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可期

猎户座商业 2025-03-03 03:09:27

在经济发展的宏大版图中,房地产市场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历经深度调整,市场态势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步入 2025 年,一系列积极信号不断释放,让人们对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满怀期待。

政策东风强劲,全力护航市场回稳

自 2024 年以来,政策层面围绕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力,为 2025 年市场止跌回稳筑牢根基。2024 年四季度,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新增实施 100 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支持范围大幅扩展到近 300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且推进货币化安置。这一举措如同在市场注入一剂 “强心针”。预计 2025 年实际改造数量或增至 150 万 - 200 万套,将总计拉动住房需求 0.75 亿 - 1 亿平方米,带动保障性住房贷款 1800 亿 - 2400 亿元,有力刺激住房消费,缓解市场库存压力。

与此同时,商品房和土地收储政策加速去库存进程。2024 年 11 月,财政部允许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按全国商品房销售单价每平方米约 1 万元,100 万套存量商品房、每套 50 平方米收储标准测算,若专项债使用比例在 50% - 100%,预计新增商品房收储专项债实际投放规模在 2500 亿 - 5000 亿元,拉动商品房去库 0.25 亿 - 0.5 亿平方米。央行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利用率也有望大幅提升。自 2024 年 6 月设立 3000 亿元再贷款额度后,截至 9 月末利用率仅 5.4%,随后央行将再贷款资金比例由 60% 提高到 100%,预计 2025 年实际使用额或增至 1000 亿 - 1500 亿元,对应拉动商品房去库存 0.1 亿 - 0.15 亿平方米。土储专项债重启同样意义重大,上一次发行在 2017 - 2019 年间,合计发行 1.26 万亿元,同期商业银行土地储备贷款余额净增 1.4 万亿元。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商业银行土地储备贷款余额为 1.56 万亿元,预计 2025 年土地储备专项债发行规模可能在 2500 亿 - 3000 亿元,将拉动约 1.5 亿平方米闲置土地收储,拉动土地购置费 2500 亿 - 3500 亿元,盘活房企存量闲置用地资产,增加流动性资金。

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 2025 年按 “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能早尽早” 原则扩围 “白名单” 项目,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建设交付。预计 2025 年 “白名单” 专项借款审批金额或扩围至 8.54 万亿元,实际放款率提升至 50% 左右,假设全年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余额增长 5%,全年新增实际放款约 2.63 万亿元,极大改善房企流动性,有序防范债务风险。过往针对供需两端的支持政策还将延续,如各地不断优化限购、限贷政策,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减少购房成本,提升购房者购房意愿。

市场指标改善,边际向好趋势显现

从市场表现来看,2025 年房地产市场有望迎来边际改善。销售层面,预计 2025 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 9.36 亿平方米,同比下跌 4% 左右,销售额跌幅可能在 3% 以内,降速明显放慢。其中住宅销售依旧是主力,现房销售有望保持 15% 左右增速,期房销售跌幅收窄,现房占比或从 2024 年底的 27% 升至 2025 年底的 33% 左右。更为宽松的购房政策使购房者情绪持续修复,地方收储专项债投放也让购房者对房企交付更有信心,加速各地存量商品房去化。

房价方面,结合市场分化及降价促销等因素,预计 2025 年全国新建商品房价格同比下跌 1% 左右,二手房价格同比下跌 2% 左右,跌幅较 2024 年底分别收窄 4.7 个百分点和 6 个百分点。房价走势与销售密切相关,预计全年房价跌幅最大在一季度,此后逐步收窄。一线城市受益于政策支持、现房库存供不应求及低基数因素,新房价格同比或上涨 2.5% 左右,二手房价格同比止跌,发挥市场稳定 “压舱石” 作用。

房企流动性也将有所改观。预计全年定金及预收款收入达 3.2 万亿元,同比跌幅较 2024 年大幅收敛至 - 5% 左右;新增个人按揭贷款规模约 1.6 万亿元,增速由负转正。2025 年销售跌幅大幅收窄推动房企经营性收入走出困境,且房企债务到期规模较 2024 年进一步减少,全年各项债务到期规模约 3.1 万亿元,总体支出规模减少约 8000 亿元,连续第二年偿债本息支出规模大幅减少,缓解资金压力。

土地市场方面,大城市土地成交活跃度上升。预计 2025 年全国土地购置费跌幅较 2024 年收窄,土储专项债助力下,房企拿地能力收缩状况缓解,全年土地购置资金约 3.44 万亿元,同比下降 3.5%,跌幅收窄 5.2 个百分点。不过,土地新增供给总量延续收缩态势,全年土地市场或呈价稳量减状态。

投资层面,尽管受资金供给总体下降影响,房屋施工面积预计到 2025 年底降至 64.6 亿平方米,全年跌幅达两位数,房企市场化新开工项目建设保持收缩格局,但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发挥托底作用。综合测算,预计 2025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为 9.43 万亿元,同比下跌 6% 左右,跌幅较 2024 年收窄 4.6 个百分点。城中村与老旧小区改造、土储专项债及大城市土拍市场活跃、“白名单” 专项借款扩容等,将减缓房屋新开工面积下行速度,推动土地购置费跌幅收窄,促进竣工端改善。

调整接近尾声,市场未来充满希望

此轮住房支持政策从 2021 年三季度开始,市场调整时间远超以往。但目前从全国范围看,市场正从 “销售回暖” 向 “资金增厚” 阶段迈进。库销比作为衡量商品房市场周期的核心指标,2025 年将从高位逐步回落。过去 12 个月,库销比不再攀升,意味着房地产销售快速下滑态势得到阶段性遏制。考虑到 2025 年销售市场有望边际改善,地方加速推进商品房收储工作,且各地严禁不必要的新增项目实施,整体供大于求局面将缓和,预计商品房库销比将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参考过往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预计 2025 年房地产市场销售活跃状况优于投资,房企流动性状况改善可期,并于 2026 - 2027 年逐步实现投资止跌企稳。一线及重点二线城市房价中长期具有较强韧性,一旦市场情绪转好,房价回升潜力巨大。土地市场差异化特征将更明显,部分城市优质地块将吸引房企积极竞拍,推动市场良性发展。

2025 年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持续发力和市场自身修复下,止跌回稳目标充满希望。但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市场复苏是一个渐进过程,仍需政策持续优化调整、房企积极转型创新、购房者信心进一步恢复,各方协同发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从止跌回稳到高质量发展的跨越。

0 阅读:36
评论列表
  • 2025-03-08 23:16

    现在房价大幅下跌并不是因为下跌了没人买,而是没人买、实在卖不动才不断降价。卖不动的原因就是房地产的投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就是预期改变了,大家对未来房地产并不看好,通过投资炒作涨上去的资产一旦预期发生改变,那么就会面临价格快速崩塌,没人接盘了这才是最可怕的。没有人会去投资一个长期看跌的资产,哪怕是刚需也会非常谨慎购房,因为今年买需要50万,明年只需30万,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会觉得自住就无所谓,而是会选择等等。现在把钱变成房容易,但要把房变回钱可就难了。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房价持续走低是肯定的。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对实体经济才是真的利好。房子也是消费品,是用来住的消费品,只有炒房客想着买房升值的才天天幻想房子涨价,整天吹嘘房子。还说什么房价下跌就会对经济不好,你买个车是不是车行还要给你保价啊?不然经济就不好了?不可笑吗?还有就算货币贬值也不代表房价就会涨,这是房吹强行挂钩忽悠大家的。现在钱是更值钱了,货多了。

猎户座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