随后,刘伯承利用这些船只控制了渡口,后又找到了5条船,终于使大军安然渡江,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在后来的革命过程中,刘伯承又多次立下战功,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刘伯承元帅的一生,许多人都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但刘伯承元帅却没有骄傲自满,而是谦逊地说:

“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点点成就,那是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所给我的。离开党,像我们这些人,都不会搞出什么名堂来的。因此,我愿意在党的领导下,做毛主席的小学生,为中国人民尽力。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上‘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十二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