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人心不可无,尤其是借钱,知根知底的人都无法向你打保票,借你的钱,一定准时还你,更别说并不知根知底的人。
可是很多人老实好说话,轻信他人,结果被轻而易举地“借”走血汗钱,运气好的,也能要回来,可大多数情况,这个钱,根本很难要回来。
小陈和小余是经过小余亲戚介绍认识的相亲对象,小余虽然家境一般,但长得还算楚楚动人,
是小陈喜欢的类型,所以两个人还曾经交往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三观不合,小余主动提出分手,但出于礼貌,小陈并没有删除小余的微信。
原以为和小余再无交集,直至半年后,小余主动发微信联系小陈,起初只是聊家常和工作情况,小陈也没有多想,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小余就提出向小陈借钱的请求。
说是马上到月底了,她的信用卡,还欠了3500元,自己收入不高,还要交房租,希望小陈能够慷慨解囊。
老实的小陈,考虑到对方亲戚和他爸爸是多年好朋友,加之过去确实也喜欢过她,想都没有想就转账给她了,可没想到,有了第一次,还有第二次,第三次,直至小余开口借钱的频率越来越高,金额滚到了1万3500多元,小陈才警觉起来,小余多次向你承诺,一定会还这个钱,但她也只是说说而已,完全把小陈当成了移动ATM,小陈这才醒悟过来,自己可能被对方给骗了,因为她每次借钱的理由都五花八门,不是父亲生病住院需要医疗费,就是交房租啥的。
后来,小余还想问他借2000,他直接就摊牌了,要她马上还钱或者给一个准确的还款期限,自己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小余又信口雌黄,马上会还钱,之后就音讯全无。
半年左右,眼看小余还没有动静,小陈这才把事情告诉了他爸爸,让他爸爸去问她亲戚讨要这笔钱,好在小陈还算谨慎,转账时全都保留了微信转账凭证,加之对方父母还算识相,最终还是替她还了钱,讽刺的是,狡诈的小余还试图抵赖,只问他借了8000元,没有借那么多,直至小陈向她展示了转账截图,她才无颜抵赖。
所以说,借钱,风险很大,亲朋好友来借,你都不要轻易借出去,免得影响亲情和友情,更别说,这种认识不久的相亲对象,即使和她相亲时,她问你借钱,都不要轻易转账,更别说相亲结束以后,直接不理会即可,人不要盲目地高估别人的信用或者人品,因为“老赖”就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