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一座西山写尽了千年的历史文化

笑答国内趣事 2025-03-22 18:27:06

从金田村太平天国起义博物馆回来,昨晚我驻车在桂平西山脚下,西山是一个方位概念,我去过很多西山,北京西山、昆明西山、太湖西山,这一次来到了桂平西山。

其实,我早就知道桂平西山,只是因为桂平比较绕路,不然来广西十几次了,早就应该来看西山。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四十四家,桂平西山名列其中,桂平西山是广西排名第一位的历史文化名山,从南北朝时期就是中国的旅游胜地。

今天多云无雨,我早早进山。桂平在广西东南部,属于贵港市下辖的县级市,始建于南北朝公元502年,别名浔洲。185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策源地就在桂平金田镇,这使得桂平名震天下:太平天国,福地桂平。

这座西山,原本叫思灵山,西山脚下一直是浔州郡治、州治、路治、府治所在地。西山中有一泉,名乳泉,泉水甘美,经常有汁液喷出,白如乳,故名乳泉,这是远近闻名的一个奇泉,受到历代文人歌颂,有“乳泉摇篮”之称。

西山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泉甘土沃,早在唐代便开始在山上种植茶树,到了明代,西山茶已早粤、桂、湘等地享有盛誉。西山茶,人称棋盘茶,又称乳泉春,采用僧尼传统技术精工炒制,以叶嫩、条细、色翠、茶碧、清亮、气高爽、清香、味甘著称,可与西湖龙井媲美。

有泉有茶,泉茶一味,用乳泉水冲泡西山茶,就好比用虎跑泉水冲泡龙井茶一样,成为绝配,当地人有“花罅石,花罅石,乳泉水,西山茶。此话不与俗人讲,俗人听了要出家”的歌谣。

走进山门便是李公祠,这是纪念唐代卓有惠政的御史李明远而建。李明远来桂平做官,为当地百姓办了很多好事,不惜得罪朝廷官宦,老百姓为他树碑立传,并建立祠堂当做神明来供拜。

李公祠门前是一棵千年古榕树,枝叶已经枯萎,但树干挺拔坚韧,高耸擎天。在西山随处可见古树参天,千年以上的古树就有1500多棵,有“铁杆虬枝似飞龙、皇袍披挂气尤雄”的龙鳞巨松,还有几株罕见的光叶合欢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给西山带来浓浓古意。

古树浓荫之中深藏这一座古寺,这就是洗石庵,洗石庵是一个尼姑庵,建于清顺治三年。相传,“露雨烟月池”,是专供佛祖释迦牟尼“洗石”之用的,这里是释宽能法师驻锡之地,释宽能法师圆寂后,留下的舍利子是世界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比丘尼舍利子。

走出洗石庵,沿着石径上山,这一带更是古树森森,松涛阵阵,穿行于古松、古榕、古樟之间,眼前是一古亭,古亭是一座画亭,坐在古亭之中,在古树的衬托下,我感觉古意幽幽,不知今夕何夕。

一条石径,斜于山岩之下,山岩崖壁刻着“碧云天”,这是清道光年间一个叫李少莲所题,天清云爽,石奇径幽,雅兴所致,挥笔而就。范仲淹的《苏幕遮》有“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走到这里,我觉得渐入佳境,前面是龙华古寺,这座寺庙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三年,也是千年古寺了,巨赞法师题“揽胜”二字刻于石门之上,石门前祖师塔钟灵毓秀,走进石门“乳泉”字碑格外惹眼。

乳泉因喷出白汁如乳而得名,泉前为两广巡阅使陆荣廷于民国十年所建的乳泉亭,孙中山先生曾在亭中品赏乳泉水泡西山茶,清冽如西湖龙井,甘美而过之,被当地人传为佳话。

乳泉之上是一块巨大的山岩,山岩与石洞相对,这里有吏隐洞,是唐代御史李明远的隐居之所,传说他终日在洞中读经,然后羽化成仙,人称“古洞仙踪”。

穿过古洞为云林幽谷亭,巨石壁立,石径通幽,这里一棵千年古樟树独木撑天,肃然天地正气。 “吏隐访遗踪半世功名春梦里,思灵观夕照万家灯火晚炊时”,巨岩前面的中山飞阁,是李宗仁先生1924年为纪念孙中山来桂平而建。

李宗仁与西山渊源很深,1922年他率部队驻防桂平,期间巧遇桂平女子郭德洁,后来两人喜结良缘成为夫妻,一生相扶相倚。自“飞阁”建成后,李宗仁仕途平坦,扶摇直上,官至中华民国代总统。

石径之上,峰回路转,登通天岩,便是清代道光四年建在绝壁上的观音岩,观音岩有千手观音,这里香火鼎盛。门柱有一联:观察人间,功名富贵一场梦;音闻佛阁,生灭垢净万法空。

我站在观音岩上,凭栏远眺,桂平市区高楼街巷,历历在目,黔江蜿蜒而去,山河壮丽,让人心胸旷达。仰望山上有敬佛塔,还有上天桥、神仙峡等景观,“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西山天然景秀,峰峦嵯峨,怪石嶙峋,石径曲幽,这里“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圣”,这里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北回归线上“游踪来绝顶”的自然与人文胜地。

0 阅读:0

笑答国内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