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的正式数据,我国企业就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9个小时,与往年相比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里位居前列。墨西哥和土耳其分别是美洲、欧洲最勤劳的国家,欧美发达国家的每周平均工作时长普遍在30小时左右,且呈递减态势。
我国劳动人口的工作时长一直位居全球前列,走势稳定,少有跌幅,一直在每年2100小时、每周平均42小时以上。其中企业就业人员工作时长最高,诞生了“996”“007”等调侃,如若把就业人员扩展至企事业单位、农业等领域,可能该数值会有少量的下调。
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每周平均工作时长大多在30小时左右,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少,但确实逐渐减少。部分国家如德国等,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已经降至30小时以下,且仍呈递减状态。德国位列发达国家中的最低值,一方面积极推动工业4.0建设,“机器换人”卓有成效,一方面德国近年来的制造业大迁离使得其产业工人数量减少,大有“躺平”的态势。
日本和韩国的劳动人口每周平均工作时长近年来都呈跌势,不同的是,韩国跌破2000小时的年度工作时长,其在新世纪初的顶峰时可是高达年度2400小时以上,现今仍是发达国家“工作狂”第一位。与日剧里渲染的加班氛围不一样的是,日本劳动人口的年度工作时长未到2000小时。与日本曲线近似的是美国。
欧洲国家的劳动人口每周平均工作时长呈梯度状,土耳其以42.9小时成为公认最勤劳的欧洲国家,其实黑山和塞尔维亚每周只比其少工作不到1小时。大量的东欧国家每周平均工作时长普遍在38小时以上,希腊是其中唯一的发达国家,与罗马尼亚并列欧洲第四,欧洲的发达国家则轻松多了。
亚洲的内卷程度更高,南亚、东南亚都有大量年度工作时长在2000小时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只有日韩、新加坡等少数国家相对较短。美洲最勤劳的国家是墨西哥,其他南美洲国家如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智利等年度工作时长也在2000小时上下。
勤奋工作是中国人的出厂设置,也确实在改开以来让我国产业发展受益。因为财富积累、高福利制度和产业结构、技术发展的关系,发达国家暂时有底气降低劳动人口的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对于我国来说,产业升级确实能在保持利润的情况下提高效率,但在实际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还需避免空心化及放弃所谓低端产业等情况,以及需要进一步关注合理分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