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cc踏板车,你选降价豪爵,还是咬咬牙上本田?
说白了,这不就是“面子”和“里子”的终极battle吗?
2025年,150cc踏板车市场那叫一个热闹,豪爵、本田、无极,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但这场“内卷”之战,最纠结的还得是咱们消费者。
今天咱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钱到底该怎么花才不心疼。
先来一组数据,2024年1-12月,150cc踏板车销量榜单:本田系(含新大洲本田、五羊本田)总销量约55万辆,豪爵UHR销量约28万辆,无极SR150S销量约15万辆。
(数据均为假设,仅为说明市场竞争激烈程度)。
你看,这市场份额,简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豪爵UHR,老牌劲旅,口碑那是杠杠的。
但2025款一出,不少人直呼“失望”。
为啥?
因为升级幅度实在有限,就那LED大灯、三段可调后减震、铝合金尾箱,说白了就是“缝缝补补又三年”。
想当年,2024年Q3,豪爵可是做了一次大规模用户调研,收集了不少“痛点”。
用户吐槽啥?
大灯不够亮、减震不够舒服、仪表信息显示不够全面。
结果呢?
2025款UHR,好像是听了,又好像没完全听。
这里面,肯定有故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豪爵内部人士透露,原本计划增配TCS(牵引力控制系统)和TFT仪表,结果被高层给否了。
原因?
据说是成本太高,怕影响利润。
哎,你品,你细品,这“挤牙膏式”的升级,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另有打算?
为了挽回颓势,豪爵祭出了“降价”这招。
降价后的UHR,性价比确实提升了不少。
但问题也来了,配置短板依然明显。
你说,预算卡在1.5万以内,那UHR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如果预算稍微高一点,1.6-1.8万,那本田双雄的诱惑力可就大了。
而且,豪爵经销商的日子也不好过。
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被压缩,库存压力山大,有些经销商为了冲销量,甚至亏本卖车。
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再来看看本田双雄,那叫一个“财大气粗”。
本田NS150GX、NWG150,直接把海外市场的成熟车型搬了过来。
在东南亚市场,这些车早就卖疯了。
本田这招“拿来主义”,既降低了研发成本,又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不得不说,高!
配置方面,本田也是毫不手软。
新大洲NS150GX,标配TCS、胎压监测、行车记录仪、TFT仪表、手机投屏,动力还更强劲(11.4kW vs 豪爵10.6kW)。
五羊NWG150,更是高端摩旅范儿,7英寸TFT屏、电动尾箱、导航联动,简直是“武装到牙齿”。
高配置也意味着高价格。
本田双雄的售价普遍在1.6-1.8万,比豪爵UHR贵了不少。
但对于追求品质、配置的消费者来说,这钱花得值不值,那就见仁见智了。
豪爵和本田之间,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豪爵控股曾经和日本铃木公司长期合作,成立了豪爵铃木摩托车公司。
虽然和本田没有直接的合资关系,但豪爵在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等方面,或多或少受到了日系摩托车企业的影响。
这种“间接”影响,到底成就了豪爵,还是制约了豪爵,还真不好说。
除了本田,还有一位“搅局者”不得不提,那就是无极SR150S。
2024年,无极SR150S凭借其出色的性价比和时尚的外观设计,迅速走红。
这车不仅价格亲民,而且配置也不差,再加上成功的营销策略和积极的用户互动,简直是“后生可畏”。
我身边就有一位无极SR150S的车主,他告诉我,这车买来主要是通勤,偶尔跑跑短途。
外观时尚,骑起来也舒服,最关键的是价格实惠。
他说:“这车性价比是真的高,同等价位,配置比其他品牌好多了。”
除了无极,还有赛科龙RT3、光阳赛艇200等国产品牌,都在150cc踏板车市场“暗流涌动”。
国产摩托车品牌,正在努力崛起,试图打破合资品牌的垄断。
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豪爵到底该何去何从?
是继续坚守“错位竞争”策略,还是奋起直追,进行“大换代”?
2025年UHR销量可能会小幅下滑,但凭借多年的口碑积累,应该还能稳住第二梯队的位置。
但如果2026款UHR依然没有TCS、TFT仪表等核心升级,那恐怕真要被本田彻底压制了。
豪爵UHR,你到底是“廉颇老矣”,还是“老骥伏枥”?这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
你的选择,决定市场的走向。你是选降价豪爵,还是加钱上本田?
哎,这选择题,真让人头疼啊!
油箱都太小,咱们国家那么大油箱那么小,反复在加油站浪费时间,150油箱做到12升以上,至少500公里以上不用考虑加油,350油箱做到15升以上,那样才符合我们辽阔的国家地理。
想皮实耐造的选豪爵,想性能动力好的选本田
去年把RX600卖了又买了UHR,骑UHR跑了几个两百多公里的小长途,平时好用也确实好骑,不后悔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