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出生与教育
1596年,在法国的都兰地区(Touraine),一个不同寻常的灵魂诞生了,他就是勒内·笛卡尔。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莎士比亚正在写作《哈姆雷特》,文艺复兴的余晖与宗教改革的浪潮交织在一起,为笛卡尔的成长提供了独特的历史背景。尽管他一生都是天主教徒,但他的大部分时光却在新教的荷兰度过,而不是他的故土——天主教的法国。耶稣会士的教育让他获得了广博的知识,而宗教战争的洗礼则让他深刻体验到了人类理性的局限与力量。
(二)科学贡献
笛卡尔不仅是一位哲学家,更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他是解析几何的奠基人,笛卡尔坐标至今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光学领域,他的屈光学论文为理解眼睛和光线的本性作出了实质性贡献。在气象学方面,他的研究也是该领域最早的科学论文之一。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宣称自己是发现彩虹真正性质的第一人。这些成就不仅展现了他的科学才华,更为他的哲学思考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
(三)哲学声誉
尽管笛卡尔在世时以数学和科学著作闻名,但他的哲学著作《方法谈》却在他去世后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这部用漂亮而朴实的法文写成的作品,不仅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自传性著作,更是一部深邃的哲学巨著。它提出了“我思故我在”这一著名命题,为后世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笛卡尔的主要哲学思想(一)心灵与物质的二元论
笛卡尔哲学的核心在于心灵与物质的二元论。他认为,宇宙由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组成:心灵和物质。心灵是思想的实体,具有意识、怀疑、理解等能力;而物质则是运动着的广延,具有大小、形状、可分性等几何性质。在笛卡尔看来,心灵和物质是相互排斥但又穷尽了整个宇宙的两大部分。这一观点颠覆了亚里士多德的传统观念,将人类的存在从肉体与灵魂的复合体中解放出来,赋予了心灵独立的地位。
(二)系统怀疑与认识论
笛卡尔认为,哲学家的首要任务是清除自身的一切偏见,通过怀疑一切可怀疑的东西来达到这一目标。他的系统怀疑不仅限于感官经验,甚至扩展到了数学和逻辑的基本原则。在《沉思集》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恶魔假设”,设想有一个强大的妖怪用尽机智来欺骗他,让他无法分辨真实与虚幻。然而,正是通过这种极端的怀疑,笛卡尔发现了唯一无可辩驳的真理:“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不仅终结了他的怀疑,更成为他探索自身本质、证明上帝存在以及提供真理标准的出发点。
(三)上帝的存在与证明
在笛卡尔的哲学体系中,上帝的存在是确保外部世界真实性的关键。他通过两种方式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一是从上帝观念的内容出发,认为上帝作为极完满的存在者必然存在;二是从上帝观念在有限心灵中的出现出发,认为只有上帝才能产生如此完满的观念。尽管这些论证在后世受到了诸多批评和质疑,但它们无疑为笛卡尔确立外部世界的真实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上帝的存在也为笛卡尔的心灵与物质二元论提供了必要的桥梁,使得心灵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
三、笛卡尔的影响与遗产
(一)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我思故我在”命题不仅成为了现代哲学的基石之一,更激发了无数哲学家对心灵、意识、自我等问题的深入探索。他的心灵与物质二元论虽然受到了诸多挑战和批判,但至今仍是我们理解世界和人类自身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他的系统怀疑和认识论方法为后世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二)科学贡献的传承
笛卡尔不仅是一位哲学家,更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解析几何、光学、气象学等领域的成就为后世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科学方法强调直观、清晰和分明的知觉,提倡通过实验和推理来发现真理。这一方法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科学界,更为后世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三)笛卡尔的晚年与逝世
笛卡尔的晚年并不平静。他被说服接受了瑞典女王克里斯丁娜的邀请,成为她的宫廷哲学家。然而,由于不适应瑞典严冬的气候和女王对哲学课程的苛刻要求,他的身体逐渐衰弱并最终病逝。他的逝世不仅让科学界和哲学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让我们深刻反思了理性与生活的关系。笛卡尔曾自负地希望治愈自己的疾病,但最终却未能如愿。他的墓志铭“死对人来说并无伤害,除非此人虽名动寰宇,却尚未开始认识自己”不仅是对他一生的总结,更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深刻启示。
结语笛卡尔哲学从“我思故我在”出发,深入探索了心灵的本质、世界的结构以及人类认识的可能性。他的思想不仅为后世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更为我们理解世界和人类自身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方法。然而,正如笛卡尔自己所说,“死对人来说并无伤害,除非此人虽名动寰宇,却尚未开始认识自己”。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谦逊和敬畏之心,不断探索和认识自己以及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笛卡尔所追求的“清楚分明的知觉”,发现那些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深刻真理。
万有力与电磁力的统一是:物体(粒子、星球)之间不但有引力还有斥力,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都是电磁波力。中子、原子是带电的,物体是带电的。物体内外都有变化的电参数,还有变化的机械参数。能解释太多的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现象。宇宙、地球、动植物是个大化工厂。 黑洞是一台非常大的水泵(风机) 真空有电流 时间是事物变化过程! 光内外同样有引斥力及转作用
哲学注重思考,科学注重实践[点赞][点赞]
真理从来都是简单的,不证自明的(不变现象),无法证明的(全称命题)。古希腊哲学对真理(科学知识)的理解——真理是不变的现象。地球上流水现象千变万化,水往低处流现象不变,如同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不变,都是有用的知识/确定性/知道。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电荷守恒,1+1=2,绝对时空,相对速度,……都是不变的普遍现象,是科学知识。几何学与微积分方法符合绝对时空。号称引力是空间弯曲(广义)??对弯曲不均匀空间搞微积分搞(侠义)相对时空当然是笑话。科学/哲学追求确定性(知道)是生存的必须,鼓吹不确定是鬼迷心窍,科学不是解释稀奇是观测归纳。所有物质100%由带电质量体/粒子构成(不变现象,本质),电子质子结合成中子,正负光子结合成中微子。……不显电性的中子,中微子,穿透材料/等离子体/微观电磁结构的能力强大,中微子极其微小,必然是穿透物质材料的冠军——惯性运动天才。电子质子光子都带电,穿透力当然不行。——物体材料边缘亚原子尺度正负电场密集分布,带电光子电子受引力斥力作用,分裂成双缝干涉条纹,边缘衍射条纹,奇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