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 “闪崩”
全球金融市场被美欧银行业的动荡搅得不得安宁,首当其冲的便是硅谷银行。这家全美排名第 16 的银行,从宣告出问题到股价暴跌停牌、遭遇挤兑,直至倒闭,整个过程如闪电般在短短 48 小时内完成,令人瞠目结舌。
23年3 月 9 日,硅谷银行突然宣布亏本抛售价值 210 亿美元的可销售证券,预计当季缴完税将亏 18 亿美元,这无异于自曝困境。消息一出,投资者和储户恐慌蜂拥,当日就试图提取 420 亿美元,引发美国十多年来最大规模银行挤兑,股价暴跌超 60%,连美国四大银行也被殃及。
硅谷银行
美欧银行股 “雪崩”
紧接着,危机迅速蔓延。美国银行股集体 “沦陷”,第一共和银行、阿莱斯西部银行、西太平洋合众银行等股价暴跌,跌幅惊人,甚至出现停牌、熔断。富国银行、美国银行、花旗等老牌巨头也未能幸免,股价一泻千里,机构和散户纷纷抛售。恐慌情绪如 “病毒” 跨洋过海,欧洲股市随之震荡,瑞士信贷银行股价暴跌 18%,熔断停牌,欧洲银行业普遍陷入股债汇三杀困境,整个金融市场风声鹤唳。
危机溯源:多重隐患 “交织”美联储加息 “冲击”
美联储的加息政策成为此次危机的关键导火索。自22年开始,为压制通胀,美联储激进加息缩表,导致市场环境剧变。以硅谷银行为例,此前在低利率时期,它大量吸纳科技企业存款,因贷款速度赶不上存款增速,为求盈利购入大量美债及抵押支持债券。
然而加息后,债券价格大幅下跌,强行出售必亏无疑。同时,加息使得科技企业上市数量减少、估值缩水、经营困难,不仅不再贷款,还纷纷从银行抽走资金,硅谷银行资金链断裂,无奈亏本抛售资产,最终倒闭。
银行自身 “顽疾”
除了外部政策冲击,银行自身问题也不容忽视。瑞士信贷银行就是典型,其财报出现重大缺陷,审计机构拒绝签字,投资者对其财务状况忧心忡忡。且多年来声誉不佳,19 年时任董事长监视银行家、21 年卷入巨额亏损与诈骗洗钱诉讼、22 年爆出问题账户涉及不法分子,种种负面事件使其信誉扫地,储户信心受挫,一有风吹草动便陷入危机。
救市举措:监管出手 “维稳”美联储与财政部 “组合拳”
面对危机,美联储与美国财政部迅速行动。在硅谷银行事件中,首先确保储户利益,储户可拿回全部存款,突破 25 万美元存款保险上限,稳定民心。明确破产银行股东与股民自行承担损失,同时推出紧急银行定期融资计划,允许银行以国债抵押获取贷款,防止挤兑导致银行贱卖资产,避免危机进一步恶化。
瑞士央行 “输血”
瑞士央行也为瑞信提供支持,表态输血 500 亿瑞士法郎,试图稳住瑞信局势。然而,瑞士央行自身刚经历巨额亏损,财力有限,这一救助效果尚待观察。但这些救市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恐慌,为金融体系暂时 “止血”。
前景展望:阴霾未散 “悬念”系统性风险之 “辩”
当下,市场最为关注的是此次危机是否会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否会重现 08 年雷曼时刻。目前来看,恐慌集中在股市,银行面临的主要是储户挤兑风险,且监管及时兜底,理论上缓解了部分压力。与 08 年次贷危机不同,此次更多是流动性危机,资产质量尚可,暂无连带风险引发全面崩溃迹象。但市场仍充满不确定性,悲观者担忧危机暗藏,乐观者认为影响有限。
后续影响之 “忧”
不可否认,美联储加息的连锁反应已逐渐显现,从斯里兰卡破产、英国养老金爆雷到此次美欧银行业动荡,加息缩表后的美元荒正从欧洲蔓延至美国本土。未来,无论是高科技公司、房地产行业,还是普通银行,都可能继续受到冲击。金融市场能否恢复平静,全球经济将走向何方,仍是未解之谜,需要持续关注与审慎应对。
文章来源:直男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