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最终对决,诸葛亮所率北伐军堪称历次中最强,为何功败垂成

品史学家江樵 2024-07-28 09:14:37

五丈原之战,诸葛亮的落幕之战。

此战让人们感到惋惜之余,也引发了人们太多争议。

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司马懿打得很不专业:

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本来占据兵力优势,却只是闭营不出,加固工事不敢出战,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因畏惧而不敢前进,诸葛亮死后又疑虑有诱兵之计而匆忙退走。作为优秀将帅,可以说是尊严扫地。

李世民甚至怀疑过司马懿的动机是为了“养寇自重”:

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

为何司马懿在东线征讨孟达、王凌、公孙渊等人时如此睿智,而在西线对阵诸葛亮时却变得如此愚蠢?他辅佐君主之心,为什么前忠而后叛?

但司马懿本人似乎并没有“养寇”的表示,而是明确表示自己把蜀军揍得很惨:

会有长星坠亮之垒,帝知其必败,遣奇兵掎亮之后,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与之对垒百余日,会亮病卒……

这样看来司马懿能够夜观天象,比起诸葛亮借东风的技能也毫不逊色。此外率骑兵绕后攻击诸葛亮,取得一场大捷,一雪卤城之战的前耻。遭遇司马懿重创之后,诸葛亮内心遭受到巨大压力,最后难以承受便生病死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显然不是。

其实这第五次北伐,是诸葛亮准备最为充分、最成熟的一次。此战,他的队伍规模更庞大、将士作战经验更丰富;粮草问题也再不是燃眉之急。

可司马懿也更加谨慎狡猾。

双方展开了最后一场巅峰对决。

当然两人都有获胜的压力。

司马懿被魏明帝曹叡和众大臣所督促,甚至有丢失根据地的风险,“群臣以为司马懿方与诸葛亮相守未解,车驾可西幸长安。”

而诸葛亮可能也预感自己命不久矣。在派兵遣将上大开大合,计谋更为出奇。  

五丈原之战,谁的谋略更胜一筹?

秋风五丈原

第四次北伐,蜀军终于打出了自己的气势和节奏。卤城一战,诸葛亮以弱胜强重创魏军,获得“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

但诸葛亮并没有选择乘胜追击,而是蛰伏三年,一项项补足短板。

士兵缺乏经验战斗力不足?他就重点抓练兵,尤其是训练重装步兵“虎步兵”,强化“八阵图”的操练使其具备实战能力。

汉水在地震中被截断导致运粮不便?他提出“屯田之利,在于养民而备战。”在汉中、陇西、永安、涪陵等地屯田,组织军民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其中汉中屯田十万余亩,每年可收粮食百万石。北伐军渐渐能自给自足了。

粮食运输困难?在适应山地运输的木牛基础上,他又发明了适用于水路运输的流马,粮食补给的效率再次得到提升。

十年,亮休士劝农于黄沙,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

就这样,用了三年,诸葛亮打造出相当成熟的队伍,这支队伍训练有素、自给自足、补给高效,规模因此达到了十万之多。

这支空前完美的军队,让诸葛亮跃跃欲试,他极为迫切地想在生命结束前完成一场伟大的收官之战。

再度出征

第五次北伐的出兵方向,是继续进攻陇西吗?

不不,既然诸葛亮想玩一把大的,那么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的陇西地区就不再合适了。

这次,诸葛亮想直接进军关中,经由关中五道中的主干道:褒斜道。

关中,曹魏的腹地。这里土地丰饶、地势平坦、河流众多,非常适合大兵团作战。

而由汉中到关中的五条道路中,褒斜道因没有翻越大的山岭,相对来说既平坦、距离又最近,是巴蜀通秦川最便捷的主干道路。从褒斜道走,还能够利用褒水、斜水这两条河流来运粮,后勤补给问题也解决了。

正是因为褒斜道有诸多优点,便成为魏军防范的重点。

但诸葛亮并不在乎。

人们不是说诸葛亮打仗中规中矩、太过谨慎吗?这次他就是要反其道行之。

他堂而皇之地走褒斜道,就是想尽快突入关中,让长安感到压力,迫使魏军主力现身并与之决战。

这样诸葛亮就能够和卤城之战一样,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待将魏军主力消灭得差不多,向西收下陇西全境,或是向东围攻长安,便都不在话下了。

为了增大胜算,诸葛亮还联合了东吴,孙权正率兵十万赶往进攻合肥的路上。

诸葛亮出人意外地从褒斜道出兵,果然给魏国带来巨大压力,魏明帝曹叡命令司马懿率魏军主力出战。魏蜀两军在渭水河畔遭遇。

对诸葛来说,这个开局堪称完美。

接下来,诸葛亮会像在卤城之战中一样,开启一场对魏军援军的围歼吗?

诸葛亮到达县,大军驻扎在渭水的南面。  

诸葛亮带来的压迫感不言而喻,曹叡要求司马懿固守即可,不必主动出击。而诸将们更是感到莫名惊恐:“诸将欲住渭北以待之。”

也就是说大家感觉还能靠着渭水沿河坚守,可要是过了渭水直接接触蜀军,那就生死难料了。

魏军将领的感觉并没有错,蜀军出兵的褒斜道口离渭水南岸是一个宽十五公里的狭长地带,这是诸葛亮所设下的一个陷阱:

魏军若不过渭水,那么诸葛亮就可以沿着渭水与司马懿对峙,同时率军直接偷袭长安,到时候围点打援,将司马懿救援部队击溃。

魏军若过了渭水,那么就只能在诸葛亮所留下的狭窄地段列阵。背水布阵,退无可退,乃是兵家大忌。诸葛亮可以等魏军渡河后强迫其应战,到时候一举将之歼灭。

也就是说,过不过渭水,对于司马懿都凶险万分。

司马懿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若向东就能直取长安

在考虑再三后,司马懿决定渡过渭水。

司马懿意识到如果就仅仅在渭水北边守着,那诸葛亮就能在渭水之南如入无人之境,甚至向东攻打长安城,情况将会很糟糕。

所以必须渡过渭水,拖住诸葛亮。司马懿给出的理由很冠冕堂皇,保护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 

但私下里,他一再安慰惊恐不安的将领们:

亮若出武功,依山而东,诚为可忧;若西上五丈原,诸将无事矣。

也就是说如果诸葛亮往长安方向去,的确还是有点危险。但是如果他只是往西边五丈原方向去,那么我们大家都轻松啦。所以,也不用太担心是不是?

但是虽然到了渭水南面,司马懿却坚守不战。

遂引军而济,背水为垒。

这就让人费解了:诸将求稳妥想就在北面防守就好了,司马懿却异常激进地要求渡河来到渭水之南,可接着还是筑起营垒固守。既然就是防守,不过河岂不是更容易?

从这就可以看到司马懿的老辣之处:

过了河,魏军失去了渭水天险,但蜀军同样也没了。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诸葛亮分兵偷袭长安,那么魏军就能轻易对剩下的防守部队展开围攻。更重要的是,只要突破蜀军防线,就能堵死褒斜道,断掉蜀军粮道,掐住蜀军的大动脉。

当然同样的道理,蜀军也不敢轻易分兵向西进入陇西地区。

这样,魏军虽然守而不战,但是就能够像一个钉入蜀军要害的楔子,让蜀军动弹不得。

这次蜀军可是十万大军,对峙时间一久,粮食耗尽,将不战自退。

这样司马懿不仅破解了诸葛亮设下的死局,还反将一军,让诸葛亮陷入进退不得的地步。 

司马懿试图让诸葛亮进退不得

被魏军卡住了脖子,长途奔袭围点打援的计划泡了汤,诸葛亮只得另想办法。

首先自然是将司马懿的这个楔子打掉。

很快司马懿的部队就被打垮了。虽然这个败绩史料里面找不到,但诸葛亮往五丈原进军时,“屯渭南”的魏军就已经见不到了。

这么看的话,双方应该在渭水之南打过一场硬仗。

很可能蜀军的战斗力太强,初步交锋后司马懿损兵折将,他认为魏军不仅难以匹敌,还有被围歼在渭水旁的危险,于是赶紧带主力跑路。

司马懿困死诸葛亮的一招也就被化解了。

渭水边的营垒被攻破,司马懿只得退而求其次,沿着东边的渭水支流设防,试图拦住蜀军,守住最后底线:保长安安全。

但这样一来,司马懿就陷入被动了。

虽然堵住了通往长安的通道,但也就意味着通往陇西的通道门户大开。如果丢失陇右一带,诸葛亮占有凉州、益州的战略就能成功,未来就能同时从凉州、益州出兵,关中的防守压力将会大增。

好在郭淮在关键时刻堵住了诸葛亮的前进道路。

郭淮这一步,得益于他靠谱的责任心。早在司马懿准备渡河到达渭水之南前,雍州刺史郭淮就对司马懿提议分兵防守北原:“诸葛亮肯定争夺北原,应当先去占据它。”

北原,在渭水之北,卡在通往陇西的通道上。

议论的人多数都说不必这样,大家本来就担心抵挡不住诸葛亮,你还分兵去守什么陇西?难道陇西比长安更重要?

但郭淮表示,陇西是自己的地盘,丢了会心疼。所以坚决要求守北原。

郭淮说:“如果诸葛亮跨过渭水登上北原,和北山连兵,断绝长安通往陇西的道路,使百姓和羌人动荡不安,这对国家是不利的。”

当然其中还有另一层考虑:万一司马懿渡渭水后被诸葛亮彻底击溃,得有人在渭水对岸接应大军后撤,所以这保命的一招不得不用。

司马懿想了想,便让郭淮驻防在北原。

后来形势的发展证明,郭淮的坚持是对的。

现在诸葛亮就得花功夫攻破郭淮的防线,否则他将再难以往前推进。

郭淮成功保住了陇西

诸葛亮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

也就是说先派一部分蜀军去进攻东边司马懿的营垒,将其主力拖住。然后另外派遣蜀军主力进攻北原,突破郭淮的阵地。

诸葛亮此举是冒了极大风险的。派去佯攻司马懿营垒的部队,孤军深入,很有可能会被司马懿给吃掉。

如何才能确保佯攻部队的安全呢?

诸葛亮派出了最精锐的虎步兵。这支名为“虎步兵”的部队十分神秘,史书中记载很少,只在诸葛亮给张裔、蒋琬的书信中提到。可见蜀军对这支部队的信息高度保密,让其成为一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奇兵。

有了这支部队,诸葛亮的主攻方向在西边郭淮的北原和东边司马懿主阵地之间来回切换,试图打乱魏军布置,让魏军来回奔波,待其疲惫不堪时再寻机会。

于是诸葛亮先是强行进攻北原。  

亮果上原,将北渡渭,帝遣将军周当屯阳遂以饵之。数日,亮不动。帝曰:“亮欲争原而不向阳遂,此意可知也。”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备阳遂,与亮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  

渡河进攻北原失利,接着诸葛亮又将主攻方向放到了阳遂。

后数日,亮盛兵西行,诸将皆谓欲攻西围,淮独以为此见形於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遂耳。其夜果攻阳遂,有备不得上。

很可惜,两次进攻意图都被司马懿给识破。蜀军的进攻陷入停滞。

五丈原之战最终形势图

诸葛亮意识到对面的司马懿因为在第四次北伐中被击败过,所以行事异常谨慎、滴水不漏,若想将其战胜,只有从人性弱点着手,迫使其露出破绽。

主要有三个办法:引诱、激将和施压。

诸葛亮派孟琰率虎步兵突进到武功水(今岐山县石头河)东,本想用虎步兵诱敌,然后引发大规模会战。可很不巧,适逢水涨,阻断了诸葛亮和孟琰的联系。

司马懿果然趁机出兵进攻孟琰,可强悍的虎步兵并没有给司马懿任何可乘之机。诸葛亮迅速派工兵架桥,同时派弩兵向司马懿的部队射箭。司马懿看到桥快架好,只好撤退。

这次诱敌算是失败了。

接下来便进行激将法,也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送女装。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数次挑战,司马懿均坚壁不出。诸葛亮便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妇人的服装,欲激司马懿出战。

这种公开侮辱,让司马懿陷入两难的境地:发怒上头带兵去战吧,搞不好就会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肯定会损兵折将伤亡巨大;不带兵去打吧,容易被愤怒的将士认为是胆小怕事,到时候连手下人都管不住,接下来仗还怎么打?

司马懿极为冷静,采取了两个对策:

其一,是表明自己根本不在乎。司马懿“身着红装,簪花敷粉,不怕三军吐舌,阵前嬉笑”。司马懿这样做实际上是给将士们看的,表明自己已经看破了激将法,根本不将其放在心上,只当作一个低劣的玩笑,所以大家就更不用为自己遭受的侮辱而发怒啦。

其二,是严明军纪,让将士们保持理智。司马懿故意装怒,上表请战。曹叡肯定是不许,并派辛毗杖节去约束司马懿的行动。每次诸葛亮一来挑战,司马懿就要带兵出击,辛毗杖节立于军门。皇帝的使者禁止出兵,总不能违抗君命吧?大家只得乖乖收起脾气不再出战。

司马懿这样一忍,诸葛亮的激将法便随之彻底泡汤。

棋逢对手

现在诸葛亮手中还剩一张施压牌可打:让曹叡逼迫司马懿出战。

当时曹叡已经在合肥将孙权的十万大军击败。而相比之下,司马懿率领重兵在外却没有尺寸之功,这很难不让人生出疑心。

有人建议曹叡到尚未分出胜负的西线督战。当时司马懿是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如果曹叡一去,司马懿的指挥权就堪忧了。所以为了不让曹叡去督战,想必司马懿千方百计地找人劝阻过。

最终曹叡说:“权退亮胆破,大将军已制之,吾无忧矣”,表示出对司马懿的充分信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耐心会越来越有限。

所以诸葛亮的计划,就是在五丈原附近屯田。

他命令士兵在当地屯田种植冬小麦,“凡麦田常以五月耕”,拉起长期对峙的架势。

这种做法就有点诛心了:曹叡不是对司马懿的进展不满吗?那我诸葛亮就呆在五丈原不走了。看看到底谁更耗得起!

第四次北伐时的卤城之战大捷,就是诸葛亮利用大雨导致魏蜀两军粮草断绝,进而诱使司马懿不得不出兵决战赌一把。纵使司马懿再能忍也有个极限不是。

如今,诸葛亮也将耗到曹叡失去耐心,迫使司马懿出兵决战。

而那,将会是蜀军取得空前胜利的机会。

不论对手是谁,只要出了兵,诸葛亮就能让他输得口服心服。

因为八阵图加上诸葛连弩的威力,已经让蜀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

......

强悍的诸葛连弩

只可惜诸葛亮并没有等来这场胜利。

公元234年10月8日,正秣马厉兵的蜀军将士,没有盼来出战的号角,却听闻丞相去世的噩耗。

好在诸葛亮在去世前留下一计,用自己的雕塑吓走了司马懿追兵,保住了北伐最后的体面。

诸葛亮,这位本想胜天半子,终其一生都在与天对弈的棋手,却无奈迎来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局。

1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