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固态电池宣传满天飞,技术路径都还没解决,应用更是猴年马月

春迟嫣韵谈军事 2025-02-24 16:48:47

固态电池有什么好处?想必关注新能源车发展的小伙伴都能说出个三四五六,什么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电速度快,最关键的,还不起火燃烧。甚至有商家宣传什么充电三分钟,续航上千公里的忽悠,在固态电池还没有影的时候,就开始出来造概念了。

且不说固态电池目前商业应用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就说充电三分钟跑几百公里的梗,当下的电网能不能承受,估计都没认出来解答一下吧!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固态电池还遥不可及呢,为什么当下车企,电池厂商就迫不及待地开始造概念了?难不成,新能源汽车储能技术很快就能迎来真正的突破了吗?

在我看来呢,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且早着呢,目前出牛上瘾的状态,不过是一些半固态电池的营销噱头,至于说全固态电池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装车,至少目前,还看不到明显的预期。大家看到各打车其将自己的固态电池吹的震天响,但是如果真的将他们的固态电池打开,也不过是传统的也太电池里面,掺进去一点固态电池的缝合剂罢了,哪有半点固态电池的影子呢?消费者,妥妥的被固态电池的宣传给洗脑了,不过还在,当下大家都还没有因为买到假的固态电池汽车交智商税,最多也就是在资本市场被割点韭菜罢了。

我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当下各大车企中的固态电池宣传,几乎都是在液态电池中掺点固态电池的电解质,玩的都是所谓“半固态电池”概念。这就好比在跟大家说,我们家豆腐既不用卤水点,也不用科技一样,但是当你走近一看,才发现,所谓的高科技豆腐,不过是在豆浆上层放那么几片豆腐,把下面的豆浆给遮住了而已,本质上,还是一锅豆浆而已。

但是这个豆浆也并非完全就是在忽悠,毕竟人家确实在安全性能的提升上面做出了概念,而且还提升了能量密度。这才有市场上那些个针刺不起火的电池出现。也正是这种方法,让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了20%,才导致一些车企宣称他们搭载固态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续航超过一千公里进行宣传的原因。

目前市面上这些个半固态电池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高。具体成本有多高呢?这么说吧,你如果用这种技术做一块手机电池,那么这块电池的造价,足够买好几个手机了。根据公开的数据,目前硫化物电解质的成本价大约为一公斤两万,是液态电池成本的10倍左右。这么高的价格,试问哪台车敢用?说的直白一点,按照当下硫化物的技术路径,不降成本打对折后再打对折,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商业化应用。当下的车企敢装车,不过是拿着投资人的钱在玩概念,反正亏钱也不是自己的,还能提升自身的知名度,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说到全固态电池什么时候能够实现撞车应用,现在的所有时间预测都是在搞玄学,您没有看错,跟路边算命摊上告诉你什么时候你能年入过亿一样,主打的就一个忽悠。

在我看来,全固态电池目前的技术条件还无法突破。按照固态电池的技术预期,400WH/KG的能量密度,意味着当下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直接翻倍。在超极低温状态下依然能够正常工作,甚至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够完成充电,完全解决当下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

很多人表示不服,表示目前不是已经出现了剪掉一个角,依然在正常工作的固态电池了吗?确实,目前是存在这样的电池。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我想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苏联米格25战机在被防空导弹追赶之后,打开加力燃烧室,瞬间让战机的速度超过了3马赫,飞的比追它的导弹还快。如果这样的战机大规模服役,前苏联空军肯定就天下无敌了对不对?然而现实状况是,仅仅这么一次暴力驾驶,这台米格25的两台发动机就直接报废了。在战机航空发动机领域,有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抛开寿命谈性能就是在耍流氓。

其实当下并非造不出能够达到技术指标的固态电池,只不过,当下造出来的固态电池的循环次数,还没有铅酸电池高,仅仅百次级别循环,电池就报废了。要知道,当下的新能源车电池的循环寿命可是高达上万次的。至于说到固态电池的快充就更离谱了,当下技术路径下造出来的固态电池的充电速度,只有技术成熟的液态电池中的4%左右,充电功率再大,电池就会迅速报废。

之所以导致当下固态电池循环寿命短,难以支撑大功率充电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工艺上存在致命缺陷。就像你在家里接电线一样,总要压紧吧?如果接线柱在连接与不连接之间,很容易就会出现用电事故。当下的液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差别,有点像摊大饼和造芯片的差别。

液态电池电解质在摊大饼的过程中,因为电解质是流动的,可以自动填充缝隙,电极之间的严丝合缝不存在什么问题。而固态电池,就像造芯片一样,一层层的堆叠。做电池要提升寿命和充电速度,就要求电极之间要做到严丝合缝就非常困难,稍有连接不好,就会出现短路。

之所以我说有点像造芯片,说白了,当下的生产工艺,完全不能满足良品率的要求,目前的良品率状况大约只有不到30%,如果再叠加固态电池的电解质价格那么贵,一块同等容量的固态电池的成本,是当下也太电池的30到50倍。这也就意味着,装一组巡航实际续航500公里的固态电池,需要的电池包成本超过70万,整车怎么着,售价也奔着百万去了吧?关键是电池的循环寿命有限,谁会花一百万,去买一台巡航公里最多10万公里就会报废的车?

说到这里,想必很多小伙伴对固态电池,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吧?事实上,当下固态电池从产业应用的视角上看,连技术路径都还没有稳定下来,就更不要谈什么装车应用了,等到成本降下来,没个三五十年,是很难实现的。至于说很多车企,电池厂商放出豪言壮语,要在未来三五年内实现固态电池的装车,那些都是忽悠人的营销,您信了,就被忽悠了,如果您还买了,那就是在交智商税。

当下,全球都在固态电池的研发上投入巨资,谁先完成固态电池的研发,意味着谁将主导未来的汽车产业。目前固态电池的研发,首先被困在了技术路径上。我们上面提到的硫化物电解质是主流方向,但是存在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和硫化物不同路径的,是氧化物,虽然非主流,但是谁能保障技术上的突破很快就能将硫化物电解质给送进垃圾堆呢?说白了,你敢砸几十亿建个硫化物为电解质的固态电池工厂吗?如果明天氧化物实现了技术突破,成功压低了成本,你投资几十亿不就打水漂了吗?

技术路线上有问题,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试问,有些狠人直接砸钱,按照当下的先进技术,生产固态电池。但是原材料呢?一家两家的电池生产,是养不活整个产业链的。生产电解质原材料的工厂也担心自己建设相关生产线因为遭遇到技术突变,而卖不出去。目前的固态电池,还被困在电解质的材料选择上,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是很难很快突破的。

第三个问题,当下的新能源电池,在使用上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占据了全球动力电池的绝大多数份额。这个时候,前期的投入,正是产生回报的时候。从经济产出回报的视角上说,谁不想赚几年舒服钱?此外呢,就算固态电池装车了,相对于成熟的液态电池,谁愿意当小白鼠呢?

当下,电池技术破局的关键,并非是固态电池的技术突破,市场最需要的,实际上是快充技术外加解决电池自燃问题。目前,宁德时代的电池神行,具备在常温下,充电十分钟,续航400公里的快充成绩。即便续航衰减三分之一,也有三百公里可以使用。就算是跑长途,也可以解决大部分车主的里程焦虑问题了。广汽的埃安弹匣电池升级版,已经做到了穿刺,甚至枪击这种爆炸性破坏的环境下,都不起火。在一定程度上,快冲和热控制技术的逐渐成熟,会让电动车的体现出现真正的质变。

续航里程的焦虑,本质上来自于充电速度的问题。当下燃油车不也是五六百公里就要找加油站了吗?如果电池能够做到快速充电续航燃油车一半的距离,就足以让广大燃油车主摆脱里程焦虑的问题。如果快充技术再叠加不自燃,车主是能够接受新能源汽车续航上的不足的,做到这两点,就算固态电池实现了商业化应用,也不能短时间内将廉价的也太电池给击败。所以电池技术的升级希望,未必就全部在固态电池上,既然固态电池短期内难以实现商业化应用,倒不如在可预见的三五年内,完善现有液态电池的问题,让驾驶员的体验更好,或许是当下技术发展路径经常被忽略的东西。

至于说到固态电池,一千公里的续航,最少也要有两千次的续航寿命,才能满足大家的使用预期。至于说到成本,因为固态电池的续航优势,如果电池成本比也太电池贵一倍以内,相信才刚刚符合消费者预期吧?至于说到颠覆行业,固态电池且早着呢,大家看看低速电动车依然在使用的铅酸电池,锂电池都出来多久了?颠覆铅酸电池的应用了吗?抛开成本谈性能,同样是在耍流氓。而固态电池之所以还没见影,商人们就开始之造概念了,我想最合理的解释,无非是企业需要用技术概念,拉一下股价罢了。

小结:固态电池整体技术路径尚未清晰,全球也没有出现商业化应用的固态电池。目前的宣传,无非是自己不掌握成熟的液态电池的市场优势,用造概念的方式,给自己拉一下存在感罢了。至于说短期内攻破固态电池的技术难题,并商业化应用的概率,比普通人中彩票都小!

0 阅读:21

春迟嫣韵谈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