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来袭?这些知识和应对方法你要知道

伊说健康养生 2025-03-28 10:16:14

随着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然而,不少人却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感到困意绵绵,仿佛怎么睡都睡不够。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春困”。

为什么春天总让人犯困?

“春眠不觉晓”的诗意背后,藏着千万人哈欠连天的现实。这种看似寻常的生理现象,实则是身体与自然对话的精密调节过程。

1、中医视角下的春困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春季阳气始生,万物复苏,人体的清阳之气也应随之升腾。然而,若冬季养护不足,阳气受损,或者肝气郁滞、气机不畅,以及脾的运化失常,都会导致春季阳气生发不足,从而引发春困。具体来说,冬季本应避寒就温、养精蓄锐,若过度劳累、熬夜或受寒,就会损伤阳气,使得春季阳气无法正常升发。

另外,春季为肝所主,肝主疏泄,若肝郁不畅,气机不畅,也会影响阳气的正常生发。而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若脾虚或脾湿,则会导致运化失常,清阳不升,进而引发春困。

2、现代医学对春困的解释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春困是人体对季节变化的一种生理适应过程。冬季气温较低,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量减少,以维持体温恒定。进入春季后,气温逐渐升高,皮肤的毛孔和血管开始舒张,皮肤的血液循环旺盛起来,导致供给大脑的血液相应减少。

同时,天气变暖,新陈代谢逐渐活跃,耗氧量不断加大,大脑的供氧量相对不足,从而使人感到困倦思睡。此外,春季湿度较大,空气中负氧离子减少,也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加重困倦感。

这些困倦要警惕

虽然春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前兆。例如,肝病、贫血、心脏问题、脑中风等都可能表现为疲倦乏力、嗜睡等症状。

如果在春困的同时,还伴有皮肤发黄、恶心、厌油腻、食后胀满等,可能是肝病的信号;而疲乏、困倦、头晕,可能是贫血的表现;心脏疾病则会使血液循环不畅,引起代谢废物聚集,导致疲劳、困乏,还常伴有心慌、胸闷等不适;脑中风患者在发病前5~10天会频繁打哈欠,若原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病人出现连续哈欠,特别伴有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头痛、言语不清、反应迟钝等症状,可能是神经系统和脑血管问题的征兆。

应对春困的小妙招

在了解了春困可能潜藏的疾病后,我们更应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春困,下面是一些可以尝试的小妙招。

1、作息调节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人体机能得到有效调整,减少白天的困倦。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中午可以适当午睡30分钟左右,哪怕只是闭目养神,也能有效减轻疲劳感,缓解春困。

2、运动调节

适度的体育活动是缓解春困的有效方式。户外散步、慢跑、做体操、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不仅能加速血液循环,强化新陈代谢,还能疏通筋骨组织,增强心肺、大脑等脏器功能,提高整体素质和抵抗力,有效克服消极懒惰情结,提振精神面貌。

特别是对于久坐的上班族,每隔1~2小时起身活动一下,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如伸懒腰,双手五指交叉,掌心向上置于头顶,脚尖交替伸直和上钩,四肢伸展的同时,可向左右转体,大约持续30秒,这样能有效增加对心、肺的挤压,促进心肺更好地发挥其生理功能,濡养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使人感到清醒、舒适,精神倍增。

3、膳食调理

饮食上应遵循清淡、易消化、少油腻的原则,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人体必备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以适当增加酸味和辛味散食物,如山药、红豆、薏米、陈皮等,有助于健脾祛湿、理气解郁,顺应春季阳气始生、生发的步伐。

此外,适当饮茶也能提神醒脑,如薄荷菊花茶可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缓解疲劳;枸杞茶能滋肾、养肝、润肺、明目、强壮筋骨、改善疲劳;玫瑰花茶具有理气解郁、降火调血、安神祛乏的作用。适量饮用咖啡,也能起到一定的提神作用,但需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4、穴位调理

中医穴位按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缓解春困的方法。按摩太阳穴、风池穴、内关穴、足三里穴等穴位,可以舒筋活血,使人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消除疲劳。建议每日早晚按压一次,每次3~5分钟。

此外,还可以通过头皮按摩来提神醒脑,如双手十指自然屈指并拢,指腹从前额发际梳捋,经头顶,一直到脑后,再从前额发际移向耳侧发际,对整个头皮较有力地划摩10次;再用十指依前顺序较有力地一点一点地按压3遍;最后用十指依前顺序轻缓按摩5遍。梳捋方向始终从前向后,速度宜慢,力在指腹,勿在指甲。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疏通气血、通达阳气、百脉调和,使人解除疲劳、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维敏捷。

春困是人体对季节变化的一种自然反应,但通过合理的作息、适当的运动、科学的饮食以及中医穴位按摩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缓解春困,让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如果春困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疾病风险。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春困,享受一个充满活力的春天!

参考资料

[1]王颖.“春困”乏力,按揉这些穴位可缓解[J].中医健康养生,2023,9(3):54-56

[2]陈日益.春眠不觉晓 春困何时了[J].健康博览,2024(4):36-37

[3]凌晓燕.如何应对春困[J].健康向导,2023,29(1):64-64

声明:文章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