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里的剧”还是“剧里的广告”?从《庆余年2》看广告困局

三国部落说趣事 2024-05-23 03:34:11

近期,《庆余年2》频上热搜,然而,与此盛名并行的,是观众对其“五步一广告”现象的调侃与不满,甚至有VIP用户惊呼:“连我也跳不掉广告的‘围剿’。”这背后,是一场关于艺术创作与商业盈利之间微妙平衡的深度探讨,也是对现代观众心理适应性的直观映射。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广告植入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为影视作品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庆余年2》中的广告策略,无疑是在最大化利用其庞大的观众基础,为企业品牌带来曝光。然而,“每集平均9个广告”的频率显然触及了观众的忍耐极限,这便不再仅仅是剧情的陪衬,而是成为影响观看流畅度与沉浸感的“拦路虎”。这一现象激发了观众的“觉醒”——他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审视与评价广告的存在合理性,乃至对付费服务的价值提出质疑。

应该说,观众对于广告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排斥到逐渐适应的过程。起初,面对突如其来的广告打断剧情,自然会产生排斥感,认为这是对内容完整性和观赏体验的破坏。但随着时间推移,当广告成为普遍现象时,部分观众开始学会“选择性忽视”,甚至能在某些巧妙植入的广告中找到乐趣,形成一种特殊的观剧习惯。《庆余年2》等一众影视剧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不触怒观众的前提下,使广告与剧情深度融合,成为故事叙述的一部分,而非简单的商业干扰。

解决之道在于创新与平衡。一方面,创作者应当探索更加巧妙、自然的广告植入方式,使之成为剧情的一部分,而非简单的贴片,追求“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比如,结合剧情设计定制化广告桥段,或在道具、场景中巧妙融入品牌元素,既不突兀,又能有效传递品牌信息,还能使广告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一股力量。另一方面,制片方需认真考虑观众感受,提供不同级别的观看选项,如无广告纯净版、低广告版与标准版,让观众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体现对观众意愿的尊重,也是对付费用户价值的肯定。

归根结底,无论广告如何花样百出,内容的质量始终是吸引观众的核心。影视剧要想在广告与剧情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就必须坚守内容为王的初心,确保剧情的紧凑、人物的鲜活、视觉的震撼。只有当广告成为剧情的点缀而非负担,当观众在享受精彩故事的同时,能自然而然地接纳其中的品牌信息,才能实现真正的双赢局面。在这个意义上,“广告里的剧”与“剧里的广告”之间的界限,应当由创作者与观众共同探索,寻找最适宜的平衡点,让影视作品在商业与艺术的双重轨道上稳健前行。

作者:薛鹏

编辑:江源灯影张

0 阅读:0

三国部落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