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内容中,孙思邈便对魏征的病症成竹在胸了,于是半开玩笑地说:丞相的病无妨,只是月经不调而已。什么,月经不调,魏征听了,惊愕了一声。
魏征是得了什么病。为什么所有的史书上都丝毫没有记载,为什么面对李世民的隆恩厚意,魏征在临死之前连一声谢恩都没有,莫非是其中有什么奥妙?太宗所赐的药究竟是什么药也没有说明白,也没有人知道。
公元642年,太子李承乾因为不修德行,再加上唐太宗李世民对魏王李泰的宠爱一天天增长,朝中议论纷纷,说是李泰可能会取代李承乾,成为大唐王朝继承人,听到这些议论,李世民是厌恶至极,让魏征辅佐李承乾,杜绝天下流言。
当时的魏征,已经病魔缠身,赶忙称病推辞,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却说:"汉朝的太子以四老为辅佐,我现在只能依靠您,就算您躺在病床上,也可保全太子!"。然而,令唐太宗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年,魏征便病入膏肓了。听闻魏征病重的消息,李世民派使者前去探望,赐予药品并且派人住在他的家里,带着太子李承乾和自己的小女儿九岁的衡山郡公主前往魏征府上探望,还把九岁的公主许配给了魏征的长子。就在当晚,魏征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魏征死后,太宗传出圣旨,要九品以上的官员都来赴丧,李世民废朝五天,赐谥号"文贞",并亲自为魏征刻书碑文。李世民要将魏征的墓室安排在皇家陵园并厚葬,但是魏征的妻子却拒绝了唐太宗的好意,只用小车装魏征的灵柩,把魏征简单埋在了伊尹东面四百米处。魏征到底得了什么病而去世的,史书没有记载,也无人知晓;太宗所赐的药究竟是什么药也没有说明白,确实没有人知道。
如魏征所料,在魏征死的当年,国家便发生了动乱,先是太子李承乾害怕胞弟李泰抢了自己的皇位,派人刺杀李泰,事情暴露后,李承乾又联合候君集、杜正伦造反,效仿自己的老爹,发动玄武门政变逼宫,但可惜,李承乾即没有李世民魄力,也没有李世民能力,最终沦为阶下囚。
魏征去世不久,听信谗言的李世民亲自下令把魏征的碑给砸了,坟给平了。当程咬金来祭拜大哥魏征时,找不到大哥的坟,只知道魏征的坟在伊尹墓附近,就在伊尹墓的附近种了很多柏树。事实证明是李世民错怪了魏征,魏征的墓碑在李治执政时又给重修到了李世民的皇家陵园太昭陵,让生前相陪的魏征做陪葬做到了死后相随。
魏征的病确实是月经不调推倒墓碑不过是唐太宗因为长期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据史料记载,魏征在为唐太宗效力的17年内,有史籍可考的谏奏前后达二百余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甚至连皇帝的私生活都要管上一管,很多时候都让唐太宗下不了台。魏征死前把一生谏言以及李世民的过错收录下来没有如房玄龄一般把一生谏言烧毁,这件事李世民觉得魏征沽名钓誉,自己可能被骗了。所以非常的生气,觉得魏征是奸臣,下令毁掉其坟墓。捣毁墓碑,还取消了公主与魏征儿子的婚约,将其视为奸臣。唐太宗是曾怀疑过魏征的人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魏征不例外,唐太宗也不例外。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只得失”,这是李世民在吊唁魏征时留下的千古名句。这些千古名句,在现在仍然能给我们带来感悟与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