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越州绍兴

安荷评书法 2024-06-21 20:32:34

首发2024-03-03 17:24·三近居士

越州,绍兴也。何时为啥要改越州为绍兴?而大文豪苏轼与越州又有哪些故事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靖康二年(1127年),即在两宋交替之际,康王赵构从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鸿庆宫祭祀赵宋祖庙,在宫殿内即位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南宋(1127—1279)建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又继续大举南侵。宋高宗赵构一路南行,过淮河渡长江到达江南。史称“南渡”。

公元1131年正月初一,赵构在行在越州,大赦改元,敕曰:"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爰因正岁,肇易嘉名,发涣号于治朝,霈鸿恩于寰宇,其建炎五年,可改为绍兴元年。"(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升行在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始。《宋史》卷二十六:“绍兴元年春,春正月乙亥朔,帝在越州,帅百官遥拜二帝,不受朝贺,下诏改元。”

这年,宋高宗赵构把当时的越州作为临时首都,改年号为绍兴,寄托“绍祚中兴”之意,并把越州改名为绍兴,绍兴由此得名,沿用至今。也就是说,"绍兴"一名是从"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而来,"绍"即继承;"奕世",即累世,一代接一代;"宏休"即宏大的事业;"兴"即中兴、振兴;"丕绪"即皇统。也就是要使赵宋统治继往开来的意思。在升行在越州为为绍兴府后,越州官绅上表乞赐府匾额名,赵构题"绍祚中兴",意为继承帝业,中兴社稷。 也就是说,"绍兴"一词是先有年号,再有府名,再有"绍祚中兴"一额。

绍兴前身越州,古称会稽,因会稽山得名,古吴越地。始建于公元前490年。春秋时代为越国都城,历史上长期是浙江首府。《史记》记载:“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越绝书》外传记地传:“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人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引吴君高之语:“会稽本山名。夏禹巡狩,会计于此山,因以名郡,故曰会稽。”大禹在此召集全国诸侯,"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禹会后病死而葬于此。东晋名士王羲之、谢安等都因“会稽有佳山水”而定居越州。明代大儒王阳明在此筑室隐居,研修心学,创“阳明学派”。

长安、金陵、姑苏、会稽...从古诗词里走出的地名,太美了!《世说新语》载:“顾长康(恺之)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元稹亦有诗云:“东南山水越为首,天下风光数会稽。”可见,南方的山水以浙东为最佳,风景以越州为最美。

关于"会稽"的古代诗词多达150多首,特别是唐诗宋词。正因为如此,大文豪的苏轼对越州有着非常浓厚的情结。其实,苏轼早年所作的《留侯论》就论及会稽:“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左传》哀公元年:“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遂入越。越王(勾践)以甲循五千,保于会稽(山),使大夫种因昊大宰萦以行成。···越及吴平。”《国语·越语下》载勾践“令大夫种守于国,与范蠡入宦于吴:三年而吴人遣之。”归臣妾于吴,谓投降吴国为其臣妾。

苏轼这篇策论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博闻才识和独具匠心。该文系1061年(宋仁宗嘉祐六年),作者为答御试策而写的的一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三度入浙结下深缘:杭州通判、湖州太守、杭州太守。那时的绍兴是越州,所以苏轼印记都是越州。他心里一直住着越州,因为他有好友在越州,有诗为证:《送钱穆父出守越州绝句二首》

簿书常苦百忧集,杯酒今应一笑开。

京兆従教思广汉,会稽聊喜得方回。

若耶溪水云门寺,贺监荷花空自开。

我恨今犹在泥滓,劝君莫棹酒船回。

还有《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钱穆父:名勰,又称钱四。北宋人,是吴越武肃王的六世孙。元佑三年(1089),出知越州。元佑五年(1090),又徙知瀛洲(在今河北河间)。元佑六年(1091)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在这首送别词里,东坡把人生的无奈、抑郁、艰辛、自守、洒脱、豪迈,把朋友的相聚、相知、相守、温暖、别离,统统融为一笔,时空交错,落墨深情而充满哲理,娓娓道来,缠绵慷慨,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直面现实,洒脱而豪迈,动人心弦,千秋传诵,过目不忘。

苏轼有非常浓厚的越州情结。曾经三番五次地乞求皇帝让他知越州。从苏轼的诗词与奏章中读到,他至少有七次以上向皇帝书面申请,去越州做太守。这些请求集中在1091年到1093年之间,是他人生最辉煌之时,也是他步入年迈之际。此时此刻,他官位越高,文名越盛,越遭人忌;他越想独立不倚,越被党争困扰。他烦了,内心只渴望一片清净之地,而越州,是他目的地,心心念念。

见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元祐六年(1091)五月十九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前知杭州苏轼状奏,右臣近奉诏书及圣旨札子,不允臣辞免翰林学士承旨恩命及乞郡事。臣已第三次奏乞除臣扬、越、陈、蔡一郡去讫。”

宋施宿在《东坡先生年谱》中记载:

“元祐八年(1093)夏,御史黄庆基、董敦逸连疏论川党太盛,且及先生草制词多指斥先帝,又于弟辙相互为肘腋。中丞李之纯等一位二人诬陷善良,并得旨与知军差遣。先生寻亦乞越州,六月以端明翰林侍读二学士除知定州。七月,再乞越,不允。”

(元祐)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於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

梦绕吴山却月廊,白梅卢橘觉犹香。

会稽且作须臾意,从此归田策最良。

乞郡三章字半斜,庙堂传笑眼昏花。

上人问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

梦绕吴山却月廊,白梅卢橘觉犹香。

会稽且作须臾意,従此归田策最良。

东南此去几时归,倦鸟孤飞岂有期。

断送一生消底物,三年光景六篇诗。

(苏轼自注:尚书学士得赐头纲龙茶一斤,八饼,今年纲到最迟。杭州梵天寺有月廊数百间,寺中多白杨梅、卢橘。)

此时,还有另外一个好友汶公,也向苏轼求诗。东坡以上诗相赠。从诗中语气,可以读出,东坡想到要去越州,很高兴,立即放飞自我了。

“臣老病日加,切于归休,旧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久荒不治,欲因赴任,道彼少加完葺,以为归计。近者蒙恩知定州。心力耗疲,实非所堪。伏望圣慈察臣至情,特赐改差臣越州一次。”

苏轼《再和二首》

眼花错莫鬓霜匀,病马羸驺只自尘。

奉引拾遗叨侍従,思归少傅羡朱陈。

衰年壮观空惊目,险韵清诗苦斗新。

最后数篇君莫厌,寿残椒桂有余辛。

忆观沧海过东莱,日照三山迤逦开。

桂观飞楼凌雾起,仙幢宝盖拂天来。

不闻宫漏催晨箭,但觉檐阴转古槐。

供奉清班非老处,会稽何日乞方回。

(苏轼自注:时方阙会稽守。)

《两桥诗,并引 其二 西新桥》

昔桥本千柱,挂湖如断霓。浮梁陷积淖,破板随奔溪。

笑看远岸没,坐觉孤城低。聊因三农隙,稍进百步堤。

炎州无坚植,潦水轻推挤。千年谁在者,铁柱罗浮西。

独有石盐木,白蚁不敢跻。似开铜驼峰,如凿铁马蹄。

岌岌类鞭石,山川非会稽。嗟我久阁笔,不书纸尾鹥。

萧然无尺箠,欲构飞空梯。百夫下一杙,椓此百尺泥。

探囊赖故侯,宝钱出金闺。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

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似闻百岁前,海近湖有犀。

那知陵谷变,枯渎生茭藜。后来勿忘今,冬涉水过脐。

苏轼十月二十三到达定州后,十一月再乞,仍是不行。有诗词为证《《次韵滕大夫三首·雪浪石》:

“我顷三章乞越州,欲寻万壑看交流。

且凭造物开山骨,已见天吴出浪头。

履道凿池虽可致,玉川卷地若为收。

洛阳泉石今谁主,莫学痴人李与牛。”

诗里,他三次乞求来越州外任。苏轼从杭州太守任上回朝不久,他写信给皇帝说:皇上啊,我如果能改变初心,同流合污,随世俯仰,还能为您所用。但我做不到啊,我只愿坚持自己的处事方式,这样就会常遭群小攻击,弄得身心不安。所以,求乞一郡,比如越州,让我逍遥去吧。皇上没有同意。

苏轼任礼部尚书时,请奏去越州,皇上没有特别拒绝,苏轼以为此事成了,很开心做起了打算。还给好朋友苏伯固写信,炫耀说,我要到越州养老去了,当年你和我一起在杭州治理西湖,靠你干活,我得了治湖大名。现在,你还来和我一起治理鉴湖不,说不定,我们再出一次名呢。苏轼与苏伯固唱和时,有诗这样写:

已分江湖送此生,会稽行复得岑成。

镜湖席卷八百里,坐啸因君又得名。

苏轼有首《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中表现出了高人隐居深山,与山为伴,不肯入朝为官,生活自由自在。虽然如此,但依然是门庭若市的:

“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卧龙蟠屈半东州,万室鳞鳞枕其股。背之不见与无同,狐裘反衣无乃鲁。张君眼力觑天奥,能遣荆棘化堂宇。持颐宴坐不出门,收揽奇秀得十五。才多事少厌闲寂,卧看云烟变风雨。笋如玉箸椹如簪,强饮且为山作主。不忧儿辈知此乐,但恐造物怪多取。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

苏轼肯定是去过越州的,不然何以了解越州如此之深?何来的越州情节?不久,形势大变,苏轼身不由己,一贬再贬,直至蛮荒。他就这样与越州擦肩而过。遗憾的是,这个愿望他最终未能实现。

东坡是一尊文化之神,走到哪里,哪里就留下经典。绍兴未能真正拥抱东坡,真是千年憾事。假如东坡乞越成功,绍兴不知会增添多少人间趣事。

虽然遗憾,但绍兴却没有忘记他。宋代绍兴黄酒开始普及,有红友、绿酒、黄封、鸭绿、莲花白许多黄酒品牌;“红友”泛指黄酒一类的酒,而“红友”有时特指江苏宜兴出产的一种酒。有一个传说,说其中“红友”就是被苏轼品赞过,借其名而传遍四里八乡:据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常州宜兴县黄土村,东坡南迁北归,尝与单秀才步田至其地。地主携酒来饷曰‘此红友也’。” 苏轼是嗜酒善饮者,于是,详细询问了解这个酒的酿造用料与方法。到了杭州任太守,遇到一个绍兴酒商,说绍兴有好酒,并把“红友”请酒商品尝,酒商大呼“好酒”,就问来历,苏轼将“红友”原料配方和酿造工序如实相告,酒商如获至宝,回到绍兴后如法炮制,果然新酒味淳色红,美酒香醇,大受欢迎,立刻传遍绍兴,绍兴黄酒由此得名。

清梁绍主的《两般秋雨安随·品酒》:“论其品格,亦止如苏州之福真,惠泉之三白,宜兴之红友,扬州之木瓜。”明王世贞《三月三日屋后与小儿小红酒诗》:“偶然儿子致红友,聊为桃花飞白波。”清朱彝尊《迈陂塘·答沈融谷即送其游皖口》词:“留君且住,唤红友传杯,青援剪烛,伴我夜深语。”

绍兴有酒谚道:.“竹叶盈樽,梨花入瓮;白衣相送,红友常邀.”

(公元前490年前,越王句践卧薪尝胆于会稽山下,经十年生聚,复国雪耻。当时,越王勾践在举兵出师时,会稽山的父老乡亲捧出家酿美酒献给越王,越王将酒投入河中,与出征的将士一起迎流共饮,士气大振,一举灭吴,成为千古佳话。由此可见,酒在当时已十分盛行。无数史实佐证:会稽山——中国黄酒发祥地!

绍兴有“醉乡”之称,是从唐代元稹的诗开始的。他在《酬乐天喜邻郡》诗云:“老大那能更争竞,任君投募醉乡人。”元稹在唐穆宗长庆年间任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历时七年,对越州山水、风物了如指掌。另一位唐朝诗人白居易,亦称越州为“醉乡”,在他的《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云:“醉乡虽咫尺,乐事亦须臾。”从此,越州被称为“醉乡”并传播开来。

从宋之问开始,包括李白、杜甫在内有400多人都来过越州,他们一路游览胜迹,一路吟咏醉酒,与“醉乡”合二为一。求饮越州美酒,山水何处优?美酒何处醇?却不说《饮中八仙歌》中,领头人物越州名贤贺知章,就说大名鼎鼎的孟浩然、王勃、白居易、元稹,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都十分喜欢越州的美酒。

诗人,艺术家既能从酒中获得灵感,也能从中获得消遣、安慰,还可以用酒精麻醉自己。一边饮酒,一边游山玩水,这是唐朝诗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李白在《月下酌四首》中云:“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认为爱酒是天经地义的事,李白的这一看法,能够代表唐朝诗人对酒的看法。在他们的眼里,酒在生活中最为重要:“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韦庄《春晓》)”;“平生唯酒乐,作性不能无(王绩《回家三首》)”,既然以酒为乐,以酒会诗,那寻觅美酒,求饮浙东唐诗路上的美酒,就成为文人们纷纷到以越州为中心的浙东的动力。

饮酒赋“美篇”王勃不但写越州,还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在游越州时,为了纪念王献之,在会稽云门献之山亭,仿效王羲之曲水流觞,举行了一次修禊雅聚。几杯越酒下肚,一气呵成,写下了《修禊云门献之山亭序》。元稹和白居易,史称“元白”。史载,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二年在杭州任刺史,元稹则出任越州剌史兼浙东观察使。白居易常来越州与元稹一起相聚饮酒、作诗;不在一起时,两人常隔江唱和,每逢有诗作,便用竹筒贮之,交付渡船递送,这便是“竹筒传韵”的风雅趣事。

唐朝爱酒诗人中,除“元白”之外,当数贺知章和李白了。贺知章在京城为官时,曾与李白结为“忘年交”,在文坛上留下“金龟换酒、识拔才俊”的佳话。贺知章后经皇上恩准,告老还乡,回越州道士庄。李白深怀知遇之恩,特来浙东越州。三次到越中,写下了《送贺宾客归越》《对酒忆贺监二首》《访贺监不遇》《重忆》等诗篇怀念贺知章。唐代诗人们常选择在景色宜人的鉴水之畔,白云飘飘的稽山之麓,携酒唱和,把杯行令;或对酌,或群饮,或花间戏乐,或对月独酌,无不以酒为乐,凭酒联谊,饮酒赋诗,写下了千余首沁人心脾、荡气回肠的上乘诗作。这是越酒的一个功绩,也是绍兴酒文化史上的一笔巨大财富。)

红烧肉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名菜。东坡肉在苏菜、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有先煮后烧的,有先煮后蒸的,有直接焖煮收汁的。

而杭州名菜东坡肉,之所以传名千年,东坡肉正宗与否,关键就是用酒,必用是绍兴的黄酒,而且,必是绍兴花雕最为地道。

东坡肉,起源于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其实质是流放。在这个时期苏东坡心境之悲凉、门庭之冷落、生活之清苦是不言而喻的,东坡在贫寒境遇中常亲自煮猪肉与友人共同品味,曾作诗一首介绍他煮猪肉的经验,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鲜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宋代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也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1085年宋哲宗即位,司马光一派重新执政,次年苏东坡奉调回汴京做官,但这时他与保守派在对待王安石新法的积极意义上看法发生分歧,于是再次被贬为地方官。1090年再次出任杭州地方官。那时苏东坡发动杭州数万民工疏浚西湖、修筑湖堤、兴修水利。老百姓为感谢这位太守,便把猪肉、绍兴酒(黄酒)等送给苏东坡。

苏东坡则吩咐家人:把猪肉烧好后连黄酒一起送到工地慰劳民工。家人将猪肉和黄酒放在一起煮,于是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用这种办法炖出来的肉格外香醇味美,别有一种风味!此事一时传为佳话,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纷传颂苏东坡的功德,同时也纷纷仿效他的烹调技法,从此,“东坡肉”也就成了杭州的传统名菜,名扬四海。

东坡肉色、香、味俱佳,入口肥而不腻,带有酒香,十分美味,深受人们喜爱。东坡肉的诀窍是不放水,全部放花雕酒或者其他的黄酒,绍兴酒。这才将黄州烧肉的经验发展成东坡肉这道菜肴。作为汉族佳肴,后流行于江浙。

0 阅读:0

安荷评书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