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的联合王国。英国人口仅占世界的1%,但拥有11所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更有三所大学跻身前10位。
由于英国的绝大多数大学是公立大学,大学的经费来自政府年度预算。这意味着,决定学费标准的是英国政府,而不是大学自己。
自 2010 年以来,由于通货膨胀,导致大学成本大幅上升。但是,本土学生学费的上限基本保持不变。北爱尔兰甚至将本土学生的学费减半,苏格兰则完全不收本土学生的学费。
自2012年以来,英国本土学生的学费仅上调过一次,2017年,学费从一年9,000英镑上调至9,250英镑,涨幅为2.8%,经通胀调整后的学费实际下降了约1/3。
从历史上看,大学做科研会赔钱。例如,政府数据显示,在2021至2022学年,英国大学的科研支出为140.6亿英镑,科研带来的收入为95亿英镑。
英国大学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据报道,英国三分之一的大学都在亏损,而且亏损额越来越大。
罗素大学集团相当于美国的常春藤联盟,由英国24所顶尖研究型大学组成。 在2022至2023学年,罗素集团内大学的亏损相当于每名英国本土学生约2,500英镑。
首相苏纳克领导的保守党政府主管高等教育的大臣罗伯特·哈芬表示,在英国平均工资,过去两年因高通胀而下降的情况下,提高学费“根本不可能,再过一百万年也不可能”。
英国大学如何才能渡过危机?
1.提高外国留学生学费
本土学生的学费由英国政府决定,但是,英国大学可以自主决定外国留学生的学费。近年来,英国大学为了增加收入,外国留学生的学费出现飙升。
例如,罗素集团大学外国学生的平均学费,由2017年每年18,000英镑,攀升至每年23,750英镑,比美国私立大学学费的增速还要快。
2.增加外国留学生数量
在英国加入欧盟期间,由于英国名校多和欧盟国家人员自由的政策,欧盟国家到英国大学留学的人数众多。后来,在英国脱欧之后,欧盟国家的留学生减少了50%以上。
英国大学开始大力吸引我国留学生,据统计,我国有约12.5万留学生在英国大学学习。例如,曼彻斯特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和帝国理工大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我国留学生。
近几年,由于我国到英国的留学生增速放缓,英国大学又将目光放在了印度、尼日利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今年,印度在英国的留学生数量已超过了我国留学生数量,成为英国最大的外国留学生来源国。
3.减少英国本土学生数量
由于英国大学可以按市场价格对外国留学生收费,而本土学生的学费受英国政府冻结,促使英国大学优先招收外国留学生,而非本土学生。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比例已超过了1/3,在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和国王学院等其他顶尖大学,外国留学生的比例更是超过了50%。
2022年,英国顶尖大学面向本土学生的招生名额减少了13%,英国学生被第一志愿大学录取的比例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18岁学生上大学的比例首次出现连续2年下降。
英国的一名政府官员忧心忡忡地表示:英国的大学正在优先培养外国的竞争对手,而不是为本国培养人才。
英国青少年上大学的比例正在下降,这是几代人以来首次出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