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身为仁义之君,为何宁愿丢掉人设,坚持重典治蜀?

品史学家江樵 2024-07-11 09:24:43

刘备的前半生一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自从取得益州进入蜀地后,才算有了自己的落脚点。但在刘璋的统治下,蜀地“德政不举、威刑不肃”,人心散乱、经济凋敝,社会处在崩溃的边缘。所以对于刘备的到来,益州上下都是翘首以盼,张松、法正、孟达等一批人更是欣然带路,大家都对刘皇叔寄予厚望。

可刘备这位新领导的想法别出心裁。他下车伊始,就提出“八务、八戒、六恐、五惧”的威刑重典,让蜀地人心不安,大家纷纷表示抵触,大有将刘备请出益州之势。

这让人不禁产生疑问:刘备不是一直效仿其先祖刘邦吗?为何不效仿刘邦入关中实施的“约法三章”,迎来皆大欢喜的局面岂不美哉?刘备如此操作的底层逻辑何在?他是如何快速站稳脚跟,实现控局?

刘备入蜀

“约法三章”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秦朝的统治残酷,法网严密,民不聊生,于是六国百姓揭竿而起。而作为义军的主力之一,刘邦深谙“大道至简”,取得关中后在当地宣布除了约法三章之外,秦朝其他的繁律苛法一律废除。刘邦凭借简明扼要的约法三章,很快便树立起了新政权威严天下、取信于民的形象,得到了天下百姓的拥护。

而刘备之前一直是以仁义闻名天下,所以益州人民也希望能够有一位仁德之君来治理巴蜀,无论是本地的益州派还是外来的东州派都能够从中受益。

刘备的目标不就是“兴复汉室”吗?遵循祖宗之法,兼顾仁义之名,岂不是很合理?所以人们大多以为刘备的治理方式,应该就是刘邦的“约法三章”。

比如法正就用当年汉高祖入关与民约法三章之事向诸葛亮进言,认为成都初定,宜“缓刑弛禁”,放宽约束。

那为何刘备诸葛亮反其道而行之,非要遵循法家,从严治蜀呢?

刘备治蜀

为此,诸葛亮有自己的解释:

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

不论是益州派还是东州派,都肆无忌惮地向君主刘璋要封赏、要职位,刘璋被逼无奈只得雨露均沾。但资源是有限的,难免顾此失彼,这样各方都认为刘璋不仁,都对其怠慢不敬,法度没有了,君臣之道也被破坏。

太容易得到就不懂得珍惜。

这种情况下,若刘备继续以仁义治蜀,又能靠什么树立和维护权威呢?

只有威之以法,用法制让人们明得失;限之以爵,量才使用,让大臣们珍惜荣誉。虽然是律法严明,但这样恩威并用,才能制约大臣百姓,让人们客观地去对待人事物,从而营造理性的社会氛围。蜀地才能真正地迎来希望。

当然理是这个理,能否顺利实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这些措施肯定动了多方的蛋糕。怎样才能让蜀地的人们心服口服,遵照执行?

刘备诸葛亮抓住了法正的把柄:

当时法正在外掌握着益州首府蜀郡的行政大权,在内为刘备出谋划策,是刘备的主要谋士。法正性格恩怨分明、睚眦必报,掌握大权后,对他有过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顾,有过小矛盾的人都加以报复,“凡平日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有人向诸葛亮告发,希望他能够禀报刘备,不要让法正作威作福。而诸葛亮深知法正是深得宠信的肱股之臣,劳苦功高,因此不加过问。

抓住法正的把柄,然后对法正谈道理,晓以利弊,法正自然就愿意执行刘备的政策了。

随着法正的心悦诚服,他背后的那些益州上层势力也渐渐放弃了反对意见,转而服从刘备的治理。

益州大治

当然刘备虽然强力推行法家之术,但仍旧还是比较有灵活性。

《三国志·简雍传》就有个故事:官府禁止饮酒,凡是酿酒的人就要受刑,有胥吏从居民家里搜出了酿酒工具,打算与酿酒以同等方法惩罚,简雍与刘备出来游玩看到一对男女,简雍就说,他们要行淫乱为什么不绑起来?刘备问何以知之,简雍回答:他们有行淫的工具,不是跟那些想酿酒的人一样吗?刘备大笑,就把人给放了。

借鉴而不盲从,严明而不失权变,成为了刘备治蜀的鲜明特色。在他一番励精图治下,蜀地很快就实现了大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