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仅供娱乐阅读之用。
故事中的所有人物、事件、地点及情节均为作者虚构创作,如有雷同纯属扯淡。
本故事不代表任何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或群体,也不针对任何特定事件或现象。
滨海市的初冬,寒意已经悄然浸透了这座沿海城市的大街小巷。在老城区和平里小区一栋略显陈旧的居民楼里,一股不祥的气息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邻居们最早察觉到异样的是一股浓烈的、令人作呕的煤气味,它从三楼张大爷家的门缝里丝丝缕缕地渗出来。
几位热心的老邻居敲门无人应答,心急之下报了警。当消防员和民警强行破门而入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七十三岁的独居老人张广生,倒在卧室冰冷的地板上,早已没了呼吸。房间里弥漫着刺鼻的煤气味,厨房里的老式煤气灶的一个旋钮大开着,发出“嘶嘶”的漏气声。一切迹象,都指向了一场不幸的意外:老人年迈糊涂,忘了关煤气,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
负责现场勘查的是市刑侦支队的副支队长陈海,一个经验丰富、眼神锐利的老刑警。他蹲下身,仔细查看了张大爷的遗体和周围环境,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01】
现场初步勘查很快就有了结论,与大家的猜测基本一致。门窗从内部锁闭(破门前确认过),没有发现强行闯入的痕迹。张大爷身上没有明显外伤,符合煤气中毒(初步判断为一氧化碳中毒)的特征。厨房的煤气灶管道有些老化,旋钮也比较松动,确实存在意外打开或泄漏的可能。邻居们也纷纷证实,张大爷近一年来记性越来越差,有时候出门都忘了锁门,发生这样的意外,虽然令人痛心,却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张大爷无儿无女,老伴去世多年,一直独居。社区网格员和几个经常关心他的老邻居提供了些情况,都说老人性格和善,生活简朴,没什么仇家。现场似乎也找不到任何他杀的迹象。技术队采集了相关物证,法医初步检查后也倾向于意外中毒。案件似乎可以很快定性为意外事件。
就在大家准备收队,将遗体移交给殡仪馆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陈海突然开口了,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等一下。”他的目光,落在了客厅角落里那个蒙着一块蓝色绒布的鸟笼上。
【02】
那是一个普通的鸟笼,里面养着一只羽毛鲜亮的金丝雀。奇怪的是,在煤气浓度如此之高的房间里,这只对气体极其敏感的小鸟,竟然还活着!虽然它看起来有些萎靡不振,羽毛也乱糟糟的,但确实还有呼吸,甚至在陈海靠近时,还惊恐地扑腾了两下翅膀。
“这鸟怎么还活着?”一个年轻的警员也注意到了,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可能是笼布盖着,稍微挡了点气吧。”旁边有人猜测。
陈海没有说话,他小心翼翼地掀开了那块盖在鸟笼上的蓝色绒布。绒布很厚实,盖得很严密。他凑近观察了一下金丝雀的状态,又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张大爷的尸体离鸟笼并不远,如果是一场持续了数小时的、缓慢积累的煤气泄漏,按理说,这只金丝雀应该比体型大得多的人类更早出现中毒反应,甚至死亡。可它不仅活着,而且根据法医对张大爷死亡时间的初步推断(大约在昨晚深夜),这场致命的泄漏至少持续了五六个小时,金丝雀能在这种环境下存活下来,本身就极不寻常。
仅仅一块笼布,真的能提供如此有效的保护吗?陈海对此深表怀疑。他蹲下来,目光锐利地扫视着鸟笼周围的地面,以及客厅的每一个角落。
【03】
陈海让人把鸟笼和那块绒布都作为证物带回局里检验。同时,他开始更细致地询问关于张大爷生活习惯的信息。一位经常来串门的老邻居王阿姨提供了一个关键信息:“张大爷宝贝他那只鸟得很!每天晚上睡觉前,雷打不动,都要先给鸟笼盖上这块蓝布,说是怕晚上有光或者动静吓着它。 他还说,盖上布,鸟儿睡得安稳。”
“那他一般是什么时候盖鸟笼布?”陈海追问。
“大概九点半、十点左右吧,”王阿姨回忆道,“他看完晚间新闻,喝杯热茶,然后就会去弄鸟笼,弄完才回屋睡觉。”
喝杯热茶……陈海的目光转向了客厅茶几。茶几上,放着一个空的玻璃杯,旁边是一个茶叶罐,罐盖打开着,里面还有茶叶,但旁边暖水瓶里的水却是凉的,玻璃杯里也没有任何水渍或茶叶残留。 这说明,张大爷昨晚可能准备泡茶,但还没来得及倒水,或者根本没打算泡茶。
这个发现,与金丝雀还活着的事实,以及“睡前盖鸟笼”的习惯结合起来,让陈海心中的疑云越来越重。如果张大爷是在完成“盖鸟笼”这个睡前习惯后,才发生的煤气泄漏(无论是意外还是人为),那么他应该已经完成了喝茶这个步骤,或者至少暖水瓶里应该有热水。但现在的情况是:鸟笼盖了,茶却没泡(甚至没准备热水)。这中间似乎存在一个时间差,或者说,一个被打断的环节!
【04】
难道张大爷在准备睡觉、完成部分睡前程序(盖鸟笼)之后,但在完成全部程序(泡茶)之前,就因为某种原因中断了?然后才发生了煤气泄漏?
这时,另一个邻居补充了一个信息:“哦对了,昨天晚上八点多,我看到小区的那个志愿者小伙子,叫小孙的,来过张大爷家,说是帮张大爷看看那个有点接触不良的电视机插座。”
小孙,孙志强,二十出头,是社区的青年志愿者,经常帮助小区里的独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口碑一直不错。他也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表现得非常悲痛,还主动向警方提供了不少关于张大爷平时生活习惯的信息。
陈海把孙志强叫到一边,询问他昨晚来访的具体情况。“小孙,你昨晚大概什么时候离开张大爷家的?”
“大概……九点不到吧,”孙志强回忆着,脸上带着悲伤,“我帮他弄好了插座,看他准备休息了,就走了。走的时候还好好的呢!”
九点不到离开……而张大爷盖鸟笼的时间大约在九点半到十点。时间上似乎没有太大问题。但陈海注意到,孙志强在回答时,眼神似乎有瞬间的躲闪,而且他放在裤子口袋里的手,一直在无意识地摩挲着什么东西。
结合活着的金丝雀、被打断的睡前习惯,以及孙志强这个最后接触者,陈海心中的怀疑越来越清晰。他走到张大爷的遗体旁,再次仔细检查,目光最终停留在了老人微微蜷缩、似乎想要抓住什么东西的左手指尖上。那里,残留着几不可见的、非常细微的蓝色纤维! 和盖鸟笼的那块蓝色绒布的材质,似乎非常相似!
陈海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对身边的助手低声说道:“这不是意外!立刻对孙志强进行进一步调查,核实他的具体离开时间!同时,技术队,把那块蓝色绒布和张大爷指甲缝里的残留物带回去做微量物证比对!我要知道,张大爷在临死前,是不是和这块绒布发生过接触!”
【05】
警方的调查迅速而秘密地展开。对孙志强的背景调查显示,他表面上是个热心志愿者,但实际上并没有固定工作,而且近期似乎在外面欠下了一些赌债,经济状况非常拮据。这一点,与他平时表现出的阳光形象大相径庭。
同时,技术队传来了关键的比对结果:张大爷指甲缝里提取到的蓝色纤维,与盖鸟笼的那块蓝色绒布的纤维成分完全一致! 这意味着,张大爷在失去意识前,很可能抓扯过那块绒布!为什么?难道是在失去意识前,想要把它扯下来,让金丝雀报警?还是在与某人争夺这块布?
更重要的是,法医在对张大爷遗体进行更深入检查时,在其后颈部发现了一处不明显的、皮下淤血痕迹,符合被钝物或手掌瞬间压迫导致昏厥的特征!这个发现彻底推翻了意外中毒的可能!张大爷是先被人打晕或捂晕,然后才被置于充满煤气的环境中!
就在这时,负责核查孙志强离开时间的警员也带来了重要信息:小区门口的一个监控探头虽然没有拍到孙志强离开张大爷单元楼的具体时间,但却在当晚将近十一点的时候,拍到了他行色匆匆地从小区的另一个出口离开! 这与他自己所说的“九点不到离开”严重不符!他在张大爷家多待了近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里,发生了什么?
【06】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孙志强!陈海决定不再等待,立即对孙志强进行传唤。
在审讯室里,面对陈海出示的一系列证据——时间上的矛盾、经济上的困境、张大爷指甲缝里的纤维、后颈的伤痕,以及那只“不该活着”的金丝雀——孙志强起初还试图狡辩,声称自己九点就走了,后面发生的事情一概不知。
“九点就走了?”陈海冷笑一声,将那块蓝色的绒布放在桌上,“那你告诉我,张大爷为什么会在临死前抓这块布?他是在盖好鸟笼后被打晕的!而盖鸟笼的时间,是在九点半以后!你九点就走了,怎么解释?”
接着,陈海抛出了金丝雀这个关键点:“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会首先沉积在低处,浓度也更高。这只金丝雀对一氧化碳极其敏感,致死浓度远低于人类。如果像你说的,是张大爷自己忘了关煤气,导致缓慢泄漏,那么在长达数小时、足以杀死一个成年人的时间里,这只鸟,早就该死了!它为什么还活着?只有一个解释——致命浓度的煤气,是在它被盖上之后,才被迅速释放出来的!而且释放速度很快,浓度上升极快!这不是意外泄漏能做到的!”
陈海紧盯着孙志强因为恐惧而不断抽搐的脸:“你在张大爷失去意识后,为了伪造意外现场,故意打开了煤气灶,甚至可能还松动了管道接口加速泄漏!你以为盖上鸟笼能让现场看起来更符合老人睡前的习惯,却没想到,这只鸟反而成了揭穿你谎言的最有力证据!”
【07】
孙志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他痛哭流涕,交代了全部犯罪过程。
正如警方推断的那样,他因为赌博欠下高利贷,被逼得走投无路,便把主意打到了平时对他非常信任、又知道他有些积蓄的张大爷身上。那天晚上,他借口修电视插座进入张大爷家,趁其不备,从后面用事先准备好的毛巾捂住了张大爷的口鼻,并击打其后颈,致其昏迷。
随后,他开始在屋里翻找财物,找到了张大爷藏在床垫下的几千元现金和一本存折。为了掩盖罪行,他决定制造一场煤气中毒的意外假象。他知道张大爷有睡前盖鸟笼的习惯,便先把绒布盖在了鸟笼上。然后,他打开了厨房的煤气灶旋钮,并且为了让煤气更快充满房间,还用随身携带的小扳手,稍微拧松了煤气软管的接口。
他以为这样就能做得天衣无缝。但他万万没想到,张大爷在彻底昏迷前,意识曾有短暂的恢复,求生的本能让他伸出手,可能想要抓住什么,或者想要推开什么,手指恰好抓到了旁边(也许是孙志强为了搬运他而临时放在附近)的那块蓝色绒布,留下了致命的线索。更没想到的是,那只被他随手盖住的金丝雀,竟成了戳穿他“意外论”的关键证据。
【08】
真相大白,令人扼腕。一个平日里和善热心的青年志愿者,竟因为赌博而利欲熏心,对信任自己的独居老人痛下杀手,手段残忍,心思缜密,若不是陈海警官的细致入微和对细节的坚持,这起冷血的谋杀案,很可能就真的被当作一场意外而被掩盖了。
孙志强因涉嫌故意杀人罪、盗窃罪被依法逮捕,等待他的将是法律最严厉的审判。张大爷的后事由社区和远房亲戚帮忙处理了,那只幸存的金丝雀,被好心的王阿姨收养了。
案件告破后,和平里小区的居民们唏嘘不已,既为张大爷的遭遇感到悲痛,也为身边曾隐藏着这样的“恶魔”而感到后怕。陈海站在张大爷家空荡荡的屋子里,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心里沉甸甸的。他知道,这样的案件并非孤例,对独居老人的关怀,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要警惕那些披着“热心”外衣的潜在危险。
【结语】
看似天衣无缝的现场,总会留下破绽,哪怕只是鸟笼上一块绒布的位置,或是鸟儿异常的存活。因为人心再冷血,也无法完全抹去生命在最后一刻留下的痕迹。罪恶终将被揭露,只是代价,有时太过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