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中秋,刚刚从朝鲜半岛谈判桌上凯旋而归的乔冠华与周恩来等人相聚一起,共度中秋佳节,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兴许是喝的猛了些,乔冠华有些醉了,开始跟大家吐槽自己在朝鲜谈判期间的遭遇,说着说着,竟然说到了李克农的身上,话里话外带着些许不满,听到乔冠华对李克农出言不逊,周恩来及时阻止并批评了他。
直到多年后,李克农病逝,乔冠华听说了一件事后,当场落下了眼泪。

1937年,日军大举侵华,国内抗日战争爆发,国家形势不容乐观,正在德国发展良好的乔冠华毅然决定回国,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乔冠华从德国去到法国,然后再从法国乘坐游轮辗转去到香港。
来到香港后,乔冠华加入了《时事晚报》当总编,他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时事文章,他以笔为枪,抨击着侵略者那丑陋的嘴脸。
从1938年回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乔冠华乔冠华一直坚持用笔为武器,为我国革命事业写出了无数篇优秀文章。当然,乔冠华并非只有写文章一个特长,留学多国,精通多门外语的乔冠华在外交方面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1950年,朝鲜半岛内部战争爆发,我国出于人道主义派兵援助了朝鲜战争,次年应朝方邀请,毛主席决定除援站的志愿军外,在另外派出一支专门负责在朝方幕后,帮助其谈判的队伍。在选择团长人选时,毛主席不假思索的点了李克农的将,可是,在选择“副将”时却一时犯了难。
周总理听闻此事后,便向毛主席推荐了一个人,此人就是乔冠华。
毛主席想了想说:“我怎么没想到呢,没错,让冠华同志去,他这个人啊头脑灵活的嘞,外交能力也很强,就一点不太好,太傲了,这个回头要提醒一下李克农,两个人得多磨合磨合。”
就这样,乔冠华作为李克农的助手,一起带队来到了平壤。

考虑到李克农是做情报工作的,故而在出发前,毛主席特意叮嘱,不得对外透露李克农团长的身份。为了不轻易暴露身份,李克农在平壤时大都深居简出,公开场合几乎不露面,加之其当时身体状况极为不好,所以很多时候都是由乔冠华代替其出面。当然,除了不公开露面,其他的工作李克农是一点都没落下。
经过众人的不懈努力,1953年7月底,交战双方终于在谈判桌上签下了停战协议,李克农、乔冠华等人的使命终于完成,他们凯旋归国。众人回国时,恰逢中秋佳节,周总理特意设宴,邀请乔冠华喝酒赏月。

要说乔冠华这人,一生酷爱写文章还有喝酒,在朝鲜半岛时,虽然也能偶尔喝两口,但是,开怀畅饮是定然不能的,此时接到周总理的邀约,乔冠华高兴的不得了,毕竟在当时,能与他酒量相当的人可不多,周总理算一个。
当天,周总理特意准备了几瓶上好的茅台款待他,乔冠华这次可以痛快解馋了,菜还没正式上桌,他自己就先连干了三杯,喝完之后还不忘大呼一声“痛快”。几个人边喝边聊,聊着聊着乔冠华便开始对李克农出言不逊:“在朝鲜时,事都是我一人干的,就连签停火协议,也是我去签的,他连去都没去,你们说这算啥?”
听到乔冠华这样说,周总理一脸严肃的制止了他,同时还命令他回去做检讨,责令其醒酒后亲自当面给李克农同志道歉。第二日,乔冠华醒酒后还真的拿着一封检讨信找到了李克农,并向他致予最真挚的歉意。

其实乔冠华醉酒当晚,李克农便知道了他对自己出言不逊一事。与乔冠华共事过一段时间的他,对乔冠华多少还是了解些的。自古文人多傲骨,乔冠华也一样,骨子里带着一股傲气,对谁都很少能看得上。但是,他为人不坏,果敢善良,富有正义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乔冠华醉酒说出这番话后,按道理他是应该会被处分的,然而,乔冠华并没有等到这个处分,当时他天真的以为是自己幸运,毛主席和周总理爱护他,舍不得处罚他,殊不知,这是李克农在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向毛主席求的情,若没有李克农的求情和袒护,乔冠华早就受到了处分。

1962年,李克农病逝后,乔冠华在与周总理的一次聊天中无意听说了一件事,那就是当年自己对李克农出言不逊,李克农不仅没怪罪自己,还亲自向毛主席求情,让其免于处罚。乔冠华听完此事后,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当年与李克农在朝鲜战场并肩作战的情景历历在目。
一时间,乔冠华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