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酒店业整体连锁化率快速提升,从2022年的38.75%上升至2024年的43.25% 。其中中高档和豪华酒店的连锁化率均超过55%。然而,东部与西部地区在酒店市场发展上仍存在明显差异。东部沿海地区酒店业更成熟,连锁品牌密集、RevPAR(每间可售房收入)和ADR(平均房价)等经营指标全国领先,但投资成本也高企;相较之下,西部地区连锁化率较低,许多城市酒店供给仍处于成长阶段。在疫情后旅游热潮和国家西部发展战略带动下,西部酒店市场正迎来新的增长契机。

东西部酒店市场差异对比
目前,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酒店连锁化率和集中度更高,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星级酒店连锁化率高达81.4% 。反观西部,不论是省会还是地级市,连锁品牌渗透率仍有不小提升空间。正因如此,近年各大酒店集团纷纷将拓展重点转向西部下沉市场——据迈点研究院统计,2024年1月新开酒店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和西南三大板块,其中西北地区新开业酒店数量环比增长8.57%,增幅全国最高 。低线城市和西部区域连锁率的空白,为品牌下沉提供了发展空间 。整体而言,西部酒店存量市场是一片“蓝海”,连锁化率虽落后东部但提升潜力巨大。
在酒店业绩方面,东部市场的RevPAR和ADR明显高于西部。东部发达地区由于商务和旅游需求旺盛,房价和出租率长期领跑全国。例如2023年上海市星级酒店平均房价达737.36元,RevPAR高达452.64元/间夜,均居全国首位 。北京、广州、深圳等东部城市的RevPAR也普遍在300元以上 。相比之下,西部大部分省份的酒店收益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3年全国星级酒店RevPAR为187.97元)

中西部酒店数值对比
从各省区星级酒店RevPAR排名可以直观看出:除西藏这样的个别旅游高地(接近196元/间夜)外,西部多数省份RevPAR尚不足全国均值,青海、宁夏等位居末尾,仅在100元左右 。这反映出西部整体市场付费能力和客房收入仍落后于东部。
但值得注意的是,西部旅游热点地区正在奋起直追。比如西藏依托独特高原风光,星级酒店平均房价和RevPAR已跻身全国前十 ;新疆在2023年接待游客2.65亿人次、旅游收入达2967亿元,同比大增117%和227%,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旅游客流的激增正迅速带动西部酒店市场升温。
从投资成本与回报周期来看,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具备一定优势。东部一线城市土地、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奢华酒店项目投资额动辄数亿元以及更多,回本周期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许多投资者理想的酒店回报周期是3-4年,但实际能在5年内收回成本的案例并不多,不少酒店开业5、6年仍未回本 。
相比之下,西部及内地二三线城市的酒店投资由于土地价格和人力成本较低,总投入可大幅下降。慢曲酒店投资人邱不语指出:“到下沉市场做中高端酒店,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可以降低很多。只要运营得当、客源定位准确,在下沉市场反而能获得较高回报。”他认为单房投资额在10-12万元的中高端酒店非常适合GDP增速保持8%左右的地级市等成长型地区 。
这意味着在西部不少城市,建设一家中档酒店的投入可能不到东部一线城市的一半,却有望受益于当地旅游和商务需求增长,实现不错的收益表现。当然,控制成本只是一方面,还需匹配稳定客源才能缩短回报周期 。总体而言,西部酒店项目的性价比相对更高,投资回报周期有望比东部热点城市更短。但同时也要看到,西部市场区域广阔、情况多样,“水土不服”风险需充分调研规避 。


西部代表性城市酒店市场分析
为进一步评估西部酒店投资机会,我们选取成都、西安、昆明、乌鲁木齐四个具代表性的西部城市,从连锁化进展、需求增长、成本及运营等角度进行分析。这些城市涵盖西南和西北地区,既有经济旅游重镇,也有边陲门户城市,它们的市场现状能为西部整体趋势提供有力佐证。
成都:西南酒店业引领者
作为四川省会和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在西部酒店市场中地位突出。川渝地区是西部人口最稠密、产业基础最雄厚的区域,品牌酒店数量显著领先全国其他西部城市。截至2023年底,四川全省拥有2822家品牌酒店,仅成都就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重庆市也有1210家品牌酒店 。成都长期以来既是旅游名城,又是西部重要的商务会展中心。
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和重庆展览面积分列全国第4和第7,显示出强大的商务会展吸引力 。在旅游方面,成都以悠久历史文化和美食闻名,“打卡”景点众多,吸引国内外游客。2023年成都星级酒店营业收入达到20-50亿元区间,位居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前列 。这些因素使成都的酒店市场需求旺盛、客源多元:既有大量年轻商旅人士,也有休闲度假游客 。
国际高端酒店品牌万豪、希尔顿、洲际等近年来纷纷在成都布局,使当地高端酒店竞争趋于激烈 。目前成都中心城区高端酒店林立,客房供给充裕,市场已经进入品质竞争阶段。
对于投资者而言,成都仍具备酒店投资机会,但需聚焦差异化定位。一方面,中高端酒店在成都仍有增长空间。西南地区近两年新开业中高端酒店主要集中在四川,体现出投资者对成都旅游市场的信心 。中高端酒店投资规模适中、回报率较高,契合消费升级需求,未来在成都周边副中心和文旅新区仍有布局价值 。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成都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作为西部开发“主阵地”,成都吸引了众多国际和本土连锁品牌进入,经济型酒店市场尤为拥挤,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加大 。因此在成都投资酒店,应选择有特色的细分市场或高潜力片区,避开供给过剩的区域,并注重提升品质和差异化服务,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西安:文旅古都的市场潜力
西安是陕西省会,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是西北地区最具旅游号召力和商务活力的城市之一。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以兵马俑、大雁塔、古城墙等世界级景点每年吸引海内外游客数千万,是国内旅游热门目的地。2023年陕西省旅游业强劲复苏,带动酒店市场回暖。
西安的酒店连锁化进程近年来明显加快,各大品牌纷纷入驻。华住、锦江、首旅如家等集团早已深耕西安市场,中高端酒店和特色酒店的数量不断增长。根据统计,2023年西安星级酒店营业收入进入全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的第二梯队(20-50亿元),显示出其旅游接待规模和消费水平在西部首屈一指 。
在供给端,西安目前既有豪华国际酒店(如W酒店、瑞吉酒店等)满足高端商务会展需求,也有大量经济型和中档连锁酒店覆盖大众游客。值得关注的是,西安的新店开业增速在全国名列前茅。2024年一季度,在一线和新一线19城中,西安新开业的3-5星级连锁酒店数量位居前三,仅次于长沙和北京 。
这一方面是由于西安近年来举办的重大赛事活动(如全运会)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另一方面西安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商务往来也在增加,为酒店业带来增量客群。相较东部城市,西安酒店投资的土地和物业成本相对较低。加之政府对文旅产业的重视(如打造“大西安”文化旅游圈),为投资人提供了政策利好和市场信心。
综合看来,西安作为西北龙头城市,仍是酒店投资的一片沃土。中高端酒店在西安尤其有前景:一方面本地消费升级和会展经济发展带来稳定需求,另一方面高品质酒店供给仍有限,有品牌升级改造的空间 。
中国旅游研究院杨宏浩所长就指出,中高端酒店投资的一个方向就是西北、东北地区的旅游城市 ,西安正是典型代表。当然在投资西安酒店时,也需细分市场。例如,高新区、曲江新区等商务区和景区周边,需求旺盛但已有不少成熟酒店;相比之下,临近高校聚集的新兴区域、地铁沿线的新城区等,客源潜力大且竞争相对温和,可以成为布局重点 。总体而言,西安酒店市场基础扎实又具成长性,投资人只要选准地段和产品定位,依托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有望获得可观回报。
昆明:旅游枢纽的增长动能
昆明地处云南高原,是“春城”和西南旅游集散中心。云南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更是成为国内旅游顶流。2023年云南省接待游客10.4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和52.3%,均大幅超过2019年水平(恢复至2019年的129%和130%) 。
作为云南省会,昆明承接了庞大的游客流量,是滇西北、大理丽江方向旅游线路的起点和终点。一直以来,昆明的酒店市场以旅游度假客群为主,同时兼顾省内政商出行需求。近年来,昆明酒店业显现出消费升级趋势:高品质的度假酒店和精品民宿不断涌现,以满足游客对民族风情和自然体验的需求;经济型连锁酒店也在升级改造,以提升服务品质留住回头客。
从连锁布局看,云南全省品牌酒店已达1525家,在西南地区仅次于四川 。锦江、首旅如家、华住等集团在昆明均有多品牌拓展,全季、希尔顿欢朋、雅高宜必思等中档酒店近年陆续开业,补充了市场供给。昆明的新开业酒店供应增长在全国位居前列。
2024年一季度,昆明在新开3-5星级连锁酒店房间量增速方面名列全国前十 。这表明投资者对云南旅游市场充满信心,纷纷加码昆明及周边布局中高端酒店 。昆明酒店投资的优势首先在于旅游需求旺盛且相对稳定——气候宜人使其几乎全年无明显淡季,“避寒避暑”旅游常年不断。同时,当地建设成本相对东部低廉,土地获取相对容易,加之云南正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政府招商引资力度大,给投资项目提供了便利条件。
对投资人来说,昆明最值得关注的是旅游市场带来的机遇。大众旅游的火爆不仅让经济型酒店保持高入住率,也推动中高端度假酒店的兴起 。目前昆明高端度假酒店主要集中在滇池畔和阳宗海等风景区,仍有进一步开发空间。
同时,随着高铁网络延伸和航线增加(昆明长水机场是西部最大的航空枢纽之一),昆明的会展和商务功能在增强,这将催生更多商务型酒店需求。可以预见,昆明未来的酒店业将更加多元,高端休闲度假与中档商务并重。因此在昆明投资酒店,可根据区位选择定位:市中心及巫家坝片区适宜商务精品酒店,近郊风景区适合度假村或主题酒店,热门景点周边则可考虑中端连锁或特色民宿,满足大众旅游住宿升级的趋势。
乌鲁木齐:丝路枢纽的后发优势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作为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终点城市,具有独特的区位和资源禀赋。长期以来,新疆地区因地理遥远、经济相对欠发达,酒店市场发展滞后于内地。但近年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新疆旅游业和对外交流迅猛发展,乌鲁木齐正迎来酒店业的后发崛起。
数据表明,2023年新疆全区接待游客2.65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同比大增117%;旅游收入达2967亿元,同比增长226.9% 。新疆俨然已成为国内旅游的新热点之一,自驾游、冰雪游等新业态兴起,使其旅游市场吸引力大增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旅游门户,直接受益于这一热潮,酒店入住率和房价都有显著提升。
由于历史原因,乌鲁木齐过去的高星级酒店多为本地或周边国有企业兴建,国际知名连锁品牌较少。不过这种局面正在改变。2023年新疆迎来了首家万豪集团旗下酒店——乌鲁木齐中建福朋喜来登酒店正式开业,填补了万豪在新疆的空白 。希尔顿集团亦将奢华品牌康莱德(Conrad)落户乌鲁木齐,这是西北五省首家希尔顿顶级酒店,标志着国际高端酒店品牌对新疆市场的重视程度提升。

截止2023年6月
从数量上看,截至目前乌鲁木齐星级酒店和连锁酒店总量仍不大,全市住宿设施约有1800家 (含各类旅馆民宿),但随着旅游爆发式增长,供给扩容势在必行。多家国内酒店集团已将乌鲁木齐列为战略拓展城市,计划引入中高端及经济型品牌以完善当地酒店谱系。例如,东呈集团在新疆召开投资品鉴会,推出针对西部市场的连锁酒店新模式,欲以较低成本快速复制经济型酒店,抢占市场空白 。
对于投资者而言,乌鲁木齐的酒店投资价值正在快速攀升。一方面,旅游旺季时乌鲁木齐酒店一房难求,房价上涨明显,而现有高品质酒店供给不足,这为新项目预留了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乌鲁木齐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未来商贸物流、会展产业也将发展,商务旅客会进一步增多,带动中档商务酒店需求。
在乌鲁木齐投资酒店,应考虑到季节性因素,新疆旅游旺季集中在夏秋两季,冬季相对淡一些(但滑雪度假正在兴起)。因此投资策略上可采用“淡季多接会展客、旺季主攻旅游客”的模式,提升全年平均入住率。此外,还需注重招聘和培训本地少数民族员工,优化多语言服务,以适应新疆多元文化环境。这些举措有助于酒店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从而获得稳定收益。在国家政策和旅游东风的助推下,乌鲁木齐正从过去的边陲市场变为酒店投资的新“蓝海”。


西部机遇可期,布局需因地制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中国西部酒店市场依然蕴藏着可观的投资机会。无论是西南的成都、昆明,还是西北的西安、乌鲁木齐,都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需求旺盛、供给升级的态势:西部地区连锁化率虽低但在加速追赶,旅游人次和收入屡创新高,中高端酒店的下沉布局取得良好效果 。
这些趋势表明,西部酒店业正步入发展快车道,对投资人来说意味着新的增长点。当然,机会往往与挑战并存。西部各省市情况差异巨大,投资需“因地制宜”:
1、选对城市和区位:优先考虑旅游资源丰富或产业基础扎实的城市。例如成都、西安这样的中心城市,酒店市场成熟度高但胜在需求基数大,可选择差异化切入;而像桂林、拉萨这类旅游胜地,旺季收益可观但需平衡淡季。杨宏浩所长建议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和西北、西南的热门旅游城市 ,这些区域正得到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关注。
2、定位中高端、品质升级:随着消费升级,西部游客和商旅客对住宿品质的要求提高,单纯追求低价的经济型酒店吸引力在下降 。因此投资应倾向于中高端精选酒店、特色精品酒店等“高性价比”产品,既控制在合理投资规模内,又能提供优于传统经济型的体验,以获取更好的房价和口碑。 提到在中西部下沉市场打造单房投资10-12万元的中高端酒店,正是迎合了这一趋势。
3、把握存量改造机会:西部不少二三线城市的老旧单体酒店数量众多,亟需品牌化改造提升。这实际上为投资人提供了低成本切入市场的路径。以东呈集团为例,他们在西部推出“老店翻红计划”,通过装配式改造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以盘活存量资产 。未来几年,西部存量酒店升级将是大趋势之一,具有运营优势和品牌输出能力的投资方可以在这一领域大有作为。
4、防范风险,长期运营:进入西部市场需有耐心和风险意识。首先是市场培育期的风险,新品牌新产品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被本地消费者接受,盈利爬坡期较长;其次是政策和环境因素,如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旅游管控、疫情反复、生态环保要求等影响酒店经营的情况 。投资人应做好长期运营的准备,重视本地团队建设和政府关系维护。在收益预期上不宜过度乐观,做好资金链规划,以应对可能的波动。
所以,西部酒店投资“有没有机会”的问题,可以肯定地回答:有,而且大有可为。无论是蓬勃发展的西南文旅市场,还是加速崛起的西北商旅枢纽,都为酒店投资人提供了广阔舞台。正如业内专家所言,“酒店投资机会始终存在” 。西部地区作为中国酒店业版图中后发的板块,在连锁化和品质化道路上正快速前进。
抓住这个窗口期,选择合适的城市和产品精准布局,西部的酒店投资将可能实现较高的性价比和可观的回报。对于酒店投资人、从业者以及地方文旅管理者来说,西部市场值得被重新评估与重视。只要理性研判、稳健经营,就有望在广袤的中国西部开创酒店投资的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