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与长江到底有多大的渊源?为何“长江”之名在武汉扎堆存在呢

百花争艳才是春 2025-03-31 11:40:17

武汉市位于我国第一大江长江与它最大支流汉江的交汇处,,形成了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独特格局。武汉这座城市与长江不仅有着深厚的渊源‌,而且长江还是武汉核心的地理标志,更是这座城市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自西向东横贯湖北省长达1061千米的干流江段,长江流经武汉市的长度为150.5千米的江段。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流经湖北省的长度为920千米的江段,流经武汉市的长度为62千米的江段。在盛唐时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在旅居武汉期间,写下了“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从此,武汉这座城市又有了“江城”的美称。

长江与湖北省以及武汉市到底有多大的渊源呢?长江自西向东流经湖北省的恩施州、宜昌市、荆州市、咸宁市、武汉市、鄂州市、黄石市、黄冈市‌‌。我国管理长江的机构又是谁呢?是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成立于1950年2月,负责在长江流域和澜沧江以西(含澜沧江)区域内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责。自1988年起,长江委在长江流域内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能,1994年后其管理范围扩展到西南诸河。长江委的主要职责包括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采砂管理、河湖管控、行政许可服务与监督执法等‌。

长江水利委员会又设置在哪个城市呢?长江水利委员会设置在武汉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驻地武汉市长江之滨的江岸区。长江干流共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什么长江水利委员会要设置在武汉市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武汉市为什么拥有“江城”的美誉!大家知道长江是我们国家第一大江,汉江是长江上最大的支流,我们国家第一大江长江与其最大支流汉江在武汉市中心汇合了,汉江投入到了长江的怀抱。历史上早期城市的形成都是以水运码头集镇起家的,所以很多城市都是临江而建的。

历史上武汉这片隔长江汉江的土地上是分成三个片区的,它们分别是武昌城、汉阳城、汉口镇,武昌城与汉阳城最先都是县郡驻地,都带有军事重镇的存在,汉口镇原是汉阳城的一部份,是由于明清时期汉江流域的大洪水,使得汉江最下游段发生了改道,硬生生地将汉阳城这座军事重镇一分为二,使得汉阳城原来东北部的一部分变成了新汉江河道与长江的夹角处,成为了汉江汇入长江的入口地,因此这片新城镇就被命名为“汉口”,意及是汉江汇入长江之口的地方,后来的汉口由于水运交通发达,拥有“中国四大名镇”与“天下四聚”以及“东方芝加哥”的美誉。

长江水利委员会为什么要设置在武汉市呢?就是因为武汉市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地处长江中游,其地理位置优越,便于长江水利委员会全面管理和协调长江流域的各项工作。而且武汉市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具有重要的交通和物流优势,这有助于长江委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武汉市还是长江沿岸城市中最典型的长江两岸比较均衡发展的城市,武汉的江南岸与江北岸城市发展规模基本均衡,成为了全国跨江城市发展的典范。而且长江武汉港还是中国内河第一大港口,是长江水运与汉江水运的枢纽港口,是中西部地区江海联运的枢纽港口城市。

‌武汉与长江有着深厚的渊源,长江对武汉的发展和城市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江是武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沿长江两岸发展起来的特大型城市,武汉市的长江南岸与长江北岸城市发展规模基本均衡,已被视为全国跨江城市发展的典范。长江不仅为武汉提供了便利的水路交通条件,更在沿江地区形成了丰富的产业聚集区,从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到高新技术、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长江沿岸的产业园区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都为武汉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特别是长江委驻地武汉,其下辖的长江管理机构众多,所以“长江”之名在武汉扎堆的存在。

1 阅读:465
评论列表
  • 2025-03-31 16:47

    汉口市HAN KOW----大汉口(大武汉)早就是近代史上世界十大城市之一的国际大都市,日本著名统计学家水野幸吉《汉口---中国中部事情》,以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等书,写的很清楚。只不过长期不宣传,武汉及汉口人后来自己不知道自己曾经是与上海并驾齐驱世界前十的国际十大金融中心,才冠以大字罢了!近代史上,上海进入世界前十时的贸易额,是1亿8000万两白银;同期,汉口进入世界前十时的贸易额,是1亿4000万两白银。两者逼的很近。

  • 2025-03-31 16:48

    虽然武昌黄鹤楼毁于清代火灾,现在的黄鹤楼是官方上世纪80年代参照历朝历代黄鹤楼的历史风韵复建,也属于复建文物。且历史上的黄鹤楼也屡次毁建。就像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复建一样,承载着历史底蕴仍然存在!地理坐标的风景与古代一样独好!更何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与古黄鹤楼形影不离的元代成吉思汗第6代子孙即蒙古威顺王太子舍利宝塔,又叫胜像宝塔,是元代真正文物!黄鹤楼是江南四大名楼之首,更有历史上最壮观的黄鹤楼古诗词的碑林,和保护下来的古黄鹤楼的宝顶,也是真正文物。

  • 2025-03-31 16:48

    中国第一直辖市、近代史上世界十大城市之一的大武汉,是由三座著名城市联合的。武汉三镇的“镇”字,很多人搞错了,因为武汉是三座著名城市联合的。镇,在文言文里有乡镇和重镇两个意思,而重镇———重要城市的意思,而不是乡镇。就如同“儿”字有儿子和女儿两个意思一样。 比如北京市———华北重镇,上海市———华东重镇。 而武汉是三个重要城市(三个华中重镇)联合的: 武昌市(前湖北省省会), 汉口市(前中国第一直辖市), 汉阳府———著名汉阳造所在的近代著名工业城市(地级市) 1927年中国三座著名城市首次联合成大武汉。分分合合。 孙中山《治国方略》上写的很清楚———武汉者,指武昌、汉口、汉阳三市而言。此点实吾人沟通大洋计划之顶水点。。。要把武汉建设成略有纽约、伦敦之大。。。

  • 2025-03-31 16:47

    拆除或抬高限制万吨海洋巨轮通航的太矮的南京长江大桥,恢复解放前长江海峡的海运,长江经济带就是沿海经济带。近代史上世界十大海关中,中国有两个,都在长江上。分别是,中国第一大海关----上海江海关(进入世界前十时的贸易额是1亿8000万两白银),和中国第二大海关----汉口江汉关(同期也进入世界前十时的贸易额是1亿4000万两白银),两者逼的很近。都在长江上。

  • 2025-03-31 16:50

    汉口里的山陕会馆是古汉正街的一个角易地仿制。天下第一街汉正街,是古代全中国最有钱的商人商会的会馆在此形成的一条街,建筑规格仅次于皇城,数量规模庞大,精美绝伦,汉口是中国古代最大市场。。。

  • 2025-03-31 16:49

    经济实力: 上海江海关(1927重建)世界前十。 汉口江汉关(1924重建)世界前十。 广州粤海关(1916重建)中国第三。

  • 2025-03-31 16:49

    汉口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首!是老大!中国是古代世界最大发达经济体!而汉口又是这个世界最大发达经济体里最大市场。长江是海峡,古代至近现代中欧(中俄)海上茶叶丝绸之路、万里茶道起点就是汉口。鼎盛时期,汉口茶叶贸易占世界茶叶贸易60%以上,被誉为世界的东方茶港。

  • 2025-03-31 16:49

    全球最美建筑国际建筑学大奖获得者———武汉站。武汉站顶部是一个巨大昂贵的太阳能发电厂,而不是像其他块头更大却是普通装饰板的车站可比。武汉站地下是一个巨大的地热泵厂,是世界上单位面积单站(非综合体)科技含量和造价最高的火车站。能源自给自足,中法联合设计,科技之美,绿色环保。由于科学设计,20个站台就相当于30个站台的旅客乘降效率。铁路权威数据:武汉站是全国旅客乘降密度最大的高铁站。武汉站也是唯一获得全球最美建筑国际建筑学大奖的火车站。

  • 2025-03-31 16:50

    前事不忘,才能更好的后事之师!大武汉大汉口解放前就是近代史上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中国第一直辖市,长江是通航海船的海峡,汉口江汉关是近代史上世界十大海关之一,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海关且紧逼上海42年之久,同为世界前十的大汉口多次差点超过上海,汉口后在战争中衰落。又因1960年代南京长江大桥太矮,限制远洋巨轮通航汉口,万吨远洋巨轮无法再像解放前一样由欧洲、美洲、日本等世界各地通航汉口江汉关,汉口丧失出海口,使得原本有海运的长江经济带上的近代史上世界十大海关、世界十大城市之一的汉口至今30多年与国家80年代沿海改革开放政策擦肩而过,汉口外滩也在这几十年中拆了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和繁荣华界90%以上与上海一样辉煌的十里洋场欧式历史建筑群,十分可惜。现在国家发展内需战略、中部崛起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逐步将改造南京长江大桥限高而恢复海运、武汉自贸区等等,大武汉就是第二个上海,2010年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到现在才14年,武汉的摩天大楼就排中国前三。未来长江经济带恢复海运,大武汉大汉口将重新入列世界十大城市!大武汉大汉口、大上海绝无仅有!

  • 2025-03-31 16:50

    山口百惠御用歌曲创作人日本著名歌手佐田雅志有一首追忆他父母在汉口俄、法租界相爱的歌曲《弗雷迪和三教街》B站有几个版本都有汉字字幕翻译,人文武汉秦北汉也在弹幕里发有汉口街区历史介绍,歌词记录了汉口巴公房子(俄罗斯著名茶商巴洛夫家族公馆)、汉口法租界邦可蛋糕店、法国老头的蓝眼睛、汉口租界法国梧桐树、汉口教堂钟声、以及日军侵华时发生空战的战斗机冒着滚滚烈焰飞旋。。。

  • 2025-03-31 16:49

    经济实力: 上海江海关(1927重建)世界前十。 汉口江汉关(1924重建)世界前十。 广州粤海关(1916重建)中国第三。

  • 2025-03-31 16:48

    超大城市武汉是三市,有三个城市中心。武汉三市共同的核心是长江主轴。各城区均应并入武昌、汉口、汉阳三市范畴。 前省会武昌市范围: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江夏区(老武昌县);前中国第一直辖市且为近代史上世界十大城市之一的汉口市范围: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东西湖区、黄陂区、新洲区(三老三新);亚洲最大兵工厂汉阳造所在中国著名工业城市(地级市)汉阳府范围:汉阳区、汉南区、蔡甸区(老汉阳县)。

  • 2025-03-31 16:49

    近代史上中国前三大海关的经济实力: 上海江海关(1927重建)世界前十。 汉口江汉关(1924重建)世界前十。 广州粤海关(1916重建)中国第三。 入列近代史上世界十大城市之一的汉口和上海,冠以大字。大汉口,东方芝加哥;大上海,东方巴黎。

  • 2025-03-31 16:50

    《弗雷迪和三教街》是一首创作地点在二战汉口俄、法租界的歌曲,三教街,正是今天汉口旅游网红打卡地---汉口巴公房子处的鄱阳街,大家搜B站上有中文字幕的汉口租界《弗雷迪和三教街》欣赏这首歌的视频再去汉口巴公房子旅游,感受会有很大不同。。。

  • 2025-03-31 16:50

    著名日语歌曲《弗雷迪和三教街》是一首创作地点在二战时期国际大都市汉口俄、法租界的歌曲,三教街,正是今天汉口旅游网红打卡地---汉口巴公房子处的鄱阳街,大家搜B站上有中文字幕的汉口租界《弗雷迪和三教街》欣赏这首歌的视频再去汉口巴公房子旅游,感受会有很大不同。。。

  • 2025-03-31 16:48

    武汉三市个个都是中国著名城市。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千古绝唱!汉阳更有中国著名古曲“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汉阳古琴台、有中国四大真正500罗汉寺的归元寺(500个真文物,而不是赝品,也不是几十个冒充几百个,历史战争洗礼全国只有4个寺庙500真文物罗汉),还有中国近代工业史摇篮的张之洞创办的亚洲最大兵工厂汉阳造和亚洲最大钢铁厂汉冶萍公司,亚洲最大,规模超过日本。。。千年古城汉阳还是韩国地名发源地:韩国鸟叔歌曲《江南style》,江南就是指汉江南面。。。韩国首都首尔以前就叫“汉阳古城的简称---汉城”。。。韩国有著名大学就叫“汉阳大学”。。。可想而知千年古城---汉阳在中国历史上是何等地位。。。

  • 2025-03-31 16:49

    热爱大武汉,就要了解大武汉。否则,自己在武汉糊里糊涂住了几十年,还没有香港人了解大武汉曾经是凌驾于广州天津香港之上、经济实力与大上海一起入列近代史上世界十大城市的辉煌。鼎盛时期光一个世界前十的大汉口的贸易额就占了整个日本国贸易额的2/5,汉口后因战争衰落。更可惜的是,近几十年来,大汉口拆了90%以上的欧式历史建筑,而大上海保护了90%以上的历史建筑,汉口历史遗产损失惨重,只剩原来5%左右数量的历史建筑在述说着它昔日入列近代史上世界前十的辉煌!!!

  • 2025-03-31 16:46

    《国家地理》:武汉是中国最大城市。国际标准,1,城区才是城市;2,武汉城区内有166个湖泊,在国外叫湿地公园是算城区面积的,这如同钓鱼岛极其附属水域算国土面积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国际标准公认武汉是中国最大城市。这给了长期没有和国际标准接轨,只注重陆地权利,不注重海洋和岛屿极其附属水域的一些国内标准的叫兽砖家当头一棒!大武汉交通地理位置和淡水资源全球罕见!

  • 2025-03-31 16:48

    人文武汉的秦北汉介绍,日本著名歌手佐田雅志唱汉口租界《弗雷迪和三教街》这首歌(Bilibili站有3个版本,其中一个有完整中文字幕)地点是在汉口三教街今天是鄱阳街与洞庭街交叉路口(在巴公房子--俄罗斯巴诺夫家族公馆一带,是汉口俄、法租界交汇处,歌词里还有邦可蛋糕店,法国老头蓝眼睛)这首歌曲呈现的是1940年代他父母年轻时候在汉口约会情景,竟然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华占领的国际大都市汉口市,战争是残酷的,特别是歌词里汉口上空盘旋的战斗机。。。佐田雅志在1981年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合作《话说长江》,记录了非常多的当时中国沿江城市历史珍贵镜头,特别是航拍了一段与上海外滩一样辉煌的近代史上世界十大城市之一的大汉口租界十里洋场历史建筑群。。。为了完成该纪录片《长江》,他为此欠债28亿日元,加利息共35亿日元。从1981年他29岁开始,终身开演唱会艰难的还债30年,直到2010年他近60岁才还债结束。 日本版《长江》纪录片里,他公正的报道一切,包括日军侵华罪行,实事求是报道。佐田雅志对二战日本侵华深表忏悔,他是一位对中国友好的人士。令人敬佩!如今的佐田雅志已有70多岁。大武汉大汉口总有非凡故事。

百花争艳才是春

简介:将美妙的图文与大家共同分享,展现百花争艳的祖国之春