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高端装备制造,很多人没有什么概念。
啥叫做高端装备制造呢?
其实,并不难理解,所谓的高端装备制造,本质上还是制造业的范畴,制造业是啥呢?
其实我们都熟悉,比如日常见到的工具,工业品,生活用品都属于制造业的范畴。
具体点说,比如家里的水龙头,马桶,路上跑的汽车,天上飞的飞机,工厂里的机器人,再比如身上穿的衣服鞋子,看的电视,用的电脑,等等都属于制造业的范畴。

简言之,就是能够被生产出来的,实实在在的产品,这些行业都是制造业。
那么显而易见,制造业也是有高低端之分的。
比如生产一双袜子,属于纺织工业,但是相对而言,其生产流程简单,所需要的技术含量不高,售卖的价格低廉,获取的利润也较低,这就是低端制造业。
那么有些产品的生产难度就非常高了,比如过去几年经常上热搜的C919大飞机项目,这就是典型的高端制造业项目了。

因为其生产难度非常高,所需要延伸的上下游产业也非常多,投资额度非常大,当然,最终的售价也是相当高昂。
往往这类企业需要储备大量的技术人才,投入大量的技术研发资金,才能实现产品的量产,而研发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像国产大飞机,从立项到投产,经历了10多年的时间。
早在2008年中国商飞就在上海成立了,而到了2024年,首架C919飞机才开始投入商业运营,光是研发的阶段就耗时16年,至于什么时候才能贡献真正的经济效益,还需要继续往后看。

所以高端装备制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然而,一旦成功,往往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典范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另一个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典范。
说到地铁,放到30年前,还是一件稀奇事,当时,在国内只有北京,上海,天津等几座城市拥有地铁,且地铁的运营历程也很短,覆盖区域有限。

这也就意味着,在2000年之前,想要坐地铁,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是不大可能的事情,甚至当时去北京出差或者旅游,坐地铁都是一个必打卡的景点,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地铁的稀缺性。
但是放到现在,地铁已经随处可见,截至2024年,我国一共有58个城市拥有地铁,运营里程达到了11409.79公里,运营了300多条线路。
如此迅猛的发展速度,放眼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

为什么说如此庞大的地铁网络是一个奇迹,这是因为地铁的修建,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一般而言,地铁往往是修建在地下或者以高架的形式修在天上。
相比于在地面上施工,地铁施工的复杂程度就高的多了。
比如北京地铁一号线,当年的建设就采取了敞口明挖的施工工艺,什么叫做敞口明挖,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把地面挖开,挖到地铁设计的深度,然后开始施工。

这样的施工方法对于城市交通的影响可谓巨大,因为等于地铁沿线的一整条路在整个施工阶段,都是无法正常通行的。
当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当时的北京并没有那么多车辆,因此,影响相对有限,但是想想看,如果放到现在,把一整条道路完全封闭数年,恐怕整个城市都会陷入到无尽的堵车中无法自拔。

所以,现在的地铁施工已经很少见到敞口明挖的方式,而是采用盾构机。
什么是盾构机呢?通俗点说就是一种能够在地底挖洞的机器。
建造地铁的时候,是要在地底开挖涵洞的,那么这个洞是怎么挖出来的,当然不是工人一锹一锹的挖出来的,而是要用到盾构机。
盾构机长什么样子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带有巨大刀头的圆盘,其直径跟地铁涵洞设计的直径一致,然后再盾构机工作之前,工作人员会先明挖一个深洞,再把盾构机吊装到指定地点。

随后,盾构机的刀头转动,把泥土碎石打碎,并通过刀头后面的管道输送到盾构机的后部,由工作人员把废渣运走,随着盾构机的前进,一条完整的隧道就开挖完成了。
而且盾构机不但拥有挖隧道的能力,在其行进的过程中,还会直接对隧道表面进行固化处理,这样,随着盾构机的通过,不但隧道完成开挖,也完成了隧道表面的加固工作。
想想看,地底下不辨方位,有泥土,碎石,岩石,甚至还有溶洞,地质条件是非常复杂的。

如何让盾构机能够按照既定的路线前进,又如何能够解决不同地质条件之下,盾构机都能有效的掘进,这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以往,这种大型的盾构机,国内是无法生产的,只能依赖美国或者德国的设备。
事实上早在150年前,美国人就研制出了盾构机,但是,美国的地理条件以平原为主,地质条件不复杂,所以美国尽管是全球最早研制出盾构机的国家,但是其技术水平却逐渐落后。

然后便是德国人后来居上。
现在美国产的盾构机平均每小时能掘进3.5米左右,而德国的盾构机则可以掘进6米左右。
因此,德国一度是全球最大的盾构机出口国。
1997年,为了掘进秦岭隧道,我国第一次从德国购买盾构机,当时的价格有多惊人,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

当时,德国人直接开价3.5亿美元,要知道那可是1997年啊,当时我国的GDP才仅仅1.1万亿美元,一台盾构机就相当于我国全年GDP的3100分之1。
说的极端点,进口个30台盾构机,1997年全年百分之一的GDP就没了。
这可是相当夸张的价格。
然而已经如此之贵的情况下,德国人还是一副爱买不买的态度。

因为他们赌定,再给我们100年,也造不出这么先进的设备。
但是咱们中国人又岂是被吓大的,别人越是觉得咱们不行,咱们反而还就做的出来给你看。
1997年,我国还只能求着德国人买盾构机,到了2007年,不过短短十年的时间,我国的北方重工就收购了法国NFM公司,从而拥有了全球最先进的盾构机核心技术和品牌。
到了2015年,我国首台完全国产的大直径盾构机在长沙下线,意味着我国拥有了盾构机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而这一天距离1997年不过18年。
诚然,18年并不短暂,但是对于拥有着超过150年历史的盾构机产业来说,这18年却只是惊鸿一瞥。
自此,我国完全摆脱了盾构机行业依赖国外技术的历史,同时,也成功的把盾构机的生产成本从数亿元降低至了2500万-5000万之间。

不但价格上在全球具备竞争优势,在技术上也是全球领先。
时至今日,全球每10台盾构机,就有7台来自中国制造,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盾构机生产国,一举超越了德国的地位。
事实上,我国之所以能够如此快的占据全球市场,还是因为极致的性价比,刚才说到过,美国的盾构机平均每小时仅能掘进3.5米,德国产的盾构机则能掘进6米左右,但是我国的盾构机却能以5-10米每小时的速度掘进。

听起来5-10米一个小时的速度不快,但要知道那可是在地下深处,面对着无数的土壤,碎石,巨石和溶洞,这样的掘进速度已经可以称作飞速。
随着盾构机的普及,我国在隧道建设工程领域不但效率很高,而且安全系数也大大增加,这也是我国能成为基建狂魔的重要因素之一。
盾构机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一个典范,成功走上了世界之巅,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