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厦门的城市印象如何?
关于这个问题,最近因为一个因为“意想不到”的原因而火起来的地方,个人有了“答案”。——厦门明发商业广场:

你对厦门的城市印象如何?
这个问题,重点在哪里?重点不在厦门,重点在你。个人,观点正确性,常常,不过,是以结果为出发去拼凑信息,以证明自己论点(结果)的正确性——人对事物的认知常常有局限性。
简单的理解——人只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直接的事物有所了解,而对此以外的信息,甚少关注。
你对厦门的城市印象如何?你是谁?作为游客,你接触的厦门、理解的厦门,是厦门的哪一面?把游客在厦门主要的点,做个串联:起点——西提别墅——海湾公园(日落)——狐尾山公园——海上世界——国际游轮码头——鼓浪屿——中山路(八市)——沙坡尾——双子塔——厦大——南普陀——厦大白城——胡里山炮台——曾厝垵——黄厝海滩(日出、一国两制)——上李水库——植物园

在这里,你对厦门的印象,或者说标签:美、除了贵没什么缺点、除了贵没什么特点。。。最后,选择哪一个标签,在于你游玩时候,来时的心情,陪伴的人,遇到的天气,遇到的人,消费过的店。。。
作为厦门人,哪里的厦门人?思明区、湖里区、翔安区、集美区、同安区、海沧区?就这样?鼓浪屿、中山路、滨北、五通、霞阳、杏林、灌口、大嶝、马巷、汀溪、新圩。。。多大的厦门人?比如,翔安区成立于2003年,对于一定年纪的翔安区人而言,在身份认同上,他们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同安人,而不是厦门人。
新厦门人?住哪?别墅?小区?城中村?哪里的别墅?哪里的小区?哪里的城中村?人,难免,总是那只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如果想尽量避免主观因素影响,想尽可能认识一个完整的厦门,应该如何做?这就是厦门明发商业广场给我的启发——毕竟客观的认识厦门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最直接的体验方式,就是到厦门明发商业广场及附近走一走。
商业综合体,经营不善,不是厦门独有——很多比厦门明发商业广场的情况,更差,甚至,已经荒废了。厦门明发商业广场,对于厦门有什么特殊?第一 厦门明发商业广场地块投标的时间,是2002年,当年的地王,近8亿元;第二 该地块当时竞标的企业有:建发、宝龙、万达、明发;彼时,这四家企业,都刚刚开始,准备在商业地产大显身手——最后,万达未参与竞标,刚刚在厦门住宅地产暂露头角的明发拿下项目;第三 该项目建筑面积超40万平方米,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商业综合体;第四 项目正式开业时间是2006年,卖了30亿,但,当年,就发生超百起,涉及商户、业主、开发商等的相关诉讼;
第五 二十年回望,厦门明发商业广场项目所处的地段、时间、影响。。。
地段:厦门岛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明发广场,占地16万平方米,位于湖滨南路与莲前路、嘉禾路与厦禾路,交汇处——几乎可以说,位于厦门岛的正中心。直线距离:去往厦门站,1.5公里;去往第一码头,5公里;去往软件园二期,5公里;去往高崎机场,5公里;去往厦门大学、软件园一期、曾厝垵,5公里;。。。2008建成的BRT,直达广场;2009年全线通车的机场快速路,成功大道,近在咫尺;

项目的开始时间,几乎,与厦门新的征程同步:
2002年,项目竞标;2006项目开业,正式运营;2003年,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其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设立翔安区。2003年,厦门BRT开始立项规划,08年通车;
2005年,厦门软件园二期,开工建设,08年竣工;
直接影响:如果,厦门明发商业广场,总分100分,不说90分,只要有75分,那,将大大影响后续岛内商业综合体的定位、布局、项目规模。。。而明发集团有此实力,借助商业地产的东风,将可能成为一个总部在厦门的大型集团公司。而结果是,厦门明发之后,宝龙(亦为厦门明发商业广场投资商)蜕变为大型商业地产开发商,而明发始终没有突破瓶颈。
作为直接对比,离明发商业广场直线距离2公里的,SM城市广场。一期项目,2001年当年开工,当年完工,占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6万平方米;二期项目,2006年开工,2009年完工,占地面积约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8万平方米;三期项目,2014年开工,2017年完工,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8万平方米;三期项目,总结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小于明发商业,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超过明发商业;运营情况,就更不用说了,SM商业广场一直是厦门商业综合体的标杆。作为比较,曾经没有BRT站点的SM城市广场,地铁乌石浦站设有出口直接到达广场;
而,厦门明发商业广场,最近的地铁站莲花路口,出口到达明发,需要步行约500米。莲坂站,要越过一个人行天桥。。。
被寄予厚望的厦门明发商业广场————泯然众人矣!在厦门明发商业广场,如何更客观的感受厦门,有一个直观的,客观的,立体的印象?推荐路线:首先,在5A级写字楼,国际名品中心——磐基中心,逛一逛,走一走;然后,从人行天桥,去往明发商业广场,往BRT方向,在明发外围溜达溜达;接着,BRT对着的南出入口,进入广场,慢慢的往前走;接着,来到中庭附近,顺着楼梯,走下去;最后,在地下一层,借着昏暗的光线,潮湿的气味,慢慢的往前探一探。。。

当你,从繁花热闹,走向腐烂衰败的时候,你很难以一个单纯的印象来描述厦门:一边是5A级的写字楼、奢侈品;一边,不到200米,在人间烟火之下,是一副近乎荒无人烟的破败;特别是,当你知道,你所处的位置,不是郊区,不是工业区,而是这座岛的中心区域——交通发达,人口密集、经济繁荣,是一个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平方的商业项目时。

一个不缺地利——黄金地段: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一个不却天时——人口不断增长,经济快速发展的高增长市场;独独缺了人和——设计、运营。。。最后,这个项目,你说他失败吧,他挣钱了,你说他成功吧,挣钱算成功,那确实是成功了——至少曾经辉煌过。厦门明发商业广场,一面光鲜靓丽,一面破败衰亡——你看到什么,你经历什么:你印象中他就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