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丢失后,太平天国大势不妙。
西面有湘军咄咄逼人,东面有李鸿章淮军和左宗棠楚军的步步逼近。
两面作战为兵家大忌。江南战场的主动权,一步步落入清政府手中。
1862年3月,曾国荃率三万湘军离开安庆东下,拉开了天京之战的序幕。
4~5月,在湘军的强势打击下,驻守天京上游的太平军节节败退,湘军陆续攻占了芜湖、巢县、无为、运漕、和州、东、西梁山、太平关。
5月30日,彭玉麟率湘军水师一万多人进泊金陵护城河口,曾国荃部三万人也直逼雨花台。天京城处在了湘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湘军的势如破竹,让深居不出的洪秀全缺乏心理准备。
6月8日,为了打退湘军的围城,洪秀全在天京城内临时拼凑了两万军队。
能拿得动抢的人,通通都要出城迎战!
结果,两万弱旅惨遭湘军吊打。
而在初战失利的同时,陈玉成遇害的消息也传到天京。
得知了噩耗,洪秀全先是惊恐不安。接着又不知所措,完全沉不住气了。
在这种情况下,在外作战的李秀成、杨辅清、洪仁玕等人,全部收到了驰援天京的诏书。
收到诏书后,身处皖南的杨辅清、洪仁玕立即回援天京。
坐镇苏州的李秀成认为湘军初至,锐气正盛,解除天京威胁的时机尚未成熟。便没有亲率主力回援,而是指派了胞弟李明成回援天京。
到了7月,回援的太平军约五万人。
此时对比兵力,太平军要多于湘军。
从形势上讲,太平军握有局部主动权。
因为曾国荃一军,完全是孤军,在太平天国的内线作战。
曾国荃把兵力分布在板桥至方山一线,目的并不是立即拿下天京,而是试图在天京城外设立据点,然后再伺机伸展。
当时的湘军并不会,也根本不可能立即对天京发动进攻。
但是,由于杨辅清、洪仁玕指挥所部夜袭湘军大营,被湘军击退,未能解除天京之围。
加之洪秀全也对李秀成的迟迟不回心怀不满,开始怀疑其忠诚。
因而一时之间,所有的压力全压在了李秀成身上。
从8月初开始,洪秀全一日三诏,措辞极为严厉。
尽管李秀成将自己的家属送往天京做人质,也依旧抵消不了洪秀全对他的质疑。
9月14日,李秀成终于顶不住压力,在集结了堂弟侍王李世贤、护王陈坤书等十三个王爷后,领兵三十万(另有一说是二十万),号称六十万,由苏州出发,在东坝会齐,浩浩荡荡回援天京。
得知李秀成来了,天京城外的曾国荃很心慌。城内的洪秀全也很心慌。
由于摸不准李秀成的态度,此时洪秀全的心态极为纠结。
他怕李秀成不来,又怕李秀成乱来。
李秀成这个时候能证明自己忠诚的方式,唯有打胜仗,打败湘军!
然而,这场至关重要的“雨花台大战”,李秀成在拥有十倍兵力的情况下,与曾国荃大战四十多天,竟然打输了。
关于为什么打输,李秀成后来在自述中是这样说的:
“九帅(曾国荃)节节严营,濠深垒坚,木桩叠叠层层,亦是甲兵之利,营规分明……因八月而来,各未带寒衣,九十月正逢天冷,兵又无粮,未能成事者也。”
在李秀成看来,此战失利可以归纳为三个原因。
一是湘军太强大;二是天气太冷;三是太平军缺粮草。
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客观因素导致了战役失利,李秀成主观上没有任何方面的失误。
那么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很显然,并不是。
首先,参战的湘军并不强大。
曾国荃部的账面兵力只有三万,加之遇到瘟疫,导致减员三分之一。因而湘军实际的可战之兵也就一万多人。
第二,曾国荃是孤军深入。虽然有水师源源不断地运送补给,但湘军也存在粮草不足,士兵吃不饱饭的情况。
第三,李秀成是有备而来。所谓的“因八月而来,各未带寒衣,九十月正逢天冷,兵又无粮,未能成事者也”,并不是事实。
第四,据曾任曾国藩幕僚的王闿运的记载,太平军在雨花台大战期间的表现,前后落差较大。
大战前期,太平军在每次战斗中,都是先以洋枪、洋炮猛烈轰击湘军,并潜挖地道,直达湘军营濠外,有如明地道束草填沟,铺板于上,将士前赴后继,奋不顾身。
在长达二十多天的猛烈攻击中,湘军副将倪桂等人被太平军击毙。
曾国荃临阵督战时,脸部左颊也被流弹击中。
由于压力太大,曾国荃每天都要写一封信向曾国藩诉说苦状。
远在安庆的曾国藩得悉后,用他自己的话说“心已用烂,胆已惊破”。压力极大。
可是像这样强度的攻击,大战的后期,当两军开始比拼毅力,就看谁先撑不住时,太平军竟然变得怯敌,连肉搏战都不敢打了。
对此变化,李秀成的解释是太平军后勤补给出现困难,以致士气衰竭,没人愿意卖命了。
可是前面也说了,所谓补给困难,并非事实,都是李秀成事后的推托之词。
太平军前后反差极大的真正原因,其实是雨花台大战后期,苏州传来噩耗——谭绍光率东征军在青浦、嘉定惨遭淮军的痛击,以致“苏昆空虚”。
苏州是李秀成的大本营,其重要性在李秀成眼中要高于天京。
现在淮军要偷自己的家,加之天京这边短期无法结束战斗,李秀成自然是坐不住,心思早就飞到苏州去了,直接从雨花台前线抽调了数万人驰援,不想再与湘军死磕到底。
而李秀成作为主帅,他尚且如此,三十万太平军自然是军心懒散,无人再愿意卖命。
证明自己的关键一战没打好,结果很严重。
无论李秀成如何给自己找推卸之词,也抵消不了洪秀全对他的不信任感。
不久后,洪秀全的处分诏书下达:革除李秀成的忠王爵位,留职自效,戴罪立功。
当然,把雨花台大战的失利,全归咎于李秀成,也不客观。
自从安庆失守后,洪秀全为了牵制陈玉成、李秀成等人军权过大,也是骚操作不断。
比较明显的一个骚操作就是滥封王,一口气封了一百多个王。
洪秀全大封王爷,固然可以提振人心,调动将领们的积极性。
但消极影响也很明显。那就是当洪秀全越级与中层将领建立联系后,有非常多的人,渐渐不服李秀成的调度。
原本太平天国只有两个陈玉成和李秀成两个大军阀,结果一通滥封王后,太平天国出现了几十个小军阀。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洪秀全的军事素质过硬,有超强的指挥作战能力,这倒也罢了。
问题是,洪秀全没有这么强的指挥能力。
他本身能力不足,却即要防着李秀成,又要重用李秀成,太平军的指挥系统怎么可能不乱?
换言之,参与雨花台大战的太平军诸王,在大战后期都想保存实力。因为大家明白,有兵就有权,就有管辖区,有自己号令一切的独立王国。
如果把老本拼光了,就什么都没了。
这个时候,就算李秀成想打,也难以为继。
说到洪秀全滥封王,这里插一嘴。
太平天国灭亡后,根据昭王黄文英在江西巡抚衙门的供词,洪秀全一共封了2700多个王。
这也是今天流传最多的一种说法。
但根据罗尔纲先生的考证,太平天国后期能考证到王号的王爷,实际是250多人。这还是算上了杨秀清、冯云山等早期册封的王,以及洪秀全为了拉拢捻军和天地会,遥封的王爷。
至于所谓的2700个王爷,目前无法证实。
因为即便加上天京城破前夕,幼天王洪天贵福临时册封的一批有名无实的王爷,太平天国也只有一千多个王,远远达不到黄文英说的2700多个。
有朋友可能会说,一千个王爷也不少了。据说太平天国的王爷都有开府的权力,天京城才多大啊?一千多个王爷都要修王府,天京城岂不是要挤爆了。
怎么说呢。
首先,太平天国后期出现了明显的军阀化。以致天京中央的权力不断弱化,洪秀全对将领能施加的影响力越来越少。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洪秀全不封王,地方将领也是拥兵自重,是事实上的王爷。
既然已经是事实了,加之洪秀全此时既无粮草,手上又没有军队,他唯一不可替代的优势就是拥有名器的授予权。
他此时不封王,更待何时呢?
其二,太平天国后期册封的王爷,多是口头授予,连王号都没有,没什么实质奖励。
真正有开府权力的,也就是开国六王(杨秀清、萧朝贵等人虽死,但爵位保留),以及洪仁玕、李秀成、陈玉成等十几位权高位重的王爷。
也就是说,没实力的人,无论是否封王,都没能力建王府。有实力的人,无论是否封王,也会自作主张修建豪宅。滥封王,其实不会额外占用太平天国有限的资源。
第三,作为太平军的对立面,清军的情况也没好哪去。
清朝绿营武官编制,从正一品到从九品,总计是12933员。其中提督19员,总兵83员。
但在镇压太平天国的十余年战事中,清政府以战功保举者,获“记名提督”近8000人,获“记名总兵”近2万人。
熟悉明清朝军制的朋友们应该都清楚,“提督”和“总兵”是清朝含金量非常高的高级武职。
后者为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军级,少将军衔。前者为从一品,相当于正军级或副大军区级,中将军衔。
北洋水师那么重要的单位,其编制也只有一个提督和两个总兵。
而如此高级的武职,清军的记上名册,居然将近三万人。这滥封程度比太平天国的一千多个王爷也不遑多让了。
清政府和太平天国在开不出什么实际奖励的情况下,给予将领精神鼓励,属于典型的权宜之计,谁也别笑话谁。
大战失利,湘军的企图得逞,围攻天京的威胁并未消除,怎么办?
洪秀全在宫中闭门造车,冥思苦想一番后,又想起了“围魏救赵”。
他命李秀成率本部二十万人马进军皖北,进而攻打武昌,然后进取荆州、襄阳,与远征陕西的扶王陈德才部联成一片,以达到调动湘军,解天京之围的目的。
但是,围魏救赵这一招,太平军已经用烂了,湘军根本不中计。
并且,曾国藩此时已荣升协办大学士,拥有统辖苏、赣、皖、浙四省军事之权。
当得知李秀成要袭击湖北后,曾国藩命皖北、鄂东各府县坚壁清野,导致李秀成部在行至安徽六安时,无可休之舍,无可征之粮。
流动大军最怕的就是无粮可食。士兵们饿肚子,分分钟兵变。
李秀成无可奈何,只好下令退兵,自己先带一万多人返回苏州,让剩下的十几万人在后面慢慢走。
结果,当李秀成先行离开后,清军马上对后面的太平军发动合围。
这十几万人,身无立足之地,缺水缺粮,饿死者甚众,最终全部被歼灭。
李秀成总计也就是二十多万兵力,一战被干掉了十几万,后面的战斗想想也知道没法打了。
1863年12月,苏州、无锡相继被淮军攻陷。李秀成在苏南无立身之地,只好盘算着回天京。
驻兵溧阳的李世贤知道后,劝李秀成别作他谋,不要回京,但李秀成不听。
1864年初,被湘军围困了一年半的天京因为断粮,开始出现大面积的饿死现象。
而与老百姓饿死截然相反的一幕,是洪仁达等勋贵家中屯聚了大量粮草,但他们却从不放粮救赈,反而借此机会囤积居奇,大敛钱财。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一句名言——人类从历史里学到一个教训,那就是没有学到任何教训。
明朝灭亡前夕,崇祯皇帝求大臣们捐钱犒军,但世受皇恩的明朝勋贵纷纷喊穷。
等到李自成进了北京,这些人全部被抄家。
此时的太平天国勋贵就如明末官员一般无耻,太平天国怎能不亡?
1864年3月,见大势已去,天京周边诸城镇掀起一阵投降风。
溧阳、金坛、溧水、东坝等地的太平军守将纷纷向清军投降。
受此影响,天京也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李秀成很清楚继续固守天京,必然是死路一条,便上殿向洪秀全进言:天京不能再守。应立即放弃天京,取道江西,绕湖北,与陈德才军会合,据西北以图中原。
很明显,李秀成的建议是上策。
打不过,只能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并且,转向西北发展也有一个好处,那里没有列强势力,湘军的水师也过不去。
只要避开了列强和湘军水师,胜负犹未可知。
但此时的洪秀全已经没了早年的锐气,他已经吃不了苦了。
所以,洪秀全断然拒绝了李秀成的建议。
见洪秀全不想走,李秀成只好留守天京。
1864年5月,洪秀全病了。
之后的十天,由于不肯服药,日渐严重,洪秀全最终一命呜呼。
洪秀全死后,幼天王洪天贵福即位。他没有发公告,也没有举行仪式,只是草草安葬了洪秀全。
据洪天贵福后来的供词称:“十九曰老子死毕,是遣女官来葬的。葬在新天门外御林苑东边山上。”
洪秀全下葬时,是秘不发丧,没有用棺椁,很少人知道其遗体具体埋在了哪里。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洪天贵福没说。但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天京即将城破,没必要大办丧事了。不如秘不发丧,让湘军找不着,也好给洪秀全留个全尸。
当然,湘军最终还是找出了洪秀全的遗体。
至于如何处理的,那就众说纷纭了。
比较常见的一个说法是曾国藩命人将洪秀全的尸体烧成了灰烬,然后又让人把洪秀全的骨灰放到炮口上,开炮打进长江。
湘军那边,围困天京近两年,从上到下,想死的心都有了。
由于朝廷无法足额发放军饷,所以湘军在打仗时,往往需要通过洗劫城镇填补军饷亏空。
之前一路东下,湘军势如破竹,攒了一些家当。
但在南京城下,老百姓都跑光了,想洗劫也找不到抢劫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湘军十个月没有发饷。
没有军饷,这都还是次要问题。
最要命的问题,是开销巨大,后方无以为继,南京城下的湘军,还出现了“贼齑未尽,我食先匮”的情况。
也就是被围困的太平军还没饿肚子,湘军倒先吃糠咽菜了。
而湘军攻打的天京城,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监督修建的都城,修的极为讲究。
城墙周长九十六里,要数万人才能完全包围。
城墙的用料是的巨砖加以石灰和糯米浆粘合,地基用的是花岗石,坚固无比,一般的大炮根本轰不穿。
围城之初,曾国荃其实有心理准备。
此前攻打九江、安庆,他制定的攻城周期都是18个月,实际攻克分别用了16和15个月。
打天京,曾国荃计划二十个月。
但让曾国荃没料到的是,从1862年6月开始围城,到现如今,已经过去整整两年了,天京城依旧岿然不动。
拿不下天京,此时不仅是曾国荃着急。
居于深宫之中的慈禧也是焦躁不安。
因为有情报显示,之前被陈玉成派去西征的赖文光和陈德才正带着四十万大军回援。
如果一这支生力军逼近天京,解了天京之围,那岂不是前功俱废了?
为了尽快破城,慈禧一面派僧格林沁领兵在河南、安徽截击陈德才。
一面严责曾国荃湘军攻城不力,并一连给李鸿章下发六道谕旨,要他火速带领淮军赶到天京前线,会同曾国荃攻陷天京。
不过,李鸿章做事向来精明。
他知道曾国荃带着十万部下,在天京城下饿肚子苦战,这些人之所以能坚持下来,主要靠一个信念:如果拿下天京城,大家都发大财,这将是这辈子最大的发财机会,也将是这辈子最后的发财机会,因为抢完了这里,就没得抢了。
如果自己贸然行动,跑去分一杯羹,必然要开罪于湘军。
搞不好,是要火拼的。
因此,李鸿章便没按朝廷旨意向天京进军,并向曾国荃明确表态:“屡奉寄谕,饬派敝军协剿金陵,鄙意以我公两载辛劳,一篑未竟,不敢近禁脔而窥卧榻。”
李鸿章按兵不动,同时朝廷又下了死命令,曾国荃不敢怠慢,命人在天京城外挖了30多条地道。但是效果却非常一般。
因为太平军也是挖地道的高手。可谓久经战阵,无论湘军把地道挖得多么隐秘,城墙上的太平军只需观察地面野草的颜色(野草会因为缺水而草色发黄),就可以判定野草下面是否有地道,并派人将地道破坏。
所以湘军的地道战,完全是无用功,空耗了十几万两的炸药钱,还搭上两千多工兵。
见地道战效果不好,曾国荃只好使出攻心计,一面命人加紧挖地道,一面并派人对守城的太平军进行诱降。
还别说,诱降这一招管用。
在湘军的诱降下,城内一些人的心理开始动摇。
见人心不稳,李秀成建议洪天贵福大封列王,以此笼络人心。
太平天国很多有名无实的王爷,其实就是在这时候册封的。
不过此时封王,为时晚矣。
6月30日,驻守正阳门的太平军守将向湘军请降,曾国荃得知后,马上派人接应。
当天晚上,有一百多湘军士兵通过绳索爬上了城墙。
但就在湘军准备偷偷打开正阳门的城门时,意外发生了。一名士兵的枪支突然走火,惊动了巡城的太平军守军。
无奈之下,湘军只好缒下城墙逃命。来不及逃跑的,就被太平军打死了。
大好机会就这么错过,曾国荃极为恼火。
于是,他一面命人继续挖地道。如果30多条地道还不够,那就加倍!如果60条也不够,那就挖100条。
一面在钟山第三峰东南麓,贴近太平门城根的地方架设了一百多尊大炮,没日没夜的对天京城内进行轰击。
7月17日,湘军将神策门炸开了一个缺口。
但当湘军蜂拥而入时,守卫神策门的太平军将几十桶点燃的火药投掷到了缺口中,瞬间引起大火,烧死了首批冲入缺口的三百多名湘军。
此时的天京城内,满打满算还不到两万人。除去非战斗人员,仍能上阵作战的仅四千多人。
但就是这四千人,却非常顽强,都是打仗不要命的主儿。
7月19日,湘军再次通过挖地道,埋炸药的办法炸开了天京城墙。
这一次,由于冲入城内的湘军实在太多,太平军无法阻挡。围困了26个月的天京,终于是被湘军攻克。
城破之后,曾国荃顾不上休息,立即安排八百里加急向朝廷报捷,并派人连夜将副本送给曾国藩查阅。
待这些做完,已三天三夜没合眼的曾国荃倒头便睡,任凭手下将士在天京城内烧杀劫掠。
四天后,捷报送到紫禁城,慈禧和慈安看到捷报后,立刻派人祭拜咸丰的陵寝,告诉这位大清第一昏君,您可以瞑目了。
当然,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两宫太后搞这场祭祀,只是为了告诉天下人,我俩虽然是女流,但不比男人差。那些整天对垂帘听政唧唧歪歪的人,现在可以闭嘴了。
宣示完政治正确性,再然后就得论功行赏了。
怎么赏呢?现在还不知道,得等曾国藩更详细的奏报。
三天后,曾国藩的奏报来了,这道奏报不仅名称很长——《奏报攻克金陵尽歼全股悍贼并生俘逆酋李秀成洪仁达折》。
内容也很长,大概3000多字。
由于内容太长,这里就不复述了。简单来说,曾国藩在折子里汇报了四件事:
一,太平天国的暴乱规模是空前的;
二,南京城内十多万叛军,没一个投降,极其顽强;
三,这次能平定叛乱,多亏了先皇、两宫太后以及同治皇帝的英明领导;
四,湘军打赢了意志如此顽强的叛军,希望朝廷“不惜破格以奖有功”。
应该说,曾国藩的这道折子,写的还是很有水平的。既在无形之中吹嘘了自己的功劳,也在明面上拍了领导的马屁。
可是,慈禧和慈安见到奏报后,却连下两道圣旨,臭骂了曾氏兄弟一顿。
骂曾国荃的圣旨是这么说的:外城刚破,理应一鼓作气,生擒洪逆酋首,再上奏不迟!如此内城刚破,便迫不及待地上奏,表功之急,岂有此理!
你曾国荃刚刚破城,就急着写奏折来邀功,洪秀全的尸体找到了吗?幼天王抓到了吗?你猴急什么?
骂曾国藩的圣旨,内容更干脆:你甭跟我废话。金陵攻陷之前,我听说城中财富堆积如山,现在怎么没听你们兄弟提起?太平天国的财宝去哪里了!如果金陵城内真的有巨款,记得做好清册上交朝廷,以作为军饷赈灾之用。别跟老娘耍花样!
看到朝廷的诏书,准确地说,应该是命令,曾国藩懵了。
因为湘军攻入天京后,当天就开始洗劫,将城内的十几座王府劫掠一空。
到了第二天中午,湘军提督萧孚泗在洗劫天王府后,一把火将天王府烧毁。
太平天国的财宝去哪了,别人不知道,但曾国藩很清楚。
如果没有,那就是没有。
如果有,那也已经被湘军的兄弟们瓜分了。
已经吃进肚子里的财宝,还能再抠出来的吗?怎么可能呢!
湘军已经十个月没发饷了。军官们、士兵们都靠着拿下天京这一仗,捞足了后半辈子生活无虞的资本。这时候让人上缴所获战利品,那是会引发兵变的。
所以,曾国藩随即就给朝廷回了一道奏折,在折子中,他理直气壮地说:“历年以来,中外纷传,逆贼之富,金银如海,乃克复老巢,而全无货财,实出预计之外。”
意思就是说,虽然外界传闻金陵城中有大量的金银财宝,但我们打下金陵后,才发现传闻是扯淡,金山银海什么的,根本就没有啊。这实在是出乎了我的意料啊。
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如果你们不相信的话,那我也没办法了。
解释了财宝的下落,曾国藩又在奏折中补了一句:“目下筹办善后事宜,需银甚急,为款甚巨,如恤灾民,修理城垣,驻防满营,皆善后之大端。”
我这里不仅没财宝,反而还缺钱赈灾、发饷。希望朝廷赶紧提供支援,否则出了事,搞出民变、军变,我负不了责。
曾国藩写第二道奏折之前,李秀成被湘军活捉。
慈禧本想将李秀成押到北京审问,顺便查证曾国藩说法的真实性。
但是曾国藩却说李秀成的威望极高,怕他路上跑了,还是杀掉比较保险。
于是,李秀成就被湘军就地处决了。
收到曾国藩的奏报和李秀成的死讯,慈禧也看出来了,曾氏兄弟这是恃功而骄。如果逼得太急,保不齐就把人逼反了。
所以慈禧也只好下旨安抚,并论功行赏:曾国藩封一等毅勇候,曾国荃封一等威毅伯,萧孚泗封一等男爵。
至于宝藏,没有就没有吧,你们辛苦了。
不过,慈禧也不是吃素的。
封赏的圣旨下发不久,她暗中调兵遣将,令僧格林沁以进剿捻军为名,进驻安徽;令湖广总督官文率军十万,屯戍武昌;令冯子材领兵驻镇江、都兴阿驻军马鞍山、富明阿进驻扬州,监视湘军。
这几个人,有的是旗人,有的是土匪出身,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跟湘军不对付。
在慈禧看来,太平天国灭了,湘军就是大魔头。
满清卧榻之侧,岂容汉人酣睡?财宝可以不追究,但湘军必要裁军。
曾国藩为官26年,打仗打了14年,既当过中央大员,也当过地方诸侯,慈禧想干什么,他很清楚。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嘛。
为了避免与朝廷冲突,曾国藩主动向慈禧打报告:嗣与臣弟曾国荃商议,定将金陵全军五万人,裁撤一半。但裁军要补足拖欠的军饷,并发放路费,希望朝廷拨款。
曾氏兄弟主动要求裁军,慈禧自然不会拒绝。
为了尽快达成裁军,慈禧同意了曾国藩的要求。
路费问题,曾国藩用手上剩余的军饷,买进了一批官盐,然后分给退伍的湘军,让其带回老家。由于内陆的盐价是沿海的十几倍,退伍湘军带着这些合法官盐,沿路卖钱就可以获得足够的路费。
欠饷问题,朝廷先给出期票,也就是退休年金。这些期票由户部担保,把各种拖欠的军饷,写得分毫不差。退役的湘军军士可以在20年之内,凭票向当地的地方衙门领钱。
被裁撤的军士觉得有利可图,便纷纷领盐、领期票回家。
一场可能发生的大乱,也就此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