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央国企的“紧日子”频频成为热议话题。但细想一下,究竟是谁在“紧”?又是如何“紧”的?答案藏在表面寒风凛冽的背后,更在基层员工紧缩的眉头之间。
冬天来了,基层先冷
先从办公室的小事聊起吧。打印纸,竟然成了稀缺品。不是用完了,而是“要节约”——双面打印、严格控制,每一张都得精打细算。员工们自嘲:“一纸千金,错一个字都心疼。”不仅如此,节日福利也成了传说,从原来的礼包堆满桌到如今空空如也,甚至连过节的气氛都淡了。更不用说那些渐行渐远的加班补贴、交通补助,似乎在大家的记忆中被删除得一干二净。
至于厕所里的纸巾,早已从“随用随取”变成“限量供应”。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洗手不擦干,算是给企业省了一滴水。”这种细微的改变,像慢刀子割肉,每一下都割在员工的心头。
高层的“紧日子”?像是隔岸观火
再看看另一边——管理层的“紧日子”。有意思得很。办公楼依然金碧辉煌,夜晚的灯光亮到刺眼;停车场里,豪车仍旧整整齐齐停成一排,车身反射着冷漠的光泽;而会议室里,从形式到内容,都照旧风光无限,开得热火朝天。
一种强烈的对比感扑面而来:基层员工捡着柴火过日子,高层却坐在雕花红木椅上,喝着温热的咖啡。他们或许真心觉得日子紧了,但似乎紧得不够疼。
员工的心,一点点凉了
说实话,最可怕的不是工资降了,也不是福利没了,而是人心散了。当员工心里默念的从“多干点,企业才能挺过去”变成“别干错就行”,企业的日子可就真的不好过了。更何况,这些年有能力、有想法的员工正在一个接一个离开。毕竟,谁都不想在一个只会向下压榨的环境里耗尽自己的青春和梦想。
一个同事最近调侃:“在这里工作,像煮青蛙,温水变冷水,最后只剩一锅冰。”听着好笑,却让人心酸。那些愿意留下的,要么是无处可去,要么是心已经死了。这种“内耗式生存”,正在一点点吞噬企业的未来。
为什么总是基层在“扛刀”?
不少央国企总喜欢用“降本增效”作为削减基层开支的理由。但真的有效吗?一线员工的福利是砍了,成本是降了,可企业效益有因此提升吗?恐怕没有。基层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反而让整个组织的活力一点点被冻住。
反观那些“铁打”的高层预算——装修预算依旧固定,形象工程还是雷打不动,甚至年终总结会也毫不含糊地布置得高大上。这种避重就轻的做法,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反而让矛盾更深更广。
有人清醒,也有人在装睡
不是所有企业都在“装睡”。前不久,某央企宣布,高层管理人员绩效预发直接缩减50%,但基层的薪资和福利一分不少。这种自上而下的调整,既是对基层员工的尊重,也让大家感受到了管理层的担当。一个基层员工在朋友圈感慨:“这样的企业,值得我们拼命!”
相比之下,更多企业却仍旧死守“高层预算禁区”。难道高层的利益真的比企业的未来更重要?这道难题,可能没人愿意回答。
共克时艰,不能只靠基层“忍”
面对“紧日子”,企业到底应该怎么做?这几条或许能给人一些启发:
从高层先动刀削减高层的高额福利,限制豪车采购,减少形式主义的会议和活动开销。这不仅是节约成本,更是树立榜样。
给基层减压不砍基本福利,不随意降低薪资,用合理的考核机制鼓励员工创新。别让员工觉得自己只是“成本”。
精简中层,优化流程那些重复的审批、无意义的会议都可以省掉。管理越高效,企业的活力就越强。
资源向生产倾斜把钱花在刀刃上,比如改进设备、提升技术、优化工作环境,让基层员工真正感受到企业的支持。
基层稳,企业才有未来
基层员工,就像企业大厦的地基。地基稳了,大厦才不会倾斜。而如果一味地用基层的血肉去填补管理上的空洞,终有一天,连支撑都会崩塌。
共克时艰,不该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也不该是一部分人的苦难日记。真正的“紧日子”,是管理层率先把自己关进“寒冷”的房间,而不是让基层在风雪中颤抖着撑伞。希望有一天,所有央国企都能明白:基层的笑脸,才是企业真正的春天。
本人是国企员工,只盼早点退休,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心早就凉透了
管理层的年终奖是基层员工的20倍以上
央国企过“紧日子”,不应紧盯基层工人。要集中取消“无效成本”,比如:离岗干部的工资和奖金还有效益兑现。以及退休后每年的干部、高职称、“劳模”的高规格体检。这些人在职时己经享受到企业的关怀,退休了不能再成为“特殊人群”及企业的“拖累”。
别做梦了,不可能的现在社会
还有更冷的笑话吗?
不只国企 国企下层比社会下层好过吧
一线几乎都是劳务派遣[得瑟]有关系吗[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