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兵团奉命入川,许多人不想去,贺龙:你们就不能吃几年大米吗

兴衰五千年 2025-02-14 09:44:55

对于革命事业,贺龙充满了的忠诚与奉献,始终将党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表现出了对党的绝对忠诚与奉献。

比如,在带第十八兵团入川这个问题上,有人便表示颇不理解。对此,贺龙回答说:“如果我不带十八兵团,非要带自己带出来的部队,那我贺龙,就不像个共产党员了。”

194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

当天,贺龙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了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上,贺龙望着敬爱的毛主席,听着毛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布的“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声音,心里无比激动!

随后,贺龙将目光转移到毛主席的大手上。当看到毛主席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时,贺龙心里百感交集。望着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他庄严地举起右手,向国旗行了礼。

在开国大典结束后不久,中共中央便作出决定,由邓小平、刘伯承和贺龙分别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的第一、第二、第三书记。

此外,贺龙还被任命为西南军区司令员。对于这次任职,贺龙心里十分清楚,党中央是要他去解放大西南的。

由于解放大西南的任务十分重要,毛主席特意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和决定进军西南的许多重大问题。

会议期间,毛主席看着贺龙说:“你带哪支部队入川呢?”

听到毛主席征求自己的意见,贺龙想了想,说:“我还是带十八兵团入川吧!”

事实上,十八兵团并不是贺龙带过的老部队,是1949年初由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改称而来的。这支部队的广大指战员中,绝大多数人是北方人。

1948年5月,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

当时,华北军区第一兵团以晋冀鲁豫军区前方指挥所及所属第8、第13、第14纵队合编而成,后又编入了太岳军区部队组成第15纵队,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兼任了第一兵团的司令员和政委。

自从成立后,第一兵团便在徐向前的率领下,参加了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等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太原战役结束后,第十八兵团转隶第一野战军建制,在彭德怀的带领下,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作战。此时,周士第为第十八兵团的司令员兼政委,王新亭为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委,陈漫远为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在解放大西北的过程中,周士第率领十八兵团参加了兰州战役等。后来,第十八兵团又奉命在秦岭地区牵制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掩护第二野战军主力由湘西入川。

那时候,贺龙虽然也在大西北担任着西安军管会主任,但却时刻关注着全国的解放战争变化。

1949年5月,贺龙便看到了毛主席在部署各野战军向全国进军的电报中作出的明确指示:

“一野年底以前可能占领兰州、宁夏、青海,年底或年初准备兵分两路:一路由彭德怀率领位于西北,并于明春开始经营新疆;一路由贺龙率领经营川北,以便与二野协作解决贵州、四川、西康三省。”

对于毛主席的这个指示,贺龙非常重视,认为中央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进行部署。于是,贺龙决定提前进行准备。

不久后,贺龙便与彭德怀等人商量,从西北地区抽调一些地方干部和军队干部,并将他们集中在山西临汾,随时听从中央的调遣。

此外,贺龙还抽调了晋绥军区和晋绥分局的一些干部,经过化装后潜入西南,对当地的军事、政治、经济情况进行了调查。

果然,在不久后的7月,毛主席便在一封指挥解放军向华南进军的电报里指出:

“刘邓共50万人,除陈赓现率的4个军外,其主力决于9月取道湘西、鄂西、黔北入川, 11月可到, 12月可占重庆一带。另由贺龙率10万人左右入成都,由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同志组成西南局,经营川、滇、黔、康四省。”

看到这封电报后,贺龙便在接管西安的繁忙工作中,特意抽出时间,为入川进行准备。

9月,贺龙奉命到北京,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在前往北京的途中,贺龙特意来临汾,看望了正在这里集训的干部,并于他们进行了谈话,要求他们做好入川的一切准备,随时听从党中央的安排。

10月,在听到毛主席问他准备带那支部队入川时,贺龙心里虽然也想带他带过的老部队入川。毕竟,那些部队指挥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然而,在经过考虑后,贺龙还是认为率领第十八兵团入川,是顺理成章的,也是符合党的利益的。因为,贺龙在第一野战军中的那些老部队,此时正跟随着彭德怀司令员,解放西北的广大地区,突然跟随自己南下,势必会影响大西北的解放进程。

见贺龙如此顾全大局,把党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毛主席心里十分高兴,笑着同意了贺龙的意见,说:“好啊!你就带十八兵团!”

虽然贺龙愿意带领第十八兵团的广大指战员入川,但第十八兵团的部分人却不愿意。在他们的心里,离开生活习惯了故乡是不舍的。对此,贺龙的心里也表示理解。因此,贺龙并不打算以命令的形式强迫大家跟随自己入川。

在毛主席正式发布了入川命令后,第十八兵团的一些人因为对故土不舍,情绪十分低落,有些人甚至还有抵触情绪。

这些人不愿意入川,原因有许多。其中,“有的怕到了川康不服水土;有的怕吃不到面食、吃不惯大米;有的怕与少数民族处不来”……

面对这些问题,贺龙没有觉得奇怪,也没有用命令强行要求大家服从,而是决定与大家进行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

在谈话时,贺龙首先强调了这次入川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紧接着,贺龙又诚恳地说:

“不错,西南和华北等地相比,许多地方还是很落后的,条件也是艰苦的。大家不要怕艰苦。我们有些同志一听说西南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还天天吃大米,就想留在家乡不走了……我们不是天天说要解放全人类吗?现在西南还有几千万同胞在受苦,蒋介石还有几十万军队盘踞在那里,要把西南当成卷土重来的反攻基地。你们留在家乡能安居乐业吗?”

紧接着,贺龙又说:“解放西南,是大陆上的最后一仗。我希望,每个同志都不要错过这个立功的机会。”

听了贺龙的话,大家的心里都十分感动。他们纷纷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对大西南的解放战争中。

11月,在贺龙的带领下,第十八兵团由陕南进入四川,参加了成都战役,为大西南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军功。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