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酒店旅游业来说,每一年的黄金周都是重头戏,一些旅游目的地甚至将每年的黄金周当成重要的利润来源, 依赖各种假期的旅游目的地正是如此,依赖黄金周目的地酒店也是如此,我们正在失去黄金周的客源和高价,就像我们正在失去春运这个一年一度的全球最大人口流动现象...
01
正在消失的黄金周旅游暴利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在本次十一黄金周中,铁路出行人数突破一亿人次。而官方公开报道中更是预计在整个十天的有关这次十一黄金周的流动人数将达到19.4亿人次。航空方面,预测预计发送旅客也将超过1500万人次。
这些繁华的数据背后,却没有对上下游产业形成疫情前的爆满和高价现象。如酒店这种能明显反映淡旺季的价格晴雨表。我们从各个媒体和社交媒体上了解到信息,依然是各地的景区爆满,路上堵车的盛况,这背后其实存在着供需关系的重新调整。
2018年是中国黄金周的最后高峰,在当年,十一黄金周实现7.26亿人次的出行数据。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新的公共假日制度,“五一、十一”等这类黄金周走入大众视野,当年录得近2800万人次的出行数据。
从1999年到2018年,近二十年的黄金周旅游数据的变化,是中国经济腾飞的见证。全年出行人次从突破1亿人到突破60亿人次,各个黄金周也是贡献颇丰。
早期因为基础运力的落后和出行方式的单一,造成一种现象,就是一旦遇到公共假日,就面临春运一样的难题。
而如今这种现象逐步缓解和消失,虽然某些热门地方依旧出现拥堵,如热门景区和热门自驾路线,但总体很少再出现一票难求和一房难求的状况,这背后也是出行多样化和供应结构的调整。
02
黄金周背后的商业逻辑
过去的供给都是建立在峰值数据之上的,如一个旅游目的地每到十一黄金周平均每天涌入十万游客,那么当地的住宿峰值需求就需要10万张床位,可能对应的就是800-1000家酒店。
所以在这些旅游目的地,无论是政府还是当地投资者,一定会跟随峰值住宿需求去筹建酒店,这就会导致一个地区的酒店供应超过常规需求。
而我们目前几乎所有的旅游目的地都处于酒店过剩的阶段,过剩的背后实际就这些黄金周曾经短暂的数据推动了供应数量的增长。在经济和旅游消费一直增长的时期,这种需求可抵消或者可以迷惑真实的需求量。
所以一旦遇到灾难性的危机时,就会面临供应过剩的局面,正如我们在经历三年疫情大流行之后,遇到的情况,供应过剩,酒店过剩,从而造成行业亏损。
在一个旅游目的地进行酒店需求时,应该需要计算全年的平均需求,按照常规月份的需求进行投资分析,但我们却在大多时期,按照了峰值流量进行测算。一旦某地在黄金周某天房价高企,一房难求,就会有媒体及当地政府做出相关报道,从而引起政府和投资者的关注,从而继续增加供应。
我们因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社会和商业环境,俗话说就是很卷。这是建立在没有进行科学测算以及验证的投资环境,也是资源有限以及不规则的商业环境和心态决定的,所以在酒店业,应该避免“峰值经济”,这也是造成往往景区和著名旅游景点的酒店的收益大都没有城市里稳定。
03
失去黄金周后,酒店靠什么赚钱
旅游目的地的酒店在平日赚成本,在节假日赚利润,这个似乎成了过去十数年不变的规则。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旅游目的地的酒店平日食不果腹,节假日只能保本或者赚取微薄的利润成为常态。
这是因为我们的假期越来越集中,出行人群也越来越集中,这和我们的假日安排有直接的关系。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出境游挤占了很大的一个空间,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短途出境旅游,如东南亚和日韩等地。
其次,市场供应过大,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峰值供应,造成日常需求不高;供应过大,从而日常时间内酒店的价格越来越低。
酒店生意的减弱不单是黄金期消费群体的减弱,还在于供应过剩。目前整个消费环境是整体在往下走,性价比经济型的度假方式成为主要人群的选择。
短途,近郊,自驾,微度假等方式成为主要首选方式,人均消费降低,度假人群的范围在扩大,正如官方统计数据范围也在扩大一样,从实际旅游人数统计到流动人口统计的转移。
多样化的出行方式,主流度假目的地的弱化都在预示着行业结构调整和新消费方式的转变。春运不挤和黄金周不旺将成为未来常态,交通方式的便利不再让人都挤在过年回家,而日常出行变得更容易使得这股人群进行分散。
所以,消费降级、供应过剩、度假方式多样化都会使得目前市场逐步走向平稳期,也就是再不会有往年黄金周的高价周期,黄金周不高价、黄金周不旺也是市场走向常规发展的一个方向。
所以,摆在酒店市场面前的,还是需要本身的竞争力去获得发展和生存,而不是靠自然流量。酒店投资不再变得普遍化,市场、投资、测算、选择都变得更为重要,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